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光芒閃爍的廚房(第1/2頁)

作品:《諸天裡的美食家

趙悠乾在龍虎山的後廚可謂是沒有一點藏私,其實這幾道菜將素菜換一下成了肉類,就是真的葷菜做法了。

尤其是素酥肉和素辣子雞丁,主要的功夫就是油炸。

這些東西有著炁的感應幫助,龍虎山負責主廚的幾個道士,還有趙煥金不會太難掌握。

而麵糊的精髓,趙悠乾也沒有吝嗇,一點點的教給了他們。

要炸這最後的杏鮑菇時,他又另外換了一種麵糊。

“要是真的肉就不用裹糊,可畢竟是素的食材,裹糊也是為了在爆炒的時候能夠帶上更多的油香滋味,口感上也要追求香酥的辣子雞的感覺。”

將麵糊調稀,掛在筷子上會一滴滴的掉落,而不會連成線。

“這裡面就是麵粉和澱粉,二比一就行,加不加雞蛋都隨便,主要是糊一定要到這樣的程度,掛在食材上,卻不會過多,能薄薄的一層就夠!”

趙悠乾的教導可沒有任何的一點藏私,這種判斷面糊程度的經驗,有時候指點出來還不夠,也需要長時間的練習,但是至少你明確點出來以後,他們的日後練習的時候就有明確的目標了。

而這一步的關鍵,要將杏鮑菇小塊炸到如同辣子雞一般酥香的地步,就不能用太高的油溫下鍋。

關了火,等到油溫回到了一百四五十度的樣子,趙悠乾才開始一粒粒的將這些素雞丁下了油鍋,等到所有的雞丁都下鍋這才再次開了中火緩緩的升溫。

一開始的低溫將杏鮑菇裡面的水份『逼』出來,又不會過分的油炸,整個油鍋響動的就是密集的‘噼裡啪啦’。

等到油溫升高,整個杏鮑菇縮水顯出一抹帶褐的黃『色』略微接近醬『色』的時候,就是杏鮑菇剛剛好的時候,那落雨般的聲音便會逐漸變大,也變得稀疏。

趙悠乾用著瀝網將這些素雞丁都撈起來後,這才在鍋裡要加入素辣子雞裡的豆皮過油。

“注意,如果你們是做素菜的話,豆皮也是放在最後一個進行油炸。”

“冬瓜,香芋裹糊後的味道都不算濃厚,可是也會讓油鍋帶上一股香氣,再接著放杏鮑菇浸炸,杏鮑菇就能吸收油鍋裡其他食材的滋味,變得不再單調,更加像肉類一樣有著醇厚的底味。”

“可是豆皮自身的滋味就已經足夠濃烈,一旦提前放就會加大油裡的味道,破壞食材原本的香氣和滋味,所以豆皮一定要放在後面油炸。”

“當然你要是做真的肉菜,一種肉換一次油,這是最基本的,素菜製作就要麻煩點注意一下。”

看著點頭如搗蒜的趙煥金他們,趙悠乾也沒有太過在意,這些小技巧其實一般的大廚也都會,不過會不會教導這些出家人就不一定了。

他也沒有想著這幾天可以把他們教學到中星,高星料理人的地步,那不現實,但是弄幾道味道不錯的家常菜卻不難。

畢竟家常菜的技法要求不高,主要還是在用心二字!

等所有的油炸都完成,趙悠乾這就開始處理素扣肉和素的酥肉湯了,這兩道都是蒸菜,可以放在一起製作。

冬菇一半切碎,一半開花刀,切碎的冬菇和梅乾菜混著炒。

不得不說一句,龍虎山的梅乾菜還真不錯,幾點幹辣椒爆香鍋底,先下冬菇末,再加梅乾菜,零星點綴著幾顆花椒,放小半茶匙糖提鮮,然後就是醬油和蠔油。

畢竟不是真的純粹吃素的人群,趙悠乾蠔油也就這麼放進去了,要是真的面對純吃齋的那就直接放素蠔油就行了。

趙悠乾一邊細細的提點,一邊看著趙煥金等人忍不住拿出了手機記錄,他倒是也沒有在意,畢竟都是現代社會了,實在學不會,用手機拍下來,多揣摩練習也是一種方法。

炸好的冬瓜片放在碗裡排好抹上一層老抽和鹽,就如同一片片肥嘟嘟染上了醬『色』的豬肉,中間塞上了炒好的梅乾菜,接著便直接放上了蒸鍋,開始大火蒸煮。

炸好的素酥肉就更加簡單了,一碗裡撒一點胡椒粉,鹽,蔥段薑片,然後半碗的素酥肉配半碗清水,補上一朵打好花刀的冬菇和一小勺炸過東西的菜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