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勢不可擋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擊毀第一輛日軍坦克沒有什麼好得意的,不抓緊時間的話很快就會被其他車組追上,透過潛望鏡裡觀察,李飛已經現有另外三輛日軍坦克被擊毀,而114號車的第二枚穿甲彈剛剛填裝完畢。

“嗖!”一枚炮彈從114號坦克附近破空而過,雙方距離僅3oo米左右,不論是法師坦克還是o8式坦克,都在坦克炮的射程以內。

“轟!”114號車第二個戰績很快到來,正面硬鋼是豹式坦克最喜歡的作戰方式,日本人的坦克正面裝甲抵擋不了豹式坦克的穿透,就連炮塔正面裝甲都不行。脆弱的基礎工業造就了脆弱的裝甲鋼,製造工藝和鋼板質量上的缺陷讓日軍坦克不堪一擊。而敵人的炮彈卻對豹式坦克正面裝甲威脅不大,如果日軍不改變作戰方式,他們的三百輛坦克都得變成鋼鐵殘渣。

日本裝甲部隊指揮官也現了這個問題,但坦克之間通訊不暢,指揮系統落後導致指揮官的命令不容易傳達到每一輛作戰坦克。他們傻大粗的通訊裝置還沒有完成小型化,喉部通話器那樣高大上的東西,就連總部位於紐約的軍事研究委員會都沒有完成研製。李飛看不到的是在日軍後方某處高地上有通訊兵揮舞著訊號旗,在戰場上有通訊兵冒著炮火向作戰坦克傳達命令,有了坦克,並不意味著日本人能與華軍媲美。

當日軍坦克終於按照指揮部署調整陣型時,114號坦克已經取得了第六個戰果,用了七炮彈,完全出了平時訓練的最好水平。訓練預設戰場比現在的環境困難得多,此時雙方距離從三百米逐漸拉近,雖然視線受阻,但地形平坦,敵軍坦克密集,實在是最理想的靶場。

“倒車,倒車,放日本人過河!”通話器裡傳來連長的命令,114號車釋放炮膛裡的穿甲彈,將一輛轉身的法師型坦克擊毀,然後啟動倒車。李飛所在的第一坦克師前鋒坦克都在倒車,很快,就看到日本人的坦克渡過小何,從右側包抄過來——他們放棄了森林和正面陣地,選擇從側面攻擊,應該是想攻擊豹式坦克的側面裝甲。

“自由攻擊!”接到命令的114號車衝入日軍坦克之中,華軍第一坦克師和日軍一百七十多輛坦克攪在一起。雨水和薄霧導致雙方交戰的時候距離太近,其他戰術很難實施,不如利用裝備優勢和敵軍攪在一起,而且數量上華軍也不落下風。

正確的說華軍坦克數量要比日軍多許多,正面的第一坦克師擁有二百五十輛坦克,從小樹林左側插入的第二坦克師擁有二百二十輛坦克,兩者包抄日軍三百輛落後坦克,可以說此戰從一開始就失去了懸念。

“三點鐘方向,敵軍坦克一輛!”戰場太混亂,李飛拼命的尋找敵人的蹤跡,坦克炮塔也在隨著命令旋轉,並將一輛又一輛的日軍坦克擊毀。日軍坦克拼命向華軍坦克靠攏,他們知道自己的坦克炮威力不大,所以試圖用拉近距離的方式增加坦克炮的穿透力。114號坦克右側的日軍o8式坦克成功靠近了他的右側,它利用華軍坦克被其他坦克吸引注意力的機會偷偷靠近,114號車相對薄弱的側面裝甲暴漏在敵人的坦克炮下,而且雙方距離只有六十多米,根本就是坦克拼刺刀的距離。

“轟!”還是日軍坦克先開炮,李飛等人感覺一陣劇烈的震動,身體就像雨中的麻雀一樣翻騰,先是內臟要被甩出來一樣,然後是疼痛感,全身上下的神經都在傳遞著疼痛。不過感到疼痛是好事,說明自己還活著,李飛強忍著睜開眼,試圖讓自己恢復知覺,坦克內部一片混亂,不好還好,沒有被穿透,內部也沒有起火。

李飛需要感謝o8式坦克的坦克炮口徑不大,感謝日軍穿甲彈的效能一般,感謝豹式坦克優秀的裝甲鋼,事實上他在戰後的總結中將能感謝的人和物都描述了一遍。不過現在不是考慮太多的時候,必須讓其他成員恢復戰鬥力,他知道那輛日軍坦克不會放棄再補上一炮。

“轟!”114號車幸運的沒有捱上第二炮,112號車幫自己解了圍,將那輛倒黴的日軍o8式坦克幹掉。

在短兵相接的正面戰場上,華軍坦克和日軍坦克的兵力相差不大,不過隨著大量日軍坦克被擊毀,華軍坦克不斷向日軍內穿插,華軍的數量優勢越來越明顯。幾輛豹式坦克同時看上一輛日軍坦克的情況並不罕見,112號車或許注意到了114號車的危險,或許是114號車的運氣,總之114號車組欠112號一個人情。

