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作品:《帝姬千千歲+番外

楊思恆先是詫異,隨即釋然地笑了笑,也不挽留或是生氣,鬆開反握著青麓的手,微笑道:“他就在外面吧,他從來沒有離你很遠過。去吧。”

青麓站起身,向著楊思恆彎腰深深地施了個禮。隨即跑了出了房門。

臨淵聞聲回過神來,卻驚訝地發覺青麓低著頭匆匆跑了出來,一把抱住他的腰,把頭埋在他胸口。雖說青麓力氣不大,這一下居然勒得臨淵胸口有些疼。臨淵知道青麓此時情緒不穩,先是詫異,抬起頭看向屋內,卻恰巧與微笑著的楊思恆對視,稍稍有些猜到事情的經過,不由低聲道:

“青麓,怎麼了?”

青麓悶聲道:“沒事,讓我抱一會。”

作者有話要說:

☆、密談

楊伯庸和御醫回來得比那些大內侍衛還晚些。一進門先是聽說楊思恆又受傷了,趕緊帶著御醫前去,待上下翻個查了個遍確信性命無虞之後,才鬆了口氣,便起身,怒氣衝衝地殺向青麓暫居的院落。

剛進屋門,楊伯庸臉色一板,一俯身便要下跪,青麓趕緊放下手裡的書,快步上前扶住他道:“大人不必多禮。”

誰知楊伯庸並不買賬,雖沒有真的下跪,然而仍舊拖著長音道:“微臣不敢!微臣—見過—帝姬!帝姬—千歲—千歲—千——千—歲!”

青麓尷尬地笑了兩聲,也知道楊伯庸這是心裡不舒服她先前矇騙他,在擠兌她,尷尬道:“大人客氣了客氣了……若是算上淑妃娘娘的關係,我還當稱大人一聲外公……”

“殿下千萬不要折煞老臣了!老臣不敢自居殿下長輩!只是微臣不知,帝姬屈尊來臣府上,可是隻是為了戲弄微臣?”楊伯庸貌似異常恭敬,然則任是誰都能聽出一點咬牙切齒。

青麓只覺得頭疼,並不惱火,只溫聲道:“我既然特意來這裡,自然是有事與大人商量,可否請大人屏退旁人?”青麓深知此時只有放低姿態,才可能讓楊伯庸儘快消氣,自稱都只是用了“我”字。

楊伯庸仍舊惱火道:“大人?帝姬如此稱呼微臣,還是太看得起微臣了!微臣可不敢當!”然而看青麓表情認真,不似玩笑,因而還是揮了揮手,旁邊的下人們自覺退了下去。

“臨淵,你也迴避一下吧。”青麓偏頭道。

“我明白了。”臨淵心知青麓並不想讓他參與此事,便欠了欠身,也離開了房間。

房間中只剩下了青麓和楊伯庸兩人,氣氛一下子沉悶起來。

“不知帝姬有什麼事情需要秘密商談?”楊伯庸出聲道。

青麓抬頭,單刀直入道:“楊大人想必是擁立三皇子的吧?”

武帝除了青梵還有兩個兒子,二皇子齊王姬出比青麓大一歲,生性靦腆懦弱,是李貴妃所出,而三皇子姬弘年歲尚小,還不曾封王,是楊伯庸的愛女楊淑妃楊知兒之子。

楊伯庸語氣一滯,生硬道:“微臣乃是陛下的臣子,無論何時,只擁護陛下的決定,不知帝姬何故如此試探於微臣?”

青麓皺眉不悅道:“楊大人,三皇子是淑妃娘娘的兒子,即是您親外孫,想來您擁護他也是自然的,並無試探的必要。”

楊伯庸恭敬的躬身,心下微微警覺,不動聲色道:“不知殿下此話怎解?”說話間竟也預設了自己擁立三皇子。

青麓無奈地搖了搖頭:“我接下來進宮勾心鬥角的地方還多的是,在這裡,我與大人之間就不用打啞謎瞭如何?楊大人也不必兜著圈子,請直說吧。若是楊大人想要擁立三皇子,那麼二皇子和他的母親李氏一族就是極大的障礙,不若你我聯手吧,除掉李氏一族吧?”

