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棋子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佐藤大尉不是專業的特工,他只是一個情報分析師,因為通曉中國問題而被6軍情報部招募,沒有特工的職業敏感性。但再蠢也知道現在是什麼處境,對面這個叫橋口勇馬的酒吧老闆,恐怕就是某國的特工!

“還要我繼續往下念嗎?”

橋口勇馬放下檔案,把一包香菸放在佐藤身前,自己點上一根,十分鐘後橋口打破了沉默“日本已經走到一個十字路口,你我都知道跟隨美國沒有出路,這個國家連正規的6軍都沒有多少,士兵使用的步槍還要從歐洲引進,擋不住華國的進攻。恰恰相反的是,華國具備成為世界強國的一切因素,而且已經成為遠東霸主。”

“你是華國的特工?”佐藤突然出口打斷了橋口準備好的長篇大論。

“對。”

“說說看需要我做什麼。”

橋口反而有些不知所措了,之前準備的說辭都派不上用場,這個佐藤安之助似乎掌握了談話的主動權。對於佐藤調查局日本站已經考察了很長一段時間,調查局浦口站站長橋口勇馬、中文名黃橋綜合一年多時間考察得到的情報分析,佐藤安之助心向華國,是可以爭取的物件。而且此人在6軍情報部內部雖然職位不高,但因為職業的特殊性可以接觸大量機密情報,價值非常大。

見橋口疑惑的樣子,佐藤冷笑一聲“我是個堅定的愛國者,但凡這樣的人都有自己的執念,我的執念就是讓日本成為真正獨立自由的強大國家。如果日本強大了,我不介意對當初學習投靠的物件動戰爭,只要能為日本爭取利益。現在同樣如此,我可以幫你們辦事。只要能為日本帶來好處。”

毫無疑問這是個聰明人,橋口喜歡和這樣的人打交道,因為不用費太多口舌就可以達到目的。而且這種人一旦做出決定,就不會輕易修改。

“很好。需要你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將你每天經手的情報送出一份,我們會給你提供微型照相機等間諜裝備,接頭地點就在這個酒吧。”

“需要我聯絡志同道合之士嗎?”

“不需要,儲存你的安全最重要,你和我單線聯絡,只要酒吧門口沒有掛出酒價牌,就不要進來聯絡。必要的時候你可以進入潛伏期,事後會有人聯絡你。”

第二天下午佐藤大尉就送來了第一份情報,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情報,當天晚上橋口就將情報透過秘密交通線送回武漢,交由調查局總部情報科分析、驗證真偽,之後遞交更上一級。

這份情報是關於美國19o7年軍事裝備計劃中關於日本部分的,涵蓋海空軍三個方面,從中可以看出美國人的戰略。

按照計劃,美國將在19o7年幫助日本建造兩個大型造船廠、兩個大型軍火工廠、一個飛機制造廠和一個大型鋼鐵廠。其中大型造船廠可以建造萬噸級一下戰艦,軍火工廠可以生產步槍、機槍、中小口徑火炮以及相關配套彈藥。飛機制造廠可以生產美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雙翼戰鬥機,其具體作戰能力不明。大型鋼鐵廠將採用美國的鋼鐵冶煉技術、煤鐵礦石和冶煉裝置,使日本達到年產鋼鐵一百萬噸的水平。

比起英國人的英鎊。美國人的支援更合日本人的心意,難怪日本會死心塌地的投向美國的懷抱。

從這份情報也能看出美國人遏制華國的決心,事實上根據調查局從美國得到的情報兩相驗證,就會現美國從羅斯福下臺後就加大了對軍事方面的投入,雖然在技術方面的進展不如英法等歐洲國家快,但憑藉其深厚的工業實力,仍舊在半年多內擴充了很大的規模。

日俄戰爭開始,幾場大規模的海戰讓美國認識到兩個大洋不再是美國的天然屏障,沒有強大的海軍。就無法保證漫長海岸線的安全。以往沒有多大威脅的太平洋冒出來華國海軍,西海岸直接遭受華國的威脅。只是從地緣角度考慮,就得在西海岸擁有一支可以與華國海軍相抗衡的艦隊。

