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口碑(第1/2頁)

作品:《海面下降四千米

盤石跟著李師傅來到了一座倒塌了一多半的一座淺圓倉跟前。

之所以說倒塌了一半,那是因為這座淺圓倉並沒有完全倒塌,那個巨大的圓形倉筒的北半部分就沒有完全垮塌下來,在地面之上還保留了大約三分之一。

從倒塌的廢墟就可以看出來,糧庫的這一片區域內以前全都是淺圓倉。

這種原本高度達到三十多米的淺圓倉單倉倉容往往都很大,幾乎每座倉的倉容都能達到一萬噸。

只是這些淺圓倉和那邊的平房倉以及立筒倉一樣,幾乎全都垮塌。

眼前這座淺圓倉其實也已經垮塌的差不多了,不過畢竟還有一截倉筒沒有倒下,所以裡面必然有一些沒有汙染的糧食。

爬上這座淺圓倉,盤石現倉頂的廢墟基本上被清理的差不多了。看樣子這些倖存者早就瞄準了這座淺圓倉。

只不過正如李師傅所說的那樣,在下面有一大塊水泥板,應該是掉下來的倉頂。

這種淺圓倉和立筒倉不太一樣。現在的很多立筒倉大都是保溫鋼板建造的,而淺圓倉大部分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

立筒倉在地震中垮塌的不多,但會整體倒下。

一旦倒了,裡面儲存的幾千噸的糧食就會傾瀉而出,糧食落在地上還能有好?

更別說大災變日降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還有降雨,所以這些暴露的糧食大都被酸雨汙染了。

而且糧食一旦受潮,誰都知道會變質的。

淺圓倉地震的時候大都會垮塌掉,裡面的糧食同樣會落在地上。

可這座淺圓倉就不太一樣了,最起碼沒有倒塌的那一塊裡面肯定有剩餘的糧食,而且上面有倉頂以及倒塌的倉筒廢墟掩埋。雖說降雨的時候會有雨水順著廢墟間的縫隙流進去,會汙染裡面剩餘的糧食,但也不會全部被汙染。

以這座淺圓倉的倉容來講,哪怕沒有汙染的糧食只佔倉容的百分之一,那也是足有大幾十噸。足夠河西基地這四百多幸存者吃多半年的時間。

如果省著點吃,吃一年都不稀罕。

所以河西基地的倖存者想把這座淺圓倉挖出來也就不足為奇了。

只是這座淺圓倉的情況確實有點操蛋。

那一大塊掉落的倉頂足有五六米長,四五米寬,呈不規則形狀。

從掉落的這塊倉頂來看,厚度過了十五厘米。這麼大的一塊倉頂,重量恐怕得好幾噸。

當然,如果倖存者有時間的話,可以用錘子等工具把這一大塊倉頂砸開。

估計是倖存者們剛剛把這塊倉頂上面的廢墟清理乾淨,結果盤石就趕上了。

而且從這塊倉頂的下面,已經可以看到一些好糧食!

“李師傅,這東西交給我了,你先下去等著,別碰著你。”對付這東西,盤石自然有辦法。

比如說石符空間就是對付這種傻大笨粗的最好手段。

不過他可不想讓別人知道石符空間的存在。

李師傅點了點頭,又顛顛的從廢墟上爬了下去。

盤石看了看四周,現沒有人能夠看到自己,這才伸出右手搭在了這塊倉頂上,下一刻,這塊巨大的倉頂立刻消失不見。

當然,盤石還得做點樣子。

要說這塊沉重而堅硬的倉頂要是在外面還就真不好弄。畢竟這玩意兒可是一次性整體澆築形成的,硬度相當高。

要是指望著用錘子砸,不是說砸不開,那得費好大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