楊伯庸大驚失色:“殿下!這話可不能隨便說!李氏一朝重臣!您這話大逆不道啊!”

青麓擺擺手,露出一點詭異的笑容:“大人固有直臣的名聲,因而被封為丞相,然而我確實知道的,一個直臣,若非聖上特意彰顯清明所為,否則是不可能在朝堂上活下去的。大人你說是吧?

大人不必假裝沒有動過除去二皇子的心思,我可是記得當年,尚還是李良妃的貴妃娘娘懷著二皇子的時候,可是因為大人您送去的賀禮差點流產呢。”

楊伯庸聞言一怔,突然直起腰,神色一轉,徹底不復之前正直而畏縮的樣子,冷聲道:“殿下怎麼知道?我還以為自己做得天衣無縫。而且那也不過是報復下那個毒婦想害死我的知兒!”說著,臉上的表情也轉為凌厲,“不過那不重要,既然殿下說出這話來,老夫就要考量了,老夫可是記得,當初的李良妃可是帶陛下救過皓親王,殿下想必應該感激二皇子齊王殿下才對。”

青麓滿意地聽到楊伯庸終於不再自稱“微臣”,總算是拿出“密談”該有的誠意來。她稍稍思量了下楊伯庸剛剛的話,知兒是楊淑妃的閨名,便不動聲色地微笑道:“救過皇兄又怎麼樣?大人不必拿這種無聊的事情來試探我吧?你我皆是心知肚明的事情何必拿出來再提。”

話雖在這麼說著,青麓卻是注意到另一點,這個楊伯庸居然會為了女兒的安危發怒,意外地重情義。這一點,反倒跟容易成為這場談判最後的籌碼。

楊伯庸眯著眼冷聲道:“就算我與帝姬聯手,除掉李氏一族,恐怕帝姬也是會擁立皓親王的,三皇子要從皓親王那裡討到好處恐怕不容易。徒為他人做嫁裳這種事,老夫以為——”

楊伯庸拖長了聲音,青麓在心裡暗罵老狐狸,臉上倒是一派祥和,溫聲道:“皇兄早已前往封地,不聞不問朝中之事,而三皇弟朝中有大人相助,又穩居京中,想來皇兄對三皇弟並無太大威脅。”

楊伯庸冷笑一聲:“皓親王固然不在京中,然而有帝姬為他斡旋,有有何值得擔心的?這還不算,老夫這麼說帝姬莫生氣,老夫倒是不清楚,皓親王究竟有何能耐,居然讓知兒和思恆兩人都死心塌地地輔佐?若是殿下不能給老夫足夠得把握,只怕老夫不能放下心來。”

青麓並不太驚訝楊伯庸會這麼說,畢竟當年楊知兒忤逆眾人的意思,執意收養她與青梵必定對楊家人而言是個心頭刺,所幸她先前也已然料到,不慌不忙地伸手從袖子裡取出一塊相當不小的玉印,伸手送到楊伯庸面前:“我若是肯將這個,交予楊大人,不知楊大人肯否相信我擁立三皇子的誠意?”

楊伯庸看到那玉印一時愣住,沒有伸手去接。青麓手上的玉印,雖沒有看清印章字樣,然而印鈕赫然是一隻踏火的麒麟。

“這是……皓親王的……”饒是楊伯庸老謀深算,城府極深,也沒料到青麓一出手便是這麼大手筆。

“這就是皓親王的麒麟印。只要這東西在大人手裡一天,皓親王就隨時可以不再是皓親王。楊大人覺得,這夠了麼?”看見楊伯庸仍在猶豫,青麓嘴角微微帶笑,輕聲道:“若是不夠,我可以再加一個條件,我在宮外聽聞淑妃娘娘再度有孕,而且最近胎像不穩,淑妃娘娘體弱,只怕這時候危險。我特從藥王谷求得的這瓶保胎藥,隨後我進宮後,自會交予淑妃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