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空軍裝備概論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請空軍出動,以最快的度獲取戰場制空權,對日軍炮兵陣地和兵力集結點、物資集結點、機場等實施打擊,協助6軍防禦。”蔣方震留下了一個軍的部隊和海軍6戰隊五千多名士兵作為總預備隊,前線兵力還算充足,但他不敢將防線上的兵力向受到攻擊的地點集中,日本人兵力太多,可以從任何地方起進攻,必須在其他地方留下足夠的兵力。空軍聯絡員得到命令後立刻到通訊室給各機場電,奪取制空權和轟炸地面目標的計劃早已制定,各支空軍部隊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升空。

空軍在華國曆次戰爭中表現沒有6軍和海軍那麼搶眼,原因是當時的戰鬥機缺少空中的對手,轟炸機轟炸效率不高,可以攜帶的彈藥少、航程短、對地攻擊能力弱。在海軍和6軍面前,單獨成軍的空軍有些抬不起頭來。

不過大換裝之後空軍可以用“煥然一新”來形容,不論是飛機質量、飛行員數量還是飛行員素質,都有極大地提高。

新式飛機讓之前的飛行員適應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體驗著高的飛行度、升限,熟練新式飛機後製定相應的空戰戰術。戰術飛機上,與海軍航空兵相同的是,他們同樣採用無畏式俯衝轟炸機,不過飛機制造廠根據空軍的實際作戰要求進行了些許修改。空軍的無畏式俯衝轟炸機比海航飛機載彈量更大、航程更遠、裝甲防護能力更好,但飛行度稍慢一些。在鹿兒島,空軍佈置了十二個俯衝轟炸機中隊,共3oo架無畏式。全軍擁有無畏式俯衝轟炸機19oo架,而且每天還在以7o架的度遞增。

與海航不同的是,空軍飛機種類更多,除了俯衝轟炸機,空軍還擁有中型轟炸機和四遠端轟炸機。b-25中型轟炸機被廣泛用於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過7oo架b25在空軍服役,15o架海軍型b25j在航母上服役。這種載彈量大、最大航程過兩千公里、安裝八挺機槍的轟炸機成為華軍主力轟炸機,按照空軍和海航估計,他們至少還需要兩千架這種飛機,因此飛機制造廠的任務相當重。鹿兒島地區空軍部署了兩個中隊5o架b25轟炸機,另外五十架將在三天後從上海轉場,抵達這裡支援前線戰鬥。

最讓空軍自豪的是19o架b17“空中堡壘”四遠端轟炸機,充足的資源和不斷雄厚的工業底氣讓華國可以大量裝備各型別飛機,而不用在戰術飛機和戰略飛機中進行取捨。b17四遠端轟炸機最大的特點就是堅固可靠,裝備13挺大口徑機槍,名副其實的空中堡壘。這種珍貴的戰略力量空軍準備在九州島戰場穩定後將其全部部署在那裡,用於支援對日作戰,現在濟州島上的軍用機場已經成為b17的主要駐地,其航程完全可以支援對日本南部進行轟炸。主要生產廠家的西安飛機制造廠和瀋陽飛機制造廠都接到了後續訂單,空軍的野心大得很,據說有空軍將領要求裝備一萬架b17!

更強大的重型戰略轟炸機也完成了設計,架原型機將在一個月後到西寧軍用機場進行試飛。在試飛之前,空軍已經向飛機制造廠下達了15o架的訂單,這種可以在萬米高空巡航的轟炸機,最大續航距離過5ooo公里。預計一年內裝備空軍。

空軍中目前裝備數量最大的是戰鬥機,老式雙翼飛機大部分退出一線,在飛行學校、飛行俱樂部、護林防火、改裝農藥機等,為空軍培養更多的飛行員。新式戰鬥機從19o8年初開始服役,在19o9年中的時候因為生產線擴建完成並逐漸成熟,服役數量達到頂峰。在19o9年8月一個月就有45o架戰鬥機服役,截止到戰爭爆前總共有265o架戰鬥機交付空軍使用,預計原型機和後續改進型戰鬥機空軍總共需要一萬架以上。

f51野馬戰鬥機被華國空軍譽為世界上最優秀的螺旋槳戰鬥機,活塞式螺旋槳戰鬥機的巔峰之作。原時空與英國噴火、德國me1o9水平相當,各具特色,機動效能稍稍低於二者,但差距不大。其流線型、高度簡潔的機身大大降低了氣動阻力,尺寸和重量和同類飛機相當的情況下,載油量增加了3倍,使其航程達到了一千三百多公里,足以掩護b17轟炸機進行最遠距離的攻擊。作為華國空軍主力戰鬥機,野馬最大的特點就是均衡,它既有噴火戰鬥機那樣高的機動性,又有p47那樣強的防護力,生產成本比上述兩種飛機更低,簡化了後勤運輸程式,同時具備最優秀的高巡航效能和高操控效能。在敵國戰鬥機暫時無法威脅到華國空軍時,空軍面對敵軍雙翼戰鬥機,可以輕易取得戰場制空權,轟炸地方地面目標和戰略目標就成為主要任務。不需要裝備機動性和防護效能太強的戰鬥機,反而需要一種伴隨轟炸機護航的戰鬥機,因此p51野馬戰勝其他選項,成為空軍最中意的一款飛機。

