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節 衝突(八)(第2/2頁)

作品:《驚仙

七月看著她這副模樣,一時倍覺反感,又倍覺可憐。

在她的認識裡,白鈴不該對自己流露這樣的一面,這不該是一個對手應有的表現;在她的認識裡,白鈴的命運十分可悲,看著母親被人帶走,明知母親被殘忍折磨致死也無力相救,險死還生,隱忍著堅持遵循其母的意志傳承,終於在楚國創出大業。

本該意氣風發的一個人,此刻卻在這裡悲傷痛哭,甚至一心以死尋求解脫。

她不想殺死這樣一個人。在她的預想中,終有一日,白鈴會來挑戰她這個飛仙宗的武尊,她們應該各自為師父和母親傳承的意志公平的決一死戰。她對白宮沒有如秋葉那般的仇恨,白鈴的資質和勤奮刻苦決定她必然是當今世上有數的高手。

她們之間的戰鬥,本就應該在沒有餘地的情況下全力以赴的展開。

誰勝,都等於帶著宗派的榮譽取勝,勝者將為武宗填寫光榮的記錄。

此刻,她殺了這樣的一個白鈴。

也許飛仙宗裡有如秋葉般的人說她做的對。但天下人會說,如果公平決鬥白宮宮主未必會死之類的話。

不但沒有讓飛仙宗得到應有的榮耀,反而留下汙名。

在燕國的無數殺鬥,讓七月早已厭倦只為殺死敵人而殺死敵人的做法。

很長一段時間裡,她都在想,應該怎麼樣做才是最好、或者是更好的。

秋葉曾經告訴她,不必太理解敵人。因為那會讓自己變的心慈手軟,尤其是對於必須殺死的敵人,更不必去了解和考慮太多。

原本七月曾在切身的感受和秋葉教導的兩種認識中矛盾掙扎不休,直到認識了舞菲。直到在神魂國時聽說了舞菲與北君之間複雜的交情。也聽到舞菲面對她的疑惑說的那句話後,漸漸才豁然開朗。

“北君原本是敵人,舞菲來神魂國和去鄭國都一樣的。但相較之下,舞菲覺得魏國敗給北君是理所當然,而舞菲敗給北君,更是心服口服。本宗也更適合、更願意在神魂國發展生存。”

‘心服口服’這四個字,讓七月漸漸豁然開朗。

她突然明白秋葉教誨與她切身感受的諸多實情的矛盾就在這四個字裡頭。

有些必須殺的敵人,是應該、也必須不擇手段的殺死並且斬草除根。但如果以為所有的敵人都應該用這樣的方式處理,那隻會造成許多無謂的仇恨和爭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那才是更好的手段。

對不擇手段之人還以不擇手段,敵人如此敗亡,也只能怪自己無能。

如舞菲那樣的人,若以不擇手段的方式去敵對,縱然殺了她,信服她的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服氣,都不能甘心,必然會想方設法回以不擇手段的報復。倘若堂堂正正,光明正大。那麼跟隨舞菲的大多數人只能心服口服的承認失敗。

‘不擇手段並非秋葉以為的那樣,並非是世間唯一真實的真理。秋葉常說師尊後來變的仁慈,其實不是,師尊是明白這個道理了,故而不再如年輕時般激進。本宗為何有如此多的仇敵?正因為師尊知道,那些敵人十之八九不能心服口服,十之八九因為飛仙宗勝利後不擇手段的斬草除根行徑而憤恨不甘。當年凡招惹師尊的,不但敗後十之八九難逃一死,甚至整個武宗都會被追殺殆盡,師尊後來是覺得那些做法過了、錯了,只是不能公然承認而已。’

想通這些後的七月,越發為這些問題苦苦思索。便越來越能看清前方的大道。

故而上一次秋葉叫她到楚國,她才不願意去。但她知道秋葉的想法無法改變,故而也不能對她坦然說出心裡的想法。那樣必然會被秋葉不屑一顧的唾棄一番,還會說她變的懦弱了。

此刻看著眼前這樣的白鈴,她根本沒有動手的打算。

“本尊不知道你為何要如此自尋死路,只是本尊要殺的白鈴,應該是引領萬千白宮弟子,在萬千白宮弟子的期望中,在全力以赴的決鬥中被本尊擊敗。那樣,本尊的勝利才有價值,才算真正擊敗白宮,才算為飛仙宗增添榮耀。此刻殺你,毫無意義。因為本尊從來不怕等到你信心十足時來挑戰。”

清風陣陣。

吹動七月的群袍隨風飄擺。

清風陣陣。

吹過白鈴淚溼的臉,陣陣冰涼。

白鈴終於收起了哭聲時,猶自心如死灰的就那麼屈腿坐在草地上。

木然開口道“殺了我吧……你說的那種情景永遠不會出現,我也不願意明知必敗無疑還在白宮門下丟人現眼,徒然讓母親也被人恥笑。左右永遠不會是你的對手了,不如現在給我個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