車組乘員都受了傷,但問題都不大,震動造成的傷害戰鬥結束後才會浮現,現在沒有精力顧及那麼多。對坦克進行了簡單檢查,內部損傷不大,還可以繼續作戰,最關鍵的動機、坦克炮和觀秒裝置都沒有受損,不幸中的大幸,這可以讓114號車繼續戰鬥。

從外面看就沒那麼完美了,114號車側面履帶擋板脫落,懸掛在後部的雜物箱無影無蹤,煙霧射器也被擊毀,裝甲板上露出一個觸目驚心的黑色坑洞,只差一點就被擊穿。

混戰中出現損傷無法避免,李飛只希望不要耽誤自己獲取戰果。幾分鐘後114號車再次啟動,吸取教訓的他們努力將正面對準敵人,經驗和教訓使他們沒有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被敵人擊中側面或後方部位。

而在森林北邊,第三裝甲軍第二坦克師在四十多輛日軍坦克的狙擊下強渡小河,擊毀二十五輛日軍坦克,並向日軍側後強勢推進。與樹林南側的戰鬥不同,這裡的日軍且戰且退,一路再次丟下二十多輛坦克殘骸。

華軍第二坦克師的鋼鐵洪流似乎無法阻擋,寬闊的戰場上呈現華軍兩個坦克師將日軍合圍的態勢。不過就在第二坦克師順風順水的時候,一片反坦克雷區出現在他們面前,接連有五輛豹式坦克陷在雷區內,迫使第二坦克師停止前進。

會戰進行到現在,日軍的戰術已經非常清晰,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坦克效能、數量上都處於絕對下風,於是絞盡腦汁的佈置戰術,並聰明的利用了天氣、地形等因素。先是利用黑夜調集兵力、佈置陣地,之後利用地形因素,將華軍坦克部隊阻擋在樹林和河流之外,迫使華軍分兵。戰鬥開始後的降雨也意外的幫助了日本人,華軍果然按照自己的設想,一部分從南側進攻,另一部分從北側進攻。北側的華軍坦克日軍利用反坦克地雷區延遲其進軍度,並在南側與華軍坦克展開對攻,以對大限度的抵消華軍的數量和效能優勢。

日軍的計劃從一定程度上看很成功,如果雙方坦克數量和效能相差不大的話,華軍將面臨一場慘敗。可惜華軍用自己的優勢粗暴的化解了日軍巧妙的戰術,也就是俗稱的“一力降十會”。南側日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損失了一半以上的坦克,這一下讓日軍徹底清醒——無論用什麼樣的戰術都無法讓自己取勝。

北側阻攔華軍第二坦克師的計劃也在短時間內瓦解,五輛造型怪異的豹式清障車出現在雷區前面,十分鐘內清障車就在工兵的協助下完成零件組裝。它們先向對面射火箭彈,然後在對面日軍驚訝的目光中,火箭彈落在無人處,沒有爆炸,奇怪的是火箭彈後面拖著長長的布條狀物品,接近著,長條起爆,將沿途的反坦克地雷引爆。

五輛清障車快作業,幾次射火箭彈之後第二坦克師面前出現一道寬闊的道路,日軍苦心經營的防禦設施失去效用。華軍坦克滾滾向前,而他們的前面只有幾十輛坦克和一個步兵大隊的日軍士兵。

南側的坦克會戰也在緊接尾聲,綿綿細雨下的溼潤土地上到處都是坦克殘骸,不少坦克還在冒著濃煙,燃燒的火焰在雨水中掙扎。坦克零件佈滿這片土地的每一個角落,間或有坦克生殉爆,這是因為火焰灼燒著炮彈。

在兩面夾擊下日軍第二坦克師死戰不退,絕望之下甚至有日軍坦克用碰撞的方式衝向華軍坦克,但往往在幾十米外就被擊毀。科技的力量正在取代單純的勇氣,勇猛無畏在子彈和炮彈面前作用不大,當日本人引以為豪的人海戰術、豬突戰術失敗時,也就是他們徹底失去抵抗的勇氣,向華軍投降的時候。

李飛的114號車可以算在遭受重創的行列,不過其他的豹式坦克也好不到哪去,尤其是作為前鋒的第二坦克團,差不多都經受了日軍坦克炮的洗禮。當戰鬥結束的那一刻,李飛鑽出悶熱的艙室,將身體置於清爽的雨水中,心情也說不出的舒暢,他們取得了一場大捷,取得了坦克會戰的勝利。

ps:抱歉,今天早上上傳時間晚了,小白君腦子不好使、忘記了,非常抱歉!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