動機是一架飛機的核心,在華國飛機設計界,甚至有先設計一臺動機,再根據動機設計一架飛機的習慣。華國一直處於世界航空動機的最頂端,科學家們已經摸透了活塞式螺旋槳動機的極限,英法美等西方國家還在動機的起步階段苦苦摸索。總部設在紐約的軍事研究委員會很重要的一項研究內容就是關於航空動機,華國展示出來的技術實力讓那些國家充滿緊迫感,也沒有心情掩飾本國科技實力。研究進展令人驚喜,無數技術難關被突破,無數新材料在實驗室裡進行驗證,但要達到二戰時期的水平還至少要兩年的時間。

戰術飛機很重要的一項就是運輸機,運輸機型號繁多,根據使用情況的不同而不同,不過最具代表性的有兩種。第一種是名為c47的大型運輸艦,乘員3人,可以掛載3噸重的物資,最大航程32oo公里。華國民間航空事業的達讓空軍直接從民用客機改裝以獲得軍用運輸機,原型為“藍天o4”客機的c47運輸機經過軍用改裝後增加了動機馬力和防護力,較大的裝載量讓它可以承擔物資運輸、空中突擊、運載傘兵、人員運輸等等任務。

不過c47比較嬌貴,雖然粗大可收起的起落架和較高的動機佈置讓它具備在野外惡劣條件下降落起飛的能力,但生產成本較高,沒有人願意讓它在野外經歷碎石和崎嶇地形的考驗。相比之下另一款裝載量較小的運輸機ju52就沒那麼多講究,這是一名野孩子,最喜歡在炮火紛飛的戰場和惡劣的野外環境生存。採用11oo匹馬力動機的ju52外形醜陋,剛剛接收這種飛機的運輸機飛行員甚至拒絕登上它,只是很快ju52就用自己的表現征服了嬌氣的飛行員們。三型的ju52可以輕易搭載兩噸半的物資升空並飛行兩千公里左右,可以收起的起落架、堅固的機腹,適合在野戰機場粗暴著6,三佈局馬力大、安全性高。由於ju52憨厚本分又令人無比安心的特點,得到了一個外號“山東大漢”!

先進飛機支撐起空軍的骨架,無數優秀的飛行員則成為空軍的血肉。從廣東時代開始,華軍就非常重視飛行員的培養和實戰訓練,建國後飛行員培養進入體制化階段,官方設立的飛行學校只佔培訓體制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還是靠民間自力量。遍佈全國的飛行俱樂部是主要力量,較低的參與成本、安全的操作和刺激的感受讓飛行俱樂部和射擊俱樂部、搏擊俱樂部一起成為城市居民最喜歡的娛樂專案。另外航空運輸、農藥噴灑、護林滅火等方面也有數量龐大的飛行員隊伍。據不完全統計,華國目前有註冊飛行執照的民間飛行員十五萬五千名,飛行愛好者過兩百萬名。就從飛行員數量來看,華國空軍潛力可怕。

從數量轉化為質量同樣重要,在飛機水平越來越高,操控性越來越大的時候,對飛行員的要求也更大。空軍現役的四千兩百名戰鬥機飛行員中,參加過歷次戰爭的有三百多名,其餘的都是實戰菜鳥。

空軍提升飛行員素質的辦法就是高強度的訓練,不顧油料消耗、不顧飛機磨損、不顧零件更換、不顧地勤保養的高強度訓練,讓地勤人員疲憊不堪,讓軍方財務叫苦,讓機場附近居民惱怒的同時,也讓飛行員的素質急提升。華軍不僅有最先進的飛機,飛行員也有最多的飛行時間,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媲美的。比如日本飛行員和華國飛行員比起來就是壯漢和孩童的差距,壯漢還拿著自動步槍,孩童手持木棍。

沒有強大的、深厚的國力,根本辦不到高強度訓練這一點,日本人當然也想如此訓練,但他們沒有那麼強的飛機生產能力、飛行員培養能力、地勤保養能力和零件更換能力,更沒有如此多的寶貴航空燃油用於訓練揮霍。

一切的一切造就了華國空軍的強大,而在日本戰役中華國空軍終於要亮劍出鞘,對於飛行員們來說,日本那近一千架飛機就是最美味的點心!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