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作品:《修仙生個崽

魚龍潭名字取得好聽,對世間大多數修者而言,寓意並不好。五靈混雜,取魚龍混雜之意,命為魚龍。

對如今奉單靈根為上品,且大多數高階修者,都是單靈根,最多不過三靈根的世道而言,魚龍潭這樣的地方,是絕對不會被選為落府之地的,因而魚龍潭堪稱人跡罕至。

但偏偏這樣一個地方,對池秋鈺而言,卻是再合適不過。

確認周身無人跟隨之後,池秋鈺才從林中,往魚龍潭的方向轉道。

出了停雲坊,修者的各般手段便得以重新施展。池秋鈺一道法訣落在魚龍潭的水面上,但見湖水分道,池秋鈺已沒入了分開道路的湖水之中。

穿過了被法訣摒開湖水的湖中水道,池秋鈺一身青衣,不浸水色,便站在了魚龍潭的地下溶洞之中。

外面陽光普照,這一絲陽光也無的山體之中,也不是毫無光亮。

溶洞之內,有著極為靜謐的滴水聲。

溶洞的洞壁上,則長著一層散發著橘黃色光芒的苔狀物。一旦適應了洞內的環境,以修者的目力,便會覺得這樣的橘光,溫和且明亮。

除了這橘苔是池秋鈺手植,溶洞內再沒有其他人工修飾的痕跡。

沿著不算平坦的洞內山道,池秋鈺往溶洞深處走去。卻也沒有走到盡頭,在一塊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山壁前,池秋鈺便站住了腳步,手掌往山壁的一個凹處按下去,山壁悄無聲息就退開了一人寬的小道。

待池秋鈺走過,便又悄無聲息的合攏,半點看不出存在機關的痕跡,這便是洛妙心的手筆了。

過了那道山壁,池秋鈺又入了一道石門,便是池秋鈺這百年來修行的洞府了。

與方才溶洞內只有橘色苔光不同,這幾間分了功用的石室內,明明深入山地,卻有著天光般的明亮。石室內沒有潮溼陰冷的感覺,甚至石室的正中,還垂落著一道暖色的陽光。陽光能照射到的那一小片區域內,有幾盆青碧色的植株,生得正好,其中一株還開著粉藍色的小花。

此時池秋鈺歸來,在室內走動,帶起微微的風。

粉藍色的花瓣,順著這微小的風,輕輕顫動著。為這靜謐的石室,帶來一抹鮮活的靈動。

池秋鈺看了看幾株靈植的情況,帶著笑意輕觸了觸粉藍色小花的花瓣。取了花盆邊的一隻木瓢,往另一間有著滴水聲的石室去了。

與溶洞內一般,讓人覺得舒適靜謐的水聲,從一間較為低矮的石室內傳出。

池秋鈺順著石階下了幾步,便入了石室。剛剛夠池秋鈺不用矮身就能進去的石室,頂上倒懸著一根白色鍾乳柱,柱上往下滴著清透中帶著白色的水滴,落在未經雕琢的窪形石臺上。

這是天然形成的鐘乳靈髓,但品質不高。對池秋鈺來說,也是聊勝於無。當然,這樣的鐘乳靈泉,比清水又好上許多。

舀了一瓢靈髓,池秋鈺便從石室中出來,躬身往那幾盆靈植中,多少不一的各灌了些水,才放下木瓢,往室內去了。

池秋鈺沒進臥室,而是進了一間看起來空空如也的石室。

池秋鈺在石室內捏了個法訣,牆面上便浮出了陣法符文。池秋鈺將一道法訣打在那符文上,一樽暗金色的銅鼎,從石牆內冒了出來,順著池秋鈺的法訣,落在石室正中的地面上。

銅鼎落地,地面上竟悄然裂開了一道縫隙,微小的橘色火苗,從石縫內冒了出來。

若仔細檢視,便能發現這石室內,其實暗藏乾坤。

隔著這般微小的距離,這石室內竟既存了火脈,又有著水源。石室的牆壁也不完全是土石鑄就,隱隱透著金銀兩色。若往石室上挨的近了,還能感受到極為明顯的金石之氣。

這一間斗室,正中則種著生機旺盛的草木。人為補足了木之一息,竟然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