西奧多羅斯福在位時期雖然被財團坑得不輕。但在他大力主持和推動下,美國在19o6年時已經擁有了世界第二大海軍的實力(除華國外),僅次於海上霸主英國,與德國持平。二十艘戰列艦的數量曾經讓羅斯福極度膨脹,揮舞著門羅主義的大棒,試圖充當“世界警察”。只是羅斯福的野心被華國擊毀,遠征艦隊的失利表明前五嶽艦時期的戰列艦在面對五嶽艦時多麼脆弱。

羅斯福雖然下臺,但他留下的精神被美國人繼承。19o6年末,兩艘還在船臺上的最新型密西西比級戰列艦“密西西比號”、“愛達荷號”被賣給日本海軍,艘五嶽級戰列艦“南卡羅萊納號”也在19o6年的8月鋪下龍骨,而且同級第二艘“密歇根號”也在東海岸造船廠同時開建。這一級戰列艦受國會規定噸位的限制,存在許多先天性不足,後續更先進型號的戰列艦正在加緊設計,不過由於技術上的限制,戰艦裝甲、主炮、動力系統等還需要時間去突破。

按照美國海軍的計劃,在19o8年將擁有十五艘五嶽級戰列艦,這樣的造船度也只有英國才能與之相媲美,不過英國造船廠雖然有那樣的能力,英國卻沒有那麼多的資源供海軍揮霍。鋼鐵產量有限,6軍裝甲部隊和空軍飛機將分薄一部分鋼鐵資源。美國人就沒那麼多顧慮,它甚至可以拿出一部分來支援日本。

如果說海軍造艦狂潮是順應五嶽艦問世後的世界海軍軍備競賽,那麼美國空軍的表現就充分體現了其擴張野心。與英法德等傳統歐洲強國相比,美國人在飛機的設計製造上領先半步,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美國人得到了一架華國fo1戰鬥機的殘骸。

第二次北伐期間的山東戰役,華軍在高密作戰時空軍一架戰鬥機因為機械故障意外墜毀,當6軍得到命令後前去銷燬時,現飛機殘骸已經被日本人搶走。這次事件也是空軍強烈要求更新換代的原因之一。

日本人的技術和工業能力不足,即使得到飛機殘骸也無法模擬生產,只好用它向美國換取一部分物資,這也是一艘美國貨輪冒險突破華國海軍封鎖前往天津的原因。

美國如獲至寶,立刻將這架飛機運往匹茲堡附近的飛機研中心,組織科技人員公關,並在六個月後拿出了第一架仿製戰鬥機,被命名為po1型。雖然po1在許多方面無法與fo1相比,但總算突破了有無的界限,之後成立的匹茲堡飛機制造廠接連拿出三種改進機型。在19o7年2月份試飛成功的fo1-i獲得美國空軍認可,新成立的美國空軍迫不及待的希望獲得訓練用飛機,得到後將其更名為“獵鷹”戰鬥機,第一批採購兩百架。而與此同時英法德等國的飛機還沒走出廠房。

獵鷹戰鬥/偵察機採用成熟的雙翼機機體設計,從外觀上看與fo1戰鬥機差別不大,受材料和技術的限制,獵鷹戰鬥機最大飛行度只有九十五千米每小時,續航力三十五分鐘。最大的問題是技術人員沒有弄清為什麼華國戰鬥機將機槍安置在螺旋槳的後面(飛機墜毀後射擊同步協調器丟失),導致獵鷹戰鬥機只能在機體一側安裝機槍。

相比之下美國6軍的進步緩慢,羅斯福時期美國常備6軍九萬,這麼大的國家,6軍常備軍數量竟然還不如南方鄰居墨西哥!而且軍隊中極度缺乏重型武器,普通士兵的作戰素質和牛仔沒有卻別,軍官更是不堪。

在這場擴軍大賽中,6軍既沒有積極爭取資源,也沒有投入精力改善裝備、擴大規模。倒是舊金山車輛製造廠生產出美國第一代坦克,但由於6軍興趣缺乏,最後只能改裝成拖拉機向民間銷售。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