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接觸《紅樓夢》(第1/2頁)

作品:《香江1980

第211章 接觸《紅樓夢》

在樓下的會客大廳,徐洛見到統籌《紅樓夢》的央視一眾領導。

羅教授代為介紹,指著一位6o出頭的老者,“徐教授,我幫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戴林風同志,《紅樓夢》劇組的領導。”

一說到這位,徐洛就滿是敬佩。

ccTV這個名字是他定的,衛星軌跡的臺徽是他請人設計的。

且79年的時候,他親自帶隊赴香港採購影片,在中國電視史上次引進美國電視劇。

一度引起轟動的《大西洋底來的人》就是他採購的。

對央視和推進整個國產電視劇的貢獻很大。

話說也是79年,導演王扶林從英國考察回國,提到英國改編的莎士比亞的事情。

戴林風當即決定,也要把中國自己的文學經典改編成電視連續劇。

當其衝,就是要拍四大名著之的《紅樓夢》。

訊息一出,可謂是石破驚天!

最後戴老頂住各種壓力,拍板拍這部劇。

並擔任攝製級領導成員,參與改編、攝製全過程,聘請專家、學者、作家討論劇本,最終由他拍板定讞,這其中需要的是相當的識見和魄力。

戴老的事情還有很多,沒辦法一一贅述。

而戴林風得知一個香港人想要見自己的訊息時,也是一頭霧水。

因為他這會兒正忙著統籌《紅樓夢》,要不是上面領導有交代,他還真不想來。

羅教授又指著另一位“這位也是《紅樓夢》劇組的領導班子,阮若琳同志。”

“兩位領導你們好。”徐洛恭敬和他們握手打招呼,“我是徐洛,從香港來的,你們叫我小徐就行。”

戴林風笑著道“久仰大名,聽說廣東臺和浙江臺都引入過你們的作品,我也看過,你們香港拍的電視劇確實很好。”

這還是他昨天臨時惡補的知識。

廣東臺引入的是《霍元甲》,而浙江臺引入的是《鱷魚淚》《天蠶變》,這兩部作品都是8o年引入的,比《霍元甲》還早。

“難得有香港的同行要和我們交流,我們深感惶恐。”阮若琳也笑著道,“之前就想著和們交流交流,現在才總算是找到機會。”

徐洛道“本來應該是我去拜訪兩位,但我苦於沒有門路,讓兩位百忙之中抽時間過來,真是深感歉意,兩位快請坐。”

等到他們二人坐下後,徐洛又問道“得知央視正在拍《紅樓夢》,能透露一下走到哪一步了嗎?”

“實不相瞞,我們過去也拍了一些,但刪刪減減太多,播出的效果不怎麼好,要是央視拍好,我們亞視將會引入香港。”

一聽到這話,戴林風和阮若琳直接怔住,二人下意識對望一眼。

以往只有內地引入港劇的事例,今兒居然有香港的電視臺要引入內地劇,關鍵是這部劇連演員都沒選好,劇本都沒敲定下來。

這年輕人啥意思啊?

感覺好像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激勵。

但又感覺是在開玩笑,畢竟劇本沒看,樣本沒看,就說要引入,確實很沒底。

戴林風琢磨了下,道“徐……教授,是這麼個情況。”

沒叫小徐,人家讓喊小徐,如果是熟悉,喊倒是沒什麼。

但大家剛見面,人家身上又有各種亂七八糟的光環一大堆,真喊小徐可喊不出來。

“我們劇組剛立項,現在還在選演員和完善劇本的工作,肯定沒那麼快拍出來。”戴林風道。

徐洛笑了笑,“沒關係,我們先達成口頭協議,即便三年後才播出來,我們也一樣引入。”

他沒時間也沒那個精力去給劇組提建議,雖然這部劇確實存在一些漏洞,但不可否認,它的經典之處。

阮若琳岔開話題,“冒昧問一下,您在香港那個電視臺是掛職哪個職位的?”

她想要找到一些共同點,因為資料上含糊不清,就只說徐洛是亞視的人。

如果是某些對口的職位,說不定還可以相互學習學習,取長補短。

“我掛職董事長。”徐洛坦言道,“其實我對拍攝電視劇並不專業,像浙江臺廣東臺引入的都是下面的工作人員製作的。”

二人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