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講故事(第1/2頁)

作品:《道士狂妃:鬼王求放過

這女的養著三傻子,過了幾個月,腦袋就清醒過來,不過自己也沒孩子,就這麼養著了。

可是誰家都很難,第二年這對夫妻又生了一個兒子,這個抱來的孩子畢竟不是自己的種,於是就扔在路上,看造化了。

一年過去了,村裡有了富足的糧食,村長看這孩子挺可憐的,就抱了回去。

村長站在村口,敲起村口的那個小鐘。

村長對著下面聚過來的鄉親們說“鄉親們啊,這孩子要是沒人養著,活不了幾天的,現在呢,就養在我這裡。”

“你們呢,一個月出一頓飯,行不行?等小孩長大了,就是一個任你使喚的壯小夥。”

“哪家還不會出點意外?咱們就這樣互相扶持著,多好。”

村長顫巍巍的拄著柺杖勸著鄉親們。鄉親們交頭接耳,反正這也不值多少錢。還好今年收成好,要是放在去年吃樹皮的時候,別說善心了,吃了這個小孩的心都有了。

還是這對夫妻,自告奮勇的捐出來小半袋糧食,然後鄉親們你一瓢我一杯子的往村長家送糧食。

也是這個小孩運氣好,青族被朝廷打的焦頭爛額,沒有辦法去掠奪,朝廷也預設這裡不用交稅,所以小孩這五六年過得極為滋潤。

這家吃頓飯,那家蹭個餅,混的極為熟稔。鄉親們見他命不好,就給他取了個三傻子的諢名,名賤命硬,討個吉利。

這村子裡三十多戶人家,這孩子就認了三十多個爹孃,整天這個爹那個孃的,在村裡鬧出不少笑話,誰家要是吵架了,找三傻子拉架比找村長還管用。三傻子『奶』聲『奶』氣的『插』著腰指著兩個打作一團的夫妻說道“多大人了,還打架!羞羞羞!”

然後鄉親們再笑話一圈,夫妻倆就灰溜溜的回家裡去了,也顧不上打架了。

可是能怎麼辦呢?京城有多歡樂,邊疆就有多少生離死別。總不能讓個小孩子給軍隊勸架吧?

青族被朝廷打的落花流水,但是還是沒死透,結果被隔壁的小部落給滅了。

那個部落的名字很奇怪,叫匈奴。鄉親們第一次聽到這個部落的名字,都笑話道“天生是奴才吧?哪個傻子起的名字?”

三傻子跟著曾經來村子裡的秀才學過幾個月的字,然後就聽說這秀才在軍營丟了『性』命,據說是反對滅掉青族,極力勸說將軍不要趕盡殺絕。

這怎麼可能?青族在這神州大地犯下多少罪責,殺了多少人?這秀才指定是收了青族的錢了,所以將軍將這秀才給殺了。

不過將軍沒有找到秀才身上的錢。

三傻子經常見到先生坐在村口的大樹下喝酒。

先生是三傻子自己喊得,先生不讓喊,說自己只是教字,並沒有教三傻子做人的哲理和儒家大道。

三傻子不懂,但是他知道,自己這輩子大概也只有先生才能給自己這般教書了,所以執拗的叫這秀才先生,秀才無奈,預設了這個身份,然後更加嚴厲的對三傻子。

三傻子不傻,反而是村裡最精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慘到這個地步的孩子,再不精點,早就被這該死的世道吃了。這個事實從秀才只願意教三傻子就可以看出來。

然後秀才就開始給三傻子灌輸自己的思想,也不管三傻子能不能聽懂。

三傻子確實聽不懂,但是他能記住,就死死的給記了下來。

秀才只是給三傻子說些儒家之道,說說聖人之言,從來沒跟三傻子交代自己要來幹嘛,又要去往哪裡?

三傻子也不知道秀才去哪了,直到有一天臨村裡傳來訊息,說有人看見這秀才的腦袋掛在城牆外邊,據說犯了叛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