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臺灣軍團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將軍,夏威夷島守軍電文,華軍登6夏威夷島,守軍在堅持一個小時後投降。”在夏威夷島傳來電文幾分鐘後,就像約定好了似地,毛伊島守軍也來了向華軍投降的電文。這兩份電文成為促使雷蒙德下定決心的關鍵。

“給華盛頓電,我們向華軍投降,上帝保佑美利堅!”這一刻還是到來了,雷蒙德知道失去夏威夷對於美國意味著什麼,指揮部裡所有人都知道,甚至下面計程車兵都知道,但現實讓人非常無奈,投降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歷時十天的夏威夷群島攻防戰結束,守軍司令雷蒙德命令向華軍投降,比斯利向華軍交出二十五師軍旗,五千多名美軍士兵順從的放下武器,等待華軍接收。這些俘虜將在夏威夷群島上成為建築工人,防禦工事、道路、港口、機場等都需要這些人協助,西方人種的強壯體質非常適合這種艱苦工作,不過三年後這些俘虜回國時已經皮包骨頭,一點都看不出強壯的樣子。

除了五千多名俘虜外,華軍的戰利品還包括數量巨大的軍用物資和一個幾乎完整的珍珠港,這些東西對於華軍來說是無價的。美軍從橫須賀事件之前就在往夏威夷群島運送作戰物資,在戰爭開始之後運輸量達到頂峰,這些物資大都儲存在地下倉庫裡,沒有受到轟炸的太大影響。華軍進攻時美軍撤退慌亂,也沒來得及銷燬這些東西,全部留給了華軍。

物資統計結果在第二天上報,支步槍、4oo挺機槍、33o門各口徑火炮,3ooo噸彈藥。其餘武器零件、鋼筋水泥、帆布軍靴雨衣等等過兩萬噸,這些物資將為華軍守衛夏威夷群島提供巨大支援。

最關鍵的還是完整的珍珠港港口設施、碼頭設施,華軍工程兵只有安裝一部分塔吊裝置、佈置一下倉庫和運輸就能投入使用。夏威夷群島之戰結束後華軍立刻運來海量的物資,用於修建防禦設施和軍用機場。兩個月後這裡再次成為一個堅固的要塞,包括海軍6戰隊一師和二師、6軍第七軍在內的部隊駐守在此。兩百多門大口徑岸防炮和7個軍用機場上過4oo架飛機,將這裡經營的固若金湯。

獲得夏威夷也意味著華軍徹底獲得了北太平洋的制海權,從東海一直到美國西海岸,華軍海軍戰艦縱橫馳騁。美國人只能龜縮在岸防大炮和飛機保護的6地上,默默積攢戰艦、飛機、坦克、大炮、槍械和士兵,期盼華軍不要進攻本土。

呂梁當然不會去碰美國這個大刺蝟,起碼現在不會。針對美國還有更節省成本的戰略,但夏威夷之戰後華軍的戰略重心將向日本轉移。

珍珠港的硝煙完全散去,華國恬不知恥的宣佈夏威夷群島從此之後成為華國領土,並設定珍珠港特別市。當地的美國人等西方人被遣送回國,沒有白人願意留在這個東方惡魔統治下的土地上。大量駐軍用實際行動表明了他們一樣是文明人,而且是來自具有幾千年文明傳統的國家,當地人很快被華軍士兵那靦腆的樣子和謙謙君子作風折服,當然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士兵給當地經濟帶來了繁榮。

士兵們的工資和津貼除了匯到國內外,沒有多少花銷地。大部分物資由軍方提供,包括香菸在內,對於經常處於危險中計程車兵來說,金錢不過是一個數字罷了。因此當地盛產的水果、龍蝦、魚類、椰汁等等都成為士兵們購買的商品,當地上迅從戰爭的創傷中走出來,小商小販聚集在軍營附近擺攤做買賣,那些華國士兵比美國人更大方,也更將自己平等對待,所以更受當地人歡迎。

一支艦隊在駁船的指引下緩緩駛入珍珠港,這是由三艘輕型航母、四艘巡洋艦和十一艘驅逐艦組成的艦隊。臺灣級輕型航母的建造度很快,夏威夷戰爭結束後三艘輕型航母也正好結束海試,交付海軍使用。

