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回均勢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191o年12月底,英國相抵達美國,試圖拉攏美國加入協約國。從國際局勢上看,美國不可能置身事外,太平洋方向與華國處於戰爭狀態,雖然華國沒有進攻美國本土,但雙方已經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如果向華國妥協,美國將失去太平洋地區的全部利益,華國更會擾亂美洲的秩序,造成美國後院不穩。

在歐洲,德國領導的同盟國已經將勢力擴充套件到整個歐洲,並且向亞洲和非洲方向擴充套件,如果美國不想被世界孤立,就必須打敗德國。他絕對不希望看到德國一家獨大的歐洲,任由其展下去,美國將失去全世界的市場,最終成為一個二流國家。

英國相的到訪像一針強心劑,之前美國人已經有加入這場世界大戰的打算。到了1911年的三月,美國人感覺自己準備好了,終於與英國簽署條約,加入協約國。至此,世界大戰進入高-潮,第一批兩個步兵師和一個坦克師的美軍部隊抵達北非,與英國人一起加強北非地區的防禦。

更多計程車兵和裝備進入英國本土,這對於德國人來說是個很壞的訊息,不過他們已經做好了美國加入戰爭的準備。在191o年中,美國就斷絕了向德國出售物資,之後的大西洋上,德國海軍的戰艦和潛艇開始襲擊美國商船和運輸船,這種戰爭行為沒有第一時間讓兩國宣戰,卻成為戰爭的催化劑。

因為美國加入協約國,原先幾乎倒向同盟國的義大利又開始搖擺不定,這讓德國圖謀北非的意圖破產。在地中海上沒有制海權,德國絕不會輕易的將士兵送上那片大沙漠,而從奧斯曼土耳其的態度上看,這個盟國似乎也沒有主動進攻英國在埃及的殖民地的打算。

大量美國驅逐艦和巡洋艦加入護航的行列,這讓德國人的襲擊變得困難起來。美國人的海上實力絕對不弱,他們的大西洋艦隊擁有一艘艦隊航母和九艘五嶽級戰列艦,過德國海軍數量的其他艦隻。他們與英國艦隊的聯合完全可以與德國艦隊一決高下,為了打破兩國的聯合,德國海軍決定在美國戰艦抵達歐洲之前消滅英軍戰艦,抵消同盟國與協約國在戰艦數量上的差距。

三月初,德國公海艦隊主力進入冰冷的北海,施佩爾手裡有十二艘五嶽級戰列艦和三艘大型航母,三十一艘巡洋艦和五十五艘驅逐艦,實力完全壓制英國本土艦隊。日德蘭海戰之後,德國人打破了英國人的海上封鎖,大量物資可以從遙遠的南美洲等地運回國內。歐洲6地戰場上的所向披靡也使他們的物資充沛許多,尤其是獲得了法國人的造船廠、鋼鐵廠和挪威的鐵礦後,新式戰艦的建造變得順利起來,並有多艘新式主力艦加入公海艦隊,壯大著德國人的海上實力。

得到訊息的英國人決定出海迎戰,部分海軍將領認為應該躲在斯卡帕灣內,在岸基飛機的掩護下,等待美國艦隊的匯合。但更多的海軍將領無法忍受被德國海軍欺凌的局面,他們每一刻都在期盼著向德軍公海艦隊復仇,奪回失去的海上霸主地位。

出海迎戰的戰略得到了英國相的支援,這段時間下水的戰列艦增強了英國人的信心,本土艦隊目前擁有四艘最新的戰列艦,再加上原先的三艘戰列艦和剛剛加入現役的兩艘輕型航母,具備了迎戰德國人的實力。

先是英國的巡洋艦分隊和德軍前鋒艦隊遭遇,雙方的交戰持續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英國人兩艘戰艦被擊沉,一艘輕傷,德國人則有一艘被擊沉,一艘遭受重創、撤離戰鬥。之後英國巡洋艦分隊釋放煙霧,利用驅逐艦的掩護離開戰場,德國前鋒艦隊緊追不捨,在後面五十多海里處是施佩爾帶領的公海艦隊主力。

施佩爾在追擊還是撤退中猶豫不決,此時的北海波濤洶湧,狂暴的海風夾雜著雪花,海況和天氣對戰列艦的主炮射擊造成不利影響,佔據優勢的航母也因為惡劣的天氣不能升空作戰。偵察機失去效用,施佩爾很難在第一時間現英國人的主力位置,他不想冒險。

不過最終施佩爾還是下達了繼續追擊的命令,因為一艘編號為u98的潛艇在奧克尼群島以東一百五十海里的地方現了英國艦隊主力,距離公海艦隊主力還不到一百海里的距離,只要英國人不撤回斯卡帕灣,施佩爾就有信心將其留在大海上。

