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口袋陣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得到從五井方向突圍失敗的訊息後乃木希典立刻下令停止進攻,撤回石佛店附近,一個小時後五井方向日軍撤回,雙方匯總,共損失兵力七千餘人,彈藥所剩無幾。北上突圍的線路被斷,乃木希典開始重新思考進入山區開展游擊戰的可能性。

“沂蒙山區的資源根本不足以提供游擊戰的供給,即使無法回到本土,也要拼死作戰以報效天皇!”

“沒有彈藥、還有刺刀,我建議銷燬所有重武器,參謀、文員、工兵等所有士兵都加入攻擊部隊,從防守相對薄弱的冶源方向展開一次總攻擊,一次性突破華軍防線!”

“對,從海浮山陣地三面攻擊,我們也加入衝鋒,一萬兩千餘人的兵力,不成功則成仁!”

手下群情激憤,你一言我一句根本沒有看乃木希典,他覺得對軍官們失去了控制,在這個時候能維持部隊的秩序已屬不易,萬萬不能與這些軍官們對著幹,不然就是‘下克上’的局面。總是帶領部隊打敗仗的將軍是沒有威望的。

一千三百餘名華軍6戰隊士兵防守的海浮山陣地即將面對日軍十倍兵力孤注一擲的攻擊,好在華軍陣地完整、彈藥充足、火力強大,士兵們在戰前甚至得到了當地村民贈送的餃子,當然白麵是6戰隊後勤部們贈送的。

原本植被茂密的海浮山變得光禿禿,攻擊開始後華軍的炮火讓山石碎裂,碎石的威力不比彈片小多少。採取密集衝鋒的日軍在離華軍陣地五百米外時就損失慘重,日軍士兵在軍官的督促下光著膀子、挺著刺刀嗷嗷直叫,一支日軍大隊趁機從海浮山右側的山谷繞過去,試圖偷襲華軍陣地後方的水源供給點。

那裡不僅有地下水噴湧形成的老龍灣泉,還有6戰隊的後勤補給線。日軍此舉總算給指揮作戰的蔡松坡一點壓力。

“炮兵十急射,二營一連三連給我截住日軍!”位於海浮山北面的指揮部,預備隊一連和二連整裝待。在日軍猛烈的攻擊下,憑藉強大的火力蔡松坡還有餘力保留一部分預備隊。此時正好派上用場。

“讓一團和申玉學少校的師偵營繞到石佛,從後面堵住日軍的退路,老子要在這裡將日軍全部消滅,不能讓他們再逃進沂蒙山!”青州的6戰一團趕到後蔡松坡終於有反擊的力量,25日下午三點,6戰一團和師偵營從臨朐西側繞道日軍側後,將完全採用冷兵器作戰的日軍一萬餘人包圍。

乃木希典等日軍高層在第一波衝鋒中身先士卒,全部死亡。剩餘士兵在中下級軍官的帶領下堅持作戰,但在後路被斷、彈盡糧絕後向華軍投降。臨朐攻堅戰是日軍第一次大規模的向華軍投降,也是華軍第一次沒有屠殺日本戰俘,這一萬多名日軍士兵被嚴格看管,成為山東築路大軍中的一員,從事沂蒙山區地形崎嶇地段的開山築路工作。三年後由於這些戰俘表現極佳,被華國政府釋放、送回日本,不過那時只有一千餘人倖存。

此戰之後山東地區的日軍全部被消滅,華軍完全掌控山東半島,兵鋒直指京津地區。並威脅山東西側河北河南地區的北洋軍,段祺瑞率領的北洋軍第一集團軍十萬餘人處於華軍兩面包圍之中。華軍第二集團軍和第三集團軍正在謀劃圍殲北洋軍段祺瑞部的戰略,不過在此之前另一處戰場的戰鬥吸引了外界的目光。遼西戰役即將展開。

24日上午,繁忙的秦皇島港迎來搭載山地旅的運輸船隊,久違的增援抵達後使遼西地區的華軍擁有了進攻能力。一個6戰師、兩個山地旅加上一個6軍主力軍,過八萬人的兵力讓擔任遼西戰區總司令的第一軍軍長呂華野心膨脹,之前受制於防線的寬度和兵力的缺乏無法進攻,現在兩個山地旅抵達後進攻力量大增。

帕傑羅夫同樣野心勃勃,他率領的俄軍遠東集團軍十萬餘人全部從河北撤回天津地區。經過仔細研究,透過遼西走廊撤回滿洲是最快捷的道路,另外兩條是從承德、赤峰一線的山區返回。不過這條路路程較遠、地形崎嶇、補給困難。另一條是從張家口出關,從蒙古大草原回到西伯利亞。這一條路線被第一時間否決。帕傑羅夫手裡的三個哥薩克騎兵團或許可以從那裡返回,但剩餘步兵不可能安然透過大草原、戈壁和沙漠地帶。