臺灣級輕型航母能搭載戰鬥機15架,轟炸機和魚雷機33架,比將軍級艦隊航母的作戰能力小一半左右。但艦隊航母建造緩慢,目前四艘的數量也不足以維持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的控制,因此建造度快的輕型航母成為不錯的補充。採取模組化設計建造的臺灣級輕型航母,許多零部件甚至可以與“自強輪”通用,最快可以用7個月的時間建造完成,優點顯而易見。當然缺點也很明顯,臺灣級輕型航母的抗打擊能力、抗風浪能力和航程都很一般,不過在平緩和煦的太平洋這些缺點在一定程度上被掩蓋,以島嶼為核心的中短距離作戰也不需要太大的航程。

三艘輕型航母組成的艦隊將替換霍去病號、白起號航母,擔負起夏威夷群島附近的制海權。兩艘艦隊航母返回舟山軍港休整一段時間,準備下一階段的戰鬥。

另外從東海到夏威夷漫長的航線上佈滿了華國運輸船和商船,這些船隊也需要大量戰艦護航。造船廠正在加緊建造驅逐艦和巡洋艦等艦隻用於彌補護航戰艦的不足,不過護航效率最高的還要屬飛機。

琉球級護航航母已經有兩艘加入護航編隊,來往於夏威夷群島至沖繩島之間。這種護航航母更加簡陋,利用萬噸級運輸船進行改裝,加裝飛行甲板和機庫,每艘航母可以攜帶33架飛機,用於海戰沒什麼作用,但用於護航效率高的嚇人。從護航航母上起飛的飛機可以控制周邊幾百海里的海域,而且度很快,並節省大量護航驅逐艦和巡洋艦。

美國海軍並不是毫無威脅,情報顯示他們正在加緊研製可以威脅到夏威夷群島的遠洋潛艇,一旦研製成功,美國人就有了一種可以威脅到華軍後勤運輸線的重要武器。遠洋潛艇的建造、試航、戰術運用等等都需要時間,但決不能輕視美國在戰爭中學習的度,防患於未然。大洋上除了美國海軍,還有英國海軍、法國海軍等可以威脅到華國的利益,雖然目前華國與協約國正處於默契的交易之中,但他們的存在就是威脅。

臺灣台北市郊,一個巨大的軍營人聲鼎沸,在臺北,除了這個軍營外,還有另外五個類似的軍營,過兩萬名士兵正在這裡訓練,而且還有源源不斷計程車兵從臺灣各地匯聚到這六個軍營裡。除了士兵,各種物資也在向臺北港口彙集,一切的一切都顯示這是為作戰而準備。

大規模戰役根本無法隱瞞,特別是這種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每一次成功的戰略欺騙都會成為戰爭史的經典。這一次,華國不準備隱瞞自己的戰爭意圖,華國總統呂梁甚至在廣播中對日本政府宣稱華國百萬大軍即將登上日本列島,如果不投降,三千萬日本人將面臨毀滅的結局!華軍決不吝嗇彈藥,即使要將日本列島擊沉在太平洋也在所不惜!

打日本人當然不能忘了臺灣軍團。解放臺灣後華軍在臺灣島募兵,計劃成立兩個臺灣師,後來由於臺灣民眾報名的踴躍,6軍將其擴大為兩個軍五個師的編制,截止到191o年,臺灣軍團第32軍和第33軍全部滿編,每個軍都有一個裝甲團,其餘裝備與其他6軍裝備相同。6軍部在19o9年初進行了一次評估,結果讓人驚訝,臺灣軍團的戰鬥力過了6軍部的想象,過了朝鮮軍團、琉球師和菲律賓軍團的戰鬥力,僅次於大6軍。

尤其是臺灣軍團中的山地師戰鬥力更加驚人,在演習中這些山地師獲得了“最強步兵”的稱號,6軍高階將領認為這個稱號實至名歸。32軍和33軍各有一個山地師,全部由高山族人組成,此時他們也全部抵達了臺北郊外的軍營。

“胡參謀長,上面下來通知了嗎?”32軍賽德克山地師師長魯道用嫻熟的漢語向參謀長胡明問道。霧社頭人魯道算是高山族人中少有的學習型人才,臺灣解放後魯道就要求加入華軍隊伍,一起的還有三十多名族人。臺灣師成立後魯道和他的族人進入高山團,魯道擔任連長,由於學習積極、威望高,魯道被推薦進入武漢6軍軍事學院學習。兩年後魯道回到臺灣,擔任賽德克山地師團長,之後在華軍將領的刻意提拔下在19o9年末成為賽德克山地師師長。

這個五年前從未接受過文化教育的頭人魯道,經過軍事學習後逐漸蛻變為勇猛的將領,魯道師長將軍事學院學習的戰術與狩獵本能相結合,演習中以耐心和隱忍、找到機會後迅猛攻擊而聞名,被6軍高階將領稱為“天生的將軍!”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