這樣一間五行俱全的斗室,隱在魚龍潭這樣五行靈息混雜的靈地,加之洛妙心佈下的陣法,尋常修者根本都無法察覺這魚龍潭內,竟然暗藏乾坤。

便是此時落身在魚龍潭外山崖上的即墨微,在池秋鈺隱入湖面之後不久,也奇異的發現,這人竟然失去了蹤跡。

說著不跟來的即墨微,根本就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仗著自己修為高出許多,又是木系單靈根,在山野之中擅長隱匿,隔著稍遠,結丹修者根本無法發現的距離,悄然就跟了過來。

而池秋鈺沒入山體之中,氣息竟然完全消失這一情形,也讓即墨微明白,世上事,還真不能說得絕對。他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將池秋鈺的氣息給捕捉到。

如此,即墨微不僅對池秋鈺這個人感興趣,對池秋鈺這落在魚龍潭中的洞府,也升起了莫大的興趣。

若早些知道還有這樣玄妙的地方,他就不該將池秋鈺的邀請,扼殺在搖籃中。

醫修

丹室內,池秋鈺將自己要用到的靈材,都從乾坤袖中取了出來。確認數量和質量都沒有問題後,手中法訣起,催動了丹爐。

“逍遙砂、點星葉、碧羽花、銀月泉……”看著丹爐的火候,池秋鈺一邊唸唸有詞,一邊將靈材一樣樣往丹爐內添置。

一旦開始煉丹,池秋鈺的心神便穩穩沉到了丹爐內,頂多再分一份神,隨著火候新增靈材。

三天的時間轉瞬即過,在池秋鈺的靈力引導下,丹爐內的三十多種材料,融合出了解百丸清雅的淡香。

丹爐的頂蓋輕輕顫動著,敲打出“叩叩”的微聲。

池秋鈺不急不緩的繼續摧動著丹爐下的靈火,同時,感受著丹爐內的靈材。在靈材融合到極佳的情況時,池秋鈺手中法訣起,丹室內地面上的火脈,被倏然亮起的陣法,封存進了地底。

火勢減小,丹爐的頂蓋卻輕嘭了一聲彈開,池秋鈺右掌輕揮,百來顆淺綠色的解百丸,從丹爐內飛了出來,順著池秋鈺的靈力,浮在空中,被玄妙的靈氣鎖住了藥香,同時,又散開了熱氣。

待解百丸完全冷卻,池秋鈺才取出兩個淺碧色的小瓶,將解百丸裝好。

丹爐重收回牆內,從丹室內出來,給廳內的靈植又澆了一次水。回到臥室內小憩了一個時辰,收拾了一番自己的儀容,池秋鈺將石室的隱匿陣法新增了幾塊靈石,才從石室內開啟石門,往此前進入洞府的溶洞內出來。

池秋鈺走出洞府的那剎,魚龍潭外的山崖上,一道人影往停雲坊的方向消失。

如今正是梅雨季節,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的魚龍潭,水面被春雨澆出一串串漣漪,魚龍潭的山頭上,被小雨洗出了水墨畫般的青碧色。

池秋鈺破水而出,看著被細雨洗得如畫卷般的魚龍潭,透出十二分生機的模樣,心情甚好的微微一笑,從乾坤袋中祭出了一葉烏篷船一樣的小舟,順著湖面往停雲坊的方向飄去。

魚龍潭的支流在不久後即沒入了地底,小舟的舟身下則水氣匯聚,幻化為白雲,將小舟輕託而起,浮在了空中,繼續往停雲坊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