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第1/2頁)

作品:《仙門老祖她翻車了

說著,老兵不容拒絕的把這紅薯塞到了年輕計程車兵手裡。

年輕士兵卻是垂下頭來,捧著那已經涼透了的紅薯卻沒有下口。半晌之後,他抬起頭來,望向他們馱著的一袋又一袋的糧食舔了舔乾澀的唇:“我說哥,你看我們這麼熬著,還不如……”

他的話還沒有說要,就只聽見“啪”的一下,有人重重地打了他的後腦。

“你知道那是什麼糧食?那是觀音土!你要吃你不要命了!”老兵揪住了年輕士兵的耳朵,大聲喊了出來。

他們派出來施粥的部隊,一半是衙役,一半是駐守計程車兵。如今事急從權,這些人編撰成了一隊,相處幾日下來也有了患難與共一般的情誼。

唐久聽見那老兵的話的時候就微微的挑眉。一瞬間,所有的事情在她面前都串聯起來。

唐久本就心思如發,剛才還以為是這些士兵趁著天災而欺負百姓,卻沒有想到中間還有這樣一層曲折蜿蜒的故事。

袋子之中的原是觀音土而並非糧食,難怪他不讓那書生碰。此刻若是這個訊息洩露出去,恐怕又是一陣的人心惶惶。

那小士兵委屈的癟癟嘴:“雖然咱們眼下的存糧加上軍隊的糧草,全都做成粥發給百姓,可是那粥清的見得了底,我都聽到那些百姓罵我們呢。”

“而且咱們才有多少存糧,又能支撐幾日?”說話之間,這小兵的語調之中已經帶出了哭聲。

老兵沉沉的嘆了一口氣,他望了望縣衙的方向,繼續往前走:“能支撐幾日算幾日吧。”

南方水患治理不力已經成為現實,而千頭萬緒之中,糧草就成了最清晰的一條線索。

唐久當然要繼續探查下去。

能夠將自己的食物分給周遭的百姓,也甘心承擔罵名,生怕人心渙散,這樣的衙役已經算是合格。

唐久並不以聖人的標準要求他人,更何況在災厄面前,人的天性本就是要顧惜自身多一些,而這些人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能做到這一步就已經算是讓唐久十分意外的了。

作為無名谷弟子,唐久永遠折服於人性之中的這些暖意與閃光點。

因此,有的時候,唐久也會反思。她與太皇太后聯手,一路探索著將紀塵寰教成了如今這副樣子——永遠冷靜,懂得權衡利弊,從不意氣用事。

很難說,這不是紀塵寰姓格之中本身就存在的,不過說到底,唐久還是會感覺有些遺憾。

她的學生在人間走一遭,見識過了太多人性的弱點與晦暗,居然從來都沒有被人真心實意地暖過。

需要承認的是,哪怕是唐久自己,也因為對紀塵寰有並不純粹的期許。她期盼他獨當一面,期盼他成為一個立下不世之功的君王,因而在與紀塵寰相處的時候,少了幾分真誠純粹。

這一點,唐久當然會感覺到愧怍,不過如果讓她重新選擇的話,恐怕還會指引紀塵寰走向這樣的一條道路。

每個人生在這天地之中,就自有自己的責任,唐久如是,紀塵寰亦然。

願天下河清海晏,這算是唐久與紀塵寰的共同目標。為此,紀塵寰可以犧牲,而唐久也同樣可以。

所以唐久義無反顧地來到了南方,哪怕知道此行艱險。

受災之地缺少糧食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而唐久順藤摸瓜,探尋為何此地會如此缺糧嚴重,竟然像是沒有得到一半點外界的支援一般。

探查之下,還真的讓唐久探察出了一些東西。

紀塵寰的確下令讓周遭城鎮的糧草支援受災之地,但是陰雨連綿,不知何時停止。周遭的那些城鎮各自打著各自的小算盤,生怕有一日大雨延到自己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