第263章 開始拋售英鎊(第1/2頁)

作品:《香江1980

第263章 開始拋售英鎊

《信報》是香港份以財經新聞為主的中文報章。

在香港甚具權威性,曾被行內記者選為最有公信力的香港報章。

在佳寧的崛起過程中,《信報》也曾有過幾次的神助攻,所以只要是這家報紙的報道,都被大眾視為值得信賴的報道。

所以看到天下在《信報》上的報道時,民眾都認為這個排名應該可以相信的。

無論是從天下投資的板塊,還是投資手筆來看,天下的財政都很雄厚。

儘管每次的財富排名跟大多數人都沒有太大的關係,但還是很有興趣瞭解這些。

隨著《信報》的這份報道出,一些有心的報紙就開始對天下的產業進行統計。

《香港商報》的頭版則直接對天下的產業版圖做完全的統計。

“隨著《信報》對天下投資的排名,經過整理後,我們現天下投資的商業版圖絕對算得上是極為龐大,說是一艘巨大的商業航母也不為過,即便不是十大財團之,也絕對在前十的行列當中。”

“旗下的產業金融及保險服務、零售百貨、消費市場拓展、工程及建築、航運、房地產及餐飲、電視、電影、紙媒、出版業、電力、電話、投資銀行、港口、酒店、服裝……”

“毫不誇張的說,天下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滲透到每個人的生活當中,至少港島三分之一的市民每天都是圍繞在天下的版圖之中。”

“這家公司成立時間不過只是短短三年,其度比佳寧集團還要快,但佳寧集團現在卻深陷在破產的邊緣,如同一個渾身砒霜的人。”

“而天下給人的感覺像是勢頭正猛的浪頭,不知不覺中,就將無數的老牌公司甩在身後。”

“同時這家公司,是由兩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掌控,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每一個人。”

這則訊息一報道出來,大部分這才警覺。

不知不覺間,這家公司居然就如此的龐大。

絕對有三分之一的人每天一睜開眼睛,就要給天下交錢。

讓人不由再次對這家公司重新審視。

在其龐大的商業板塊後面,還有那個不可忽視的身影。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有人認為大家都是頭一次做人,憑什麼那個傢伙就能展得這麼好?

也有人認為自己還在為明天的飯菜愁,而別人卻已經掌控著別人的飯碗。

對那些老牌的家族而言,這家公司就像是一隻史前巨獸一樣,指不定哪天就張開血盆大口對付他們。

在房地產行業裡,各位大亨感覺只是眨個眼睛的功夫,這家公司就走在自己的前面。

本來大家還一塊兒展房地產。

結果這家公司居然開始投資碼頭。

也不知道他們下一步會投資點什麼,但肯定又是不一樣的東西。

各位大家族的掌權者都給陳淑蓉打去電話表示恭喜,並約她有時間就喝喝茶,打打球之類的。

其目的倒不是來巴結,他們都只想多一個商業盟友,一個強大的盟友在很多時候很管用。

而且這些人順便詢問徐洛的行蹤。

因為這個年輕人總是神龍見不見尾。

“徐生現在大概在美國吧。”陳淑蓉笑著告訴眾人,“他的行蹤向來說不準,有可能是在做一些學術研究,也有可能是在解決一些國家的經濟難題。”

她很忙,忙得每天的工作排得滿滿的。

不但要跟進銀行和港口的事情,現在也還有養殼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