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1/2頁)

作品:《修仙生個崽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至陰則鋒銳,謂之摧;金至陽則聚雷,謂之引。

木至陰則生精,謂之靈;木至陽則驅邪,謂之破。

水至陰則凝晶,謂之異;水至陽則升雲,謂之幻。

火至陰則聚魂,謂之冥;火至陽則不滅,謂之涅槃。

土至陰則不死,謂之幽;土至陽則彌堅,謂之不破。

五行均衡,成混沌之元,得天地之大成,當為太元。”

當初從北琅洲出逃,又被浮瓊洲修者追捕,逃入了一個剛被人開啟的秘境,機緣巧合得到了這本《太元錄》。卷首之語,便讓池秋鈺如醍醐灌頂。已從紫鼎宮逃出,也不可能會再有紫鼎宮的結丹期功法。當時情勢危急,池秋鈺便一狠心,乾脆轉修了這本《太元錄》。

也是轉修了太元錄之後,池秋鈺才知道,五靈根並非雜靈根。或者說,在上古時代,五靈根才是修者根本。五行靈根越是均衡,則越是上佳的靈根,優到極致的靈根便是池秋鈺這樣的混元靈根,相當於如今的單靈根。而那一句“得天地之大成,當為太元”之語,將著立此法之人對混元靈根的推崇,可謂躍然紙上。

《太元錄》中,各式法訣無需借器為引,便可化靈氣為攻擊。

但就算如此,也一如即墨微所言,修者但凡鬥法,必有氣機在體外迴圈,方能調動靈氣,輔助自身攻擊。池秋鈺一直以為,太元錄已是一部絕世功法。聽了即墨微所言,只能嘆一句果然天外有天。

池秋鈺也很是慶幸,兩人此時是友非敵,最好以後也能一直保持友好的狀態。

有了這樣的想法,池秋鈺便試探著提醒道:“墨讀先生,事關功法之事,實屬隱秘。”至少他自己,不會毫無遮掩,將這樣的事情,告訴才第二次見面的人。

即墨微笑道:“我願與丹生為友,自然對丹生坦誠以待,方示誠意。”

並沒有將這句話當真的池秋鈺:“……”

即墨微便又道:“至於丹生,想如何便如何,我對丹生,並無強求之意。”

這一副無怨無悔的語氣算怎麼回事?

池秋鈺覺得,自己就跟遇到了追求者一樣,一時有點不知該如何自處。

池秋鈺很想對即墨微說,墨讀先生,交朋友不是這樣交的!但怎麼交朋友這種事,也是分人而論。墨讀先生想要這樣交朋友,他還真管不著。

池秋鈺不接話,立在青劍上的兩人便陷入了沉默。只有兩人從林間飛過帶起的風聲,在兩人耳邊微漾。

“丹生就沒有什麼想問我的嗎?”即墨微又不甘寂寞的開了口。

“也……不是沒有。”池秋鈺很想問,墨讀先生您這麼擅長尬聊的嗎?但顯然只能想想。

池秋鈺道:“只是覺得,如今初相識,還不是時候。”

“丹生喜歡循序漸進?”即墨微問。

廢話,朋友相識不都是循序漸進的嗎?就算他當初被洛妙心所救,兩人能像現在如姐弟般相處,也是磨合了百餘年的效果。

誰會一上來就對人敞開心扉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等一下!池秋鈺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墨讀堂那個地方,還真不能以常理論。想從墨讀先生那裡換得秘寶之人,不要太多。上來就講自己生平的修者,也如過江之鯽。

啊……問題原來出在這裡。

算了,反正等墨讀先生為他取了九色鹿茸,他也是要按約定一訴生平。

池秋鈺決定破罐破摔,或者說,在他決定要讓即墨微來幫他取九色鹿茸時,就已經破罐破摔了。反正也甩不掉,不如物盡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