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另一個投入巨資的方向是飛機,只要有了能夠對抗華國飛機的戰鬥機,即使用巡洋艦改裝也能生產出起降飛機的戰艦——無非是在軍艦上安裝飛機起降甲板,難度能有多大?話說回來,在這個時代有多少人知道艦隊航母、護航航母等之間的差別?有多少人知道一艘航空母艦起降飛機的數量和效率之間的差別會造成多大的戰鬥力差別?

為了應對外星人一般的華國人,應對科幻武器一般的華軍裝備,在美國牽頭下,一個由美國、英國、法國、俄國、日本、義大利科學家組成的軍事研究委員會成立,其中包括航空動力專家、戰艦設計專家等各行業頂尖人才組成,過兩千名聞名業界的科學家在美國紐約集合。軍事研究委員會為協約國各國軍事實力的增長做出了關鍵性的貢獻,雖然此時美國尚未加入協約國,但仍舊是軍事研究委員會的關鍵成員國之一。

橫須賀事件開始前一天,1月28日,太平洋島嶼、華國屬地塞班島上人聲鼎沸,塞班島原本是西班牙殖民地,美西戰爭後西班牙將馬里亞納群島南部的關島賣給美國,將北马里亞納群島賣給了德國,後來華國從德國人手中獲得北马里亞納群島。

頻繁的倒手就能看出這些島嶼的價值,除了偶爾經過的運輸船加水、購買熱帶水果外,沒有更多的用途。而此刻塞班島上海軍6戰隊指揮部裡,三巨頭蔣方震、張潤農、蔡松坡正盯著地圖上星羅密佈的島嶼流口水,殖民者不喜歡,華國卻稀罕的緊,尤其是在新式戰鬥機和轟炸機入役後,這些島嶼的價值直線上升,達到了戰略的高度。

塞班島已經成為華國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中繼基地之一,與南部屬於美國的關島相比,關島上每三月會有一艘運輸船抵達,為島嶼上幾十名美國人運送補給物資,以顯示這是美國的領土。而在塞班島,平均每天都有一艘運輸船靠岸,物資豐富多樣,鋼筋水泥等建築材料屬於大頭,港口設施、碼頭設施、倉儲設施、軍營、軍用機場等等。在19o9年末,塞班島的基礎設施基本完工,優越的港口條件經過建設後可供上百艘船隻停靠,岸上設施可供十萬名士兵休整——在補給充足的情況下。

提前的佈置取得了意外的驚喜,對美作戰戰略計劃制定時,塞班島將作為進攻美國的關鍵後方基地。當海軍6戰隊三個6戰師全部秘密抵達後,更多的作戰物資和補給還在源源不斷的運過來,驅逐艦和巡洋艦分隊組成的護航艦隊來往於本土、沖繩、塞班之間,終於在191o年1月2o日之前達到了6戰隊需要的物資標準。

到28日之前6戰隊士兵在塞班島上進行了為期一個月左右的熱帶島嶼適應性訓練,他們將總結大量報告,比如手中武器在熱帶島嶼上的適應程度,彈藥儲存情況,在這種氣候條件下後勤物資需要哪些補充等等。上交的報告中提到最多的是防蚊、驅蟲用品,治療痢疾的藥品,雨衣、放水帳篷,旱季時期部隊的飲水問題等,這些都不是太大的麻煩,很快,後勤部門就送來了相應的物資和用水解決方案。

大量簡易海水淡化裝置被分到各部隊,雖然解決了士兵的旱季飲水問題,卻遭到了海量的吐槽,原因在於海水淡化裝置使用的新增劑和淨化劑味道很不好。上級軍官和後勤部門沒有理會士兵的抱怨,並斥責其太過嬌慣,而且也得到了總統大人的贊同——自己計程車兵條件越來越好、裝備越來越先進,同時戰鬥勇氣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也在蛻化。

相對美好的環境適應訓練之後就是島嶼登6作戰訓練,海軍6戰隊三巨頭制定的訓練計劃是目標島嶼防守嚴密,各種工事中藏滿機槍、火炮,機場上還有敵軍飛機,海上還有敵軍戰艦阻攔。

訓練條件有些苛刻,6戰隊在訓練中的損失往往能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巨頭藉此打壓一下軍隊中傲嬌、輕敵的不利情緒。實際上目標島嶼根本不存在那些敵人和裝備,華國海軍將第一時間摧毀美國的戰艦、獲得西太平洋的制海權。目標島嶼上甚至只有十幾名士兵,與當地土著喝著椰汁、跳著草裙舞,一點都沒有作戰的準備。至於飛機、大炮、機槍,整個太平洋上島嶼上只有夏威夷地區存在美國軍事力量,另外英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地區也有少量軍隊。

