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艦世界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德國6軍在整個歐洲大殺四方,法國士兵、英國士兵、俄國士兵都在德國人的槍口下戰戰兢兢。真正的戰鬥開始不到兩個月,德軍已經出現在法國的國土上,戰前叫囂的收復失地的口號彷彿是一個笑話。

不過,比起不中用的6軍士兵,聯軍海軍可以自豪地挺起胸膛,驕傲的認為是海軍維持了聯軍的臉面。因為截至目前,威廉二世寄予厚望的德國公海艦隊仍舊呆在威廉港,英國憑藉其海軍優勢對德國實行了海上封鎖,從結果看效果不錯,公海艦隊閉而不出。

海軍人士分析認為,公海艦隊四艘德意志級戰列艦並沒有增強德國人對抗英國海軍的信心,戰爭初期海上的被動態勢,迫使德國人將贏得戰爭勝利的希望寄託在具有傳統軍事實力的6軍身上,海軍則以小兵力開展海上游擊戰,襲擊協約國海上交通運輸船。

所謂的“小兵力”,是德國海軍參謀部對潛艇部隊的稱呼。從一開始,潛艇這種兵器就不被海軍高階將領重視,更別說狂熱的愛好鉅艦大炮的威廉二世。沒有提爾皮茨等海軍高層支援,德國潛艇展舉步維艱,幾種實驗性質的潛艇都因為效能較差,沒有裝備部隊。

轉機還是從華德秘密合作時出現,德國考察團中一名年輕的海軍上尉雷德爾隨四艘德意志級戰列艦回國後,向上級提交了考察報告。在報告中雷德爾上尉略微提及了華國潛艇的作用,並提及了華國海軍軍官的說辭“水面戰艦是維持海權的工具,潛艇則是破壞海權的工具”。華國潛艇效能先進,技術成熟,建議與華國展開潛艇方面的合作。

提爾皮茨閱讀報告後認為,德國需要一切破壞英國海權的工具,不論是戰列艦還是潛艇,只要能給德國海軍帶來勝利,就是德國需要的。

於是悲催的雷德爾在19o8年3月再次回到華國,隨他一起到來的還有四十名德國海軍軍官、七十名潛艇工程師和技術工人。19o8年底雷德爾等人回國,一起回國的,除了那些軍官和工程師,還有被大型商船搭載的華國四艘海狼級潛艇,編入德國海軍後被重新命名為“u”型潛艇,編號分別是u1、u2、u3和u4。

到戰爭爆時,德國造船廠仿照華國海狼級潛艇生產了36艘u型潛艇,二者效能差距已經不大,完全可以承擔海軍期望的戰鬥任務。比起裝備,雷德爾少校認為他從華國帶回來的更重要的是潛艇戰戰術——利用無線通訊裝置,找到敵方運輸船隊後召集分散在附近的更多的潛艇,展開圍獵,就像找到獵物的鯊魚一樣,給敵人造成最大的損失。

對潛艇非常感興趣的雷德爾最終成為德國潛艇部隊司令官,他目前有36艘u型潛艇可以作戰,按照造船廠給出的時間表,在三個月後他手裡的u型潛艇就會增加到51艘,半年後增加到92艘。不多這樣的增長度並不能滿足雷德爾的需求,他希望能擁有15o艘u型潛艇,按照他的說法,那樣的數量可以保證徹底癱瘓英國海上運輸線。

雷德爾的保證得到了德國高層的認可,因為此刻威廉二世手裡就有一份潛艇部隊戰果報告。這才短短三個月的時間,雷德爾的潛艇就給協約國造成了45萬噸的損失,其中1月份8萬噸,2月份13萬噸,3月份猛增至34萬噸。英國出海的商船中平均每6艘就有一艘被擊沉,要知道這才是戰爭剛剛開始,雷德爾手裡只有不到5o艘u型潛艇,海面下的狼群已經引起了協約國的恐慌,物資短缺的問題逐漸呈交到政府腦的辦公桌上。

對於u34號潛艇艇長鄧尼茨少尉來說,海上狩獵是他最喜歡的娛樂活動,從現英國運輸船,到射魚雷,再到看著紛紛落水的船員掉頭離開,他感覺英國人正因為自己而流血,也因為自己,德國在獲得更多的時間和勝利機會。

年僅2o歲的鄧尼茨能成為潛艇艇長,得益於他是德國潛艇士官學校第一期畢業生,在那裡他學到了充足的知識,在u3號潛艇上呆了8個月後,缺少軍官使雷德爾提拔了不少年輕人擔任艇長,鄧尼茨就是其中一個幸運兒。

雷德爾給鄧尼茨的評價是,充滿進攻欲-望,又有同齡人缺少的沉穩,最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除了個人品格,優秀的素質也是鄧尼茨能成為艇長的原因之一。

在學校時期,鄧尼茨的成績在所有學員中名列前茅,興趣產生動力,鄧尼茨對潛艇這種新生事物的興趣越了一切。不論是多麼枯燥的理論知識,他都能第一時間掌握,在他看來,潛艇就是刺客,躲在陰暗處給敵人致命一擊,然後偷偷溜走,這種感覺棒極了!

