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節 天下皆戰(十二)(第2/2頁)

作品:《驚仙

越緋見狀心裡更覺得滋味百般。忙道“大王誤會了,臣妾畢竟算得是內家高手,尋常繩索鐵鏈一震即可斷裂,封穴手法輕易可衝破,也只有如此才能制住臣妾。倒非有意虐待的,期間都有人侍候,未曾受過委屈。”

“堂堂一國之後,被敵人五花大綁秋困多日,還說沒有委屈!”

鄭王說著,眼眶更紅。

越緋看在眼裡,再無法壓抑自己,直道“君上保重,臣妾已經平安歸來了,君上不可再為此傷懷。鄭國如今的形勢不能沒有君上主持。”

鄭王聽了,不禁自嘲的笑道“滿朝文武都認為必須請左庶長領兵才能打敗周國,鄭國好像只需要左庶長就夠了,哪裡需要本王?”

越緋一聽,急道“君上豈能如此消沉?君上是一國之主,左庶長再如何智勇雙全能征善戰也是君上的臣子,君上只需知人善用即可,哪裡需要親自領兵征戰天下呢?怎可如此比較!”

“誰說不能?世人都知道周國的北君能文能武,其智足以禍亂天下,其勇則為蓋世戰神,所向披靡。如本王這樣,不能文、不能武者,在天下人眼裡,與廢物何異!也難怪王后始終覺得嫁給本王是委屈的事情,本王與信侯相比,不過一笑話而已。”

越緋聽了這番話,內心十分震動,這才知道鄭王內心的真實想法,既覺得他荒唐,又覺得他值得憐惜。

禁不住動情落淚道“君上何出此言。越緋既然已經嫁入王家,自然是王家的人,自然時刻要替君上考慮。何況越緋對大師兄敬佩多,愛慕少。多敬者,既有大師兄的武功胸懷,又有他忠君愛國的情操。君上拿自己與北君比武功,比智計,實在讓越緋啼笑皆非之餘又想起在北靈山的一個故人。”

“是誰?”鄭王被這話勾起興趣,也想聽越緋說下去,如這樣般兩個人平靜的交談說話,對鄭王而言也是第一次。

“越緋的二師兄,楚國如今的太子、楚高歌。”

“那楚太子得天獨厚,自幼就被立為楚國君王繼承人,天資聰穎,文武雙全,楚國人人愛戴擁護,難道他還如本王般曾有這種煩惱?”鄭王大惑不解。

“當年在北靈山時,二師兄總暗自與大師兄比較武功,後來終於忍不住提出比鬥。”

“本王曾有耳聞,說飛仙宗主定親之日,信侯大敗楚太子。”

“不錯。二師兄在天下無數高手面前慘敗於大師兄手下,但卻沒有因此消沉。而是終於認識到師父教他的道理。”

鄭王忙追問道“王后快說是何道理?先王在世時曾說過,北靈老人之能,天下無出其右者。”

“師父告訴二師兄說,為君王者,武勇兼備固然重要。但最重要卻是如何治國。楚太子武不如大師兄,智計也未必就高過大師兄,但他貴為楚國楚君,天下多少高手、賢能甘心為其效力。大師兄卻甘願為君上效力!大王要那麼高的武功與智計又有何用呢?倘若知人善用,縱使如左庶長、大師兄這樣的絕世人物也甘心聽命,竭盡所能為君上辦妥一切事情。君上說北君能文能武,征戰天下百戰百勝。然而這正說明北君手底下缺乏得力人才,看北君至今為止,出戰必然留拜氏公主處置後方。北君在燕國時,星公主在北地,月公主在神魂國。為何?因為北君手下無人可用,沒有能夠擔當大任者!”

“這……”鄭王從來沒有從這種角度想過。

“二師兄文武雙全,但何曾親自率兵場場都與敵人廝殺拼命?不是二師兄沒有那種武勇,而是他不必親力親為。君上與北君比較武勇,北君恐怕還羨慕君上手下人才濟濟呢!君上實在不該如此,左庶長智勇雙全,威名天下,那是君上的榮耀;信侯有仙人之榮,武功蓋世,那也是君上的榮耀;飛仙宗威震天下,被尊為天下第一武宗,還是君上的榮耀!因為他們都盡忠鄭國,都在為君上效力!君上豈能把這些榮耀視為恥辱而痛恨排斥呢?”

鄭王聽著,想起先王在世時的諸多看似不相關的畫面。

譬如神武擂時,目睹信侯風采的鄭王如開懷大笑,得意非凡,彷彿在擂臺上大展威風的是他自己,而非信侯。

想起諸如此類的過去,聽著越緋的勸說,鄭王不禁汗如雨下,恍然大悟的明白他自己拿武功與信侯比較,以為無能的念頭是何等荒謬可笑。他是君王,而非武修者,君王之高僅在天地之下,縱然是武功天下第一的武修者也不能與他相提並論。

他卻把自己放低了去跟人比較。

“王后一語驚醒夢中人,讓本王十分汗顏。但本王只怕王后是安慰居多,假若本王下一道旨意,賜王后於信侯成婚,王后會不願意嗎?”

“大王!”越緋勃然大怒,斥責道“大王愧為人君!豈能說出這等羞辱自己妻子的話來!越家在鄭國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家族,但也是忠君為國,潔身自愛的門戶。越緋既已為大王的妻子,豈可能再改嫁他人!大王若再如此想,不如讓越緋一死以示清白,也免得讓親族蒙羞,讓世人唾罵!”

鄭王忙道“王后不要激動,是本王失言,是本王糊塗!本王不該說這種話,甚至不該有這種想法!”

越緋卻悲屈的自顧垂淚,惹得鄭王更覺後悔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