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四海閣(第1/2頁)

作品:《諸天裡的美食家

“易弟屆時只要就事論事便可,不用擔心太多...”

趙悠乾同洪易結伴,到底是要進入玉京城的核心,便是以洪易的身份,也不可能直入深宮,便是內閣常駐的地方也不是他能進去的。

這與民間聲望無關。

所以海外諸國使團與趙悠乾,洪易便在皇宮的外城的四海閣內等待接見。

這倒也是一件好事,如果真的是去了內宮當中,屆時少不了搜身等事情,趙悠乾與洪易可不是受這等氣的人,鬧出什麼風波來就不好說了。

反而是皇宮外城,戒備森嚴不假,可是並沒有內宮那麼多的規矩。

便是那海外使團當中帶上兵刃護衛使節的也有不少,趙悠乾和洪易這般單衣輕裝的,自然就更加沒有人理會了。

要知道能夠拱衛皇城的可不是什麼王公貴族子弟,有感於前朝的京師護衛力量崩壞,後期主幹弱而枝葉強。

如今大乾能夠在皇宮內充當御林軍的,非是真正在邊疆血戰過十年以上的百戰老兵不可。

這些鐵軍騎馬垮刀,弓在馬背,箭囊在後,鐵甲披掛來回巡視就如同一尊尊沙場上的修羅,渾身的煞氣殺機,絕不是一般護衛可以企及的。

有這些鐵騎的存在便是道術高手聯合武道精銳一齊攻入皇城,也要被結成陣法的這些凶神們給斬殺當場。

不過這些鐵軍也有缺點,煞氣太重,不通人情。

所以護衛內宮做不到,只能在外城來回巡視,卻也對皇室而言已經足夠。

面對這樣的軍隊,便是七劫造物主級數的強者,也要擔心隕落之危,畢竟在這方天地,除非是真正成就了陽神或者粉碎真空,個體的力量始終還是存在上限。

當然對趙悠乾這樣世界外的存在來說,這些兵士的威脅就不大了。

所謂的氣血和大軍精神意志,對趙悠乾來說不過是一些毫無影響的外物罷了。

對上他反而還是個體強悍的武道高手更有用處,否則光是恐懼之源,源源不斷的力量支援,他一人便可以將整個大乾的所有部隊全部犁上一遍。

甚至他還能越犁越強,這就沒必要太過細說了。

再加上他對於所謂的皇室皇宮並沒有什麼敬畏,便是走入了這看似森嚴的皇宮外城內,也是一樣神色泰然自若,不時的吩咐洪易兩句。

倒是讓洪易也減緩了幾分緊張。

心性修為是心性修為,見識閱歷是見識閱歷,不可同日而語,不是洪易心性到了,就真的什麼都不在乎了。

還是有一個適應過程的。

只不過心性修為可以將這個過程拉短在最低。

出生於陽神世界,固然有‘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重’這樣典籍流傳,削減了皇權的威嚴。

可是實際上只有在這樣的時代與社會里,才能感受到那些無形的條條框框,還有皇權的至高無上,以及那種絕對的權力正義性。

便是諸子聖賢要舉起大旗,也必須是君無道,才能清君側,而非是改易皇位。

就可以知道這樣的時代裡,即將面見乾帝楊盤是何等的心理壓力。

洪易會有些緊張自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趙悠乾便是看透了這一點,簡單的幾句便將他的心態徹底的放平穩了。

也算是將皇權徹底的視為尋常,有了點上古讀書人,諸子聖賢的風範。

聖皇位格都可以聯手削掉,就可以知道當時的讀書人,那些諸子聖賢心中的精神是一個什麼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