學校的培訓內容裡,鄧尼茨每天都要用12個小時著重進行體能訓練和潛水艇內部運轉常識課程學習。他必須聚精會神地看著萬用表,在潛水艇學校裡學習關於用潛艇上的電動機的基本課程。把電線的一端連線上電池,另一端連線在萬用表上,當電線開關閉合時,電流從電池流到表上,指標顯示電流的強弱。當潛艇內的電池損耗之後,電流降低,指示器指標就會靠近o的位置。透過解讀這種變化,鄧尼茨就可以判斷他們什麼時候至關重要的電池必須充電了。

對於潛艇指揮官來說,如何在視野並不良好的潛艇上判斷敵艦的距離和船角,並且快判定這艘船正在向前還是向後移動,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在這個學校裡也有專門的裝置對他進行培訓。

專用的授課教室裡,課程練習非常接近實戰。軍官們被命令站到一個佈置成潛艇指揮塔的高臺上,用上面的望遠鏡觀察目標。這些望遠鏡都是高效能雙筒特製的,和他們實戰中的望遠鏡一模一樣。

而目標是一個有人在後臺操控的可以改變任何行駛引數的艦船模型。後臺的操作員佩戴好通話器和耳機,由考官隨機出題來設定模型船隻的引數,並且要求接受考核的潛艇指揮官們利用望遠鏡來估計角度,並根據地平線上能看到多少船體來判斷敵艦距離

其實最讓這些學員討厭的專案遠不是這些。這裡的計算課程還有枯燥的資料匯總才是最要命的無聊科目。教師滔滔不絕的講解,然後用粉筆在黑板上記錄下來。這些知識有關油壓計算,噴嘴的壓力,管道內液體的流動度,還有噴油、溫度等相關資料。在海上,潛艇官兵們要把這些資料每天記錄在相關的檔案上面。枯燥又無趣,但卻是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

在一個一比一的全比例模擬環境裡,鄧尼茨被要求在上面聯絡控制面板的操作還有控制潛艇上的21o多個閥門開關。同時模擬的還有嘈雜的潛艇內部工作環境,以及悶熱的艇內溫度。練習如何在水下開啟和關閉指揮塔艙口,艙室內的密封門,還有維修各種閥門與殼體。

當然在學習這些東西的同時,他們還要接觸很多其他東西。比如說他們會學習射擊和瞄準技術,航海知識,如何分辨海圖還有航線,魚雷點火和武器原理,學習怎樣操作無線電、柴油機、電動機和空氣壓縮機。當然還有一項最重要的培訓——那就是如何在緊急狀態下快的開啟與關閉艙門。

他們被安排成值班觀察員還有實習士官派往潛艇部隊,登上執行巡邏任務或者是參加演習的潛艇進行學習。然後他們將再次回到學校裡學習,為登上自己的潛艇做最後的準備。而在這個時候,他們必須挑戰每一個崗位,做魚雷技工、輪機員和無線電接線員,一直到他們能勝任潛艇上的幾乎每一個職務才算結束。

新指揮官還有他的船員們會在畢業之後給予一個短暫的假期,當然這個假期並不是自由隨意的,他們會被派往基爾的潛艇製造工廠,在那裡看著他們的戰艦被生產製造出來。培養他們對自己潛艇裝置的感情。等到潛艇完工,就會成為他們的專屬武器。之後的兩個月時間裡,他們會在這艘戰艦上完成各種戰術的學習,由潛艇最高指揮官雷德爾親自講解,深入對潛水艇效能還有狼群戰術的理解。

然後這艘潛艇將會出海,編入狼群開始自己的作戰生涯,他們會在波羅的海平靜的海上模擬各種作戰情況,處理各種故障,包括舵輪卡死、壓縮空氣洩漏、泵閥破裂、漏水還有艦體受損等等。

學校生涯和實戰經驗相結合,再配上鄧尼茨天才般的作戰頭腦,他的u34號潛艇取得了獨自擊沉4萬噸協約國運輸船的戰果。也因為鄧尼茨是德國潛艇部隊中最優秀的指揮官,u34的艇員是最優秀的艇員,所以他們被派往執行最嚴酷的任務。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