華軍目前聚集在秦皇島附近。兵力四萬餘人,另外承德和赤峰各有大約兩個步兵團的兵力,偵察現秦皇島地區的華軍擁有的重炮數量和後勤補給情況讓俄軍無奈,帕傑羅夫手裡唯一的優勢就是兵力。在出兵之前他曾向袁世凱要求幫忙提供一批彈藥物資,或者北洋軍第二集團軍出兵協助俄軍,但皆被袁世凱拒絕。讓帕傑羅夫恨得差點和北洋軍內訌,好在被奄奄一息的盟軍總司令兒玉源太郎勸阻,看在重病的總司令面子上帕傑羅夫只能單獨打這場遼西戰役。

俄軍的偵察並不充分,最大的漏洞就是華軍兩個山地旅沒有被現。在情報不足的情況下,帕傑羅夫草率的做出了出擊的決定,同一時間華軍呂華中將也調派兵力,向京津地區進,雙方不約而同的決定致使兩軍在唐山以東十公里處遭遇。

一開始華軍就掌握住情報上的主動權,遍佈戰場的偵察機讓俄軍無所遁形,野戰機場上起飛的空軍第十二偵查中隊為華軍第一軍提供情報支援。

現主動離開唐山的俄軍第十七軍後,空軍派出兩個轟炸機中隊轟炸俄軍輜重部隊,現華軍偵察機的俄軍繼續前進,因此當華軍轟炸機抵達上空後無處藏身的輜重部隊損失慘重,本就缺少彈藥的俄軍再次遭受沉重打擊。

這是華軍動進攻前的預兆,只是俄軍仍沒有停止前進,第十七軍軍長安德烈中將請求停止前進、就地構築防禦工事,但被帕傑羅夫拒絕。他認為俄軍兵力佔優、補給不足,必須在最快的時間內擊敗華軍,因此命令安德烈加快進軍度,並命令兩翼的第十五軍和第三十軍同時跟進。

對於俄軍的行動安排呂華求之不得,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如果俄軍躲入唐山、天津等大城據守,還會給華軍帶來不少麻煩。不過全軍出動和華軍野戰,正好揮華軍的火力和機動優勢。

26日上午八點,俄軍第十七軍一頭撞在華軍早已準備好的防禦線上,呂華讓山地一旅和山地二旅的精銳步兵揮其最擅長的防禦作戰,在昌黎到遷安長達六十公里的防禦線上,華軍山地旅以點狀分部佔據各防禦節點,並採取彈性防禦策略。即位於遷安和昌黎以東防禦點的兩側部隊堅守不動,中間位置遭受攻擊的部隊緩緩後撤,將攻擊的俄軍吸引進來,從而形成一個突出部。

採用這種戰術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牢牢地吸引俄軍,為最後華軍的反包圍創造條件。戰鬥開始後山地一旅和山地二旅體現出絕佳的素質,軍官戰術素養高、執行命令堅決,士兵更捍衛了他們“步兵之王”的美譽。

主戰場蛤泊方向,十七軍軍長安德烈命令手裡寶貝一般的哥薩克騎兵團先利用高機動性試探華軍陣地火力,在得出對方陣地只有一個團左右兵力的判斷後,安德烈中將派出三千名步兵攻擊華軍正面,之後派出哥薩克騎兵從陣地兩翼突破。華軍似乎承受不了這種攻勢,主動放棄陣地向後撤退,趁勢追擊的騎兵團沒有討到多少好處,華軍的撤退穩而不亂,擔任後衛任務的華軍一個營甚至打退了騎兵團兩次衝鋒後才徐徐後撤,給騎兵團帶來三百多人的死傷。

從沒有聽說過華軍主動後撤這種事,久經戰陣的安德烈見識過戰場上的各種陰謀和計算,如果說華軍沒有陰謀,安德烈是絕對不能相信的。在派出一個營的騎兵前出並向左右兩翼偵察後,安德烈電向後方的帕傑羅夫司令官請示下一步的計劃。

半個小時後安德烈中將將所有的參謀軍官趕出帳篷,自己在裡面大肆洩了一番,真是受夠了這個愚蠢的司令官。要不是仗著自己貴族的身份和在聖彼得堡良好的關係,帕傑羅夫這個著名的蠢貨怎麼會擔任遠東集團軍的軍長!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