公海艦隊終於追上了英國人,戰鬥在設得蘭群島東南十五海里左右的海域爆,這場被後世被稱為“三叉戟”之戰的海戰成為德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大海逐漸恢復平靜,但大雪沒有停止,英國人卻冒出身影。施佩爾只好讓主力艦參戰,巡洋艦之間的對決非常慘烈,而且戰艦沉沒的度遠遠大於戰列艦之間的戰鬥。無數驅逐艦試圖靠近對方主力艦,用極快的航和魚雷解決對手,但大部分都被擊沉。少數被釋放出來的魚雷命中敵人需要太多的運氣,目標的移動也會加大魚雷命中的難度。

戰鬥進行一個半小時,英國人明顯處於下風,兩艘戰列艦被重創,沉入大海似乎只是時間問題。一艘戰列艦的動力系統受損,度慢慢降了下來,成為德國戰艦集中炮擊的靶子。就在英國人即將承受第二次失敗的時候,天氣終於轉晴,而在天空中,出現了無數的英國飛機。

為了準備這次戰鬥,英國人苦苦思索如何擊敗德國人,日德蘭海戰帶給他們啟。利用軍事研究委員會的成果,英國人獲得了質量不錯的雙翼魚雷攻擊機和俯衝轟炸機,經過試驗後英國人認可了這兩款飛機,並定購了大量這種飛機。之後他們在設得蘭群島上秘密建立飛機場,將大部分魚雷機和轟炸機部署在此。

第一批兩個戰鬥機中隊、三個魚雷機中隊和三個轟炸機中隊出現在交戰海域的天空中,而在這個時候德軍兩艘航母上的飛機還沒有起飛。戰局處於絕對不利,此時施佩爾下達此次海戰最合適的命令,公海艦隊放棄與英軍戰艦對轟,轉為防空陣型。

只是戰艦的移動需要時間,飛機的移動卻可以在幾分鐘內完成,英國飛機抵達預定空域後,頂著密集的防空火力,向獵鷹一樣撲向德軍戰列艦。十分鐘後從航母上起飛的德軍戰鬥機抵達上空,開始與英國飛機激烈交戰,但數量上的劣勢使德國戰鬥機很難威脅到英國魚雷機和轟炸機。

第一波攻擊結束後有三艘德軍戰列艦受損,其中德意志級戰列艦俾斯麥號遭受重創,船員在搶救半個多小時後放棄,艦長無奈宣佈棄船,在熊熊大火中離開這艘緩緩下沉的戰列艦。這是第一艘沉沒的德意志級戰列艦,卻不是最後一艘。

面對路基航空兵的數量優勢,施佩爾能做的只有撤退一條道路,他很容易就能猜到飛機來自哪裡,但如何應對他沒有好辦法。英國人的戰艦在後面緊追不捨,施佩爾不得不下令驅逐艦和巡洋艦留下來阻擋英國人的追擊,他最希望能脫離英國人的視線,可惜的是,十五分鐘後第二波英國飛機抵達。

更不幸的是,德軍三艘航母和七艘護航艦隻組成的分隊被英國偵察機現,大量英國飛機撲向航母編隊,航母上的戰鬥機不得不回來保護航母,主力艦編隊的天空上失去了戰鬥機的保護,只能靠防空火力擊殺英國飛機。

設得蘭群島上四個大型機場,進駐了一百五十架戰鬥機、一百四十五架魚雷機和一百二十二架轟炸機,雖然在效能上欠缺不少,但數量的優勢足以彌補質量上的不足。而德軍三艘航母總計才有一百八十五架飛機,起飛效率和地面機場比起來差了不止一層。

德軍戰鬥機飛行員的素質遠遠過英國飛行員,但一架德軍戰鬥機經常受到幾架英國戰鬥機的圍攻,即使技術再高,主機和僚機都被英國人纏住的情況下也很難擺脫。天空中不斷有飛機冒著濃煙墜落。戰鬥中英國人損失四十三架戰鬥機,德國人損失二十二架戰鬥機,德軍飛行員始終沒有讓出交戰空域的制空權。不過趁機動攻擊的英國魚雷機和轟炸機取得了巨大的戰果。

時間緊迫,德軍航母還沒有進入防空作戰狀態,防禦力低的嚇人,儘管附近的護航艦隻拼命揮灑防空彈藥,擊落二十多架英國飛機,但還是沒能阻止英國人扔下魚雷和航空炸彈。一艘航母命中兩枚魚雷後沉沒,第二艘被命中三枚炸彈,甲板上燃起大火,動力系統也受到損傷,無法起降飛機。戰鬥結束後回到造船廠,半年後才重新加入現役。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