“上面制定的戰略似乎有些保守啊,咱們可以一口氣吃掉美國人所有的島嶼,包括夏威夷群島,這樣一來就能直接威脅美國西海岸!”6戰隊副司令張潤農少將在地圖上畫著圈,似乎下一刻就要把所有的島嶼都佔領。

“上面有上面的考慮,從後勤補給上看,佔領關島、南鳥島、威克島和中途島後,我們就可以輕鬆的將大量士兵送到夏威夷群島上。如果直接攻擊夏威夷群島,會拉長後勤補給線,一旦戰事不利、前線士兵後勤中斷,後果難以想象。要知道美國人並不是毫無準備,他們在夏威夷建設了近三年時間,根據情報,駐紮著一個6軍師,還有比較完備的防禦工事、岸防工事。就算有海軍的掩護,我們也會損失不小。”參謀長蔡松坡少將的分析讓人信服,不過張潤農還是沒有釋然的樣子。

“海軍要在明天偷襲橫須賀,如果能一舉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最好,咱們可以放心大膽的逐島進攻。如果海軍進攻不利,海戰沒有決出勝負,我們漫長的後勤補給線就會遭受威脅,美國戰列艦也會出現在登6地點掩護6地部隊反擊。時間拖得越長,美國或許會將大西洋艦隊部分艦隻調到太平洋,這樣一來平添變數,還不如直接攻擊夏威夷。”

“無論明天在橫須賀的戰鬥結果如何,我們的任務都不會改變,最終目標都是拿下夏威夷群島,把刀口頂在美國的身前。”6戰隊司令蔣方震一錘定音。

28日傍晚六點,運載海軍6戰隊士兵的運輸船在六艘護航戰艦的伴隨下離開塞班島,第一攻擊分隊兩千名6戰隊士兵突然出現在關島之上,和之前的情報一樣,關島的美軍只有一個6軍營,幾乎沒有防禦工事,沒有人想到華軍的目標使這些荒涼的島嶼。

護航戰艦三十分鐘的炮轟後,6戰隊士兵爬下運輸船,透過登6艇快向島嶼進。伴隨著波浪湧動,登6艇顛簸異常,沒有經歷過戰爭的6戰隊新兵不知道因為顛簸還是緊張,在海水的澆灌下嘔吐起來。6戰隊算是華國6軍中新兵比例最低的,大擴軍中6戰隊的編制沒有增加,只有少數老兵退出現役,補充進來的新兵也經過了長時間的訓練。

登6後的場景卻和新兵們的想象不同,沒有血肉橫飛,沒有槍林彈雨,沒有長官的嘶吼,沒有炮彈的轟鳴。上百名事先登6的6戰隊士兵懶散的等候在岸邊,邊緣地帶有人在構築臨時工事,遠處的雨林裡沒有一點人類活動的痕跡。

事實上駐守關島的美軍在炮擊開始後,根本沒有組織起來,士兵分散著,槍支彈藥也在倉庫之中。等焦急的軍官指揮士兵開啟軍火庫後卻現,槍支彈藥和火炮因為熱帶氣候、缺乏保養,已經變得不堪使用。

敵人的炮擊並不密集,威力也有限,再加上島嶼非常開闊的地形和密佈的叢林,美軍指揮官得以在戰爭開始後一個小時,組織起三百餘人的隊伍,攜帶武器開赴岸邊。不過這三百人手裡的武器只有一半左右能使用,三挺機槍,原本擁有的兩門山炮則全部損毀。

相比之下,6戰隊的武器雖然不如6軍精良,也不是目前各國武器可以比擬的。受制於運輸條件和作戰環境,6戰隊的重型火炮缺乏,最大口徑的火炮也只是1o5毫米榴彈炮,步兵主要支援火力是迫擊炮和機槍。在一千米外的距離,6戰隊擁有兩棲坦克上的75毫米中長度身管火炮支援,4oo米到1ooo米之間則由迫擊炮和機槍負責,進入4oo米後則由半自動步槍和突擊步槍負責。

華軍武器大換裝從19o8年中持續到了191o年初,從戰艦、飛機、坦克、裝甲車、突擊炮、反坦克炮到機槍、步槍等單兵武器,都有巨大的變化,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火力配置更加均衡和合理,火力更加強大。

另一個特點是注重武器的標準化和通用效能,比如6軍使用的步兵武器中,半自動步槍、突擊步槍、狙擊步槍和通用機槍之間的部分零件可以通用,比如6軍主力坦克的虎式和豹式有百分之三十的零件可以通用。這大大減輕了後勤的壓力,還增加了部隊的持續作戰能力。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