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徐州會戰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前去接應第一軍的日軍第二軍在接到命令後不得不返回濟南,因為奧保鞏接到訊息,華軍徐州方面軍突然動進攻,從南面威脅濟南。至此華軍已經從三個方向動進攻,不過最危險的地方還是山東方向和遼西走廊方向,而南面的徐州、鄭州方向盟軍兵力最厚實、準備最充足,盟軍高層估計南方的戰線可以維持半年以上時間,因此沒有向南方調派增援,而是將駐紮在河北方向的俄軍調回京津附近,與北洋軍第二集團軍一起圍殲從秦皇島登6的華軍,以打通中原連線東北的道路。日軍與北洋軍第一集團軍負責南方戰線和山東戰線。

兒玉源太郎制定的“堤壩”作戰計劃在華軍登6秦皇島和從青島方向進攻后土崩瓦解,不得不陷入硬碰硬的消耗戰,盟軍經不起如此大規模戰鬥的消耗,兒玉源太郎悲觀的對明石元二郎說道“盟軍頂多抵抗華軍第一波的進攻,並將會在一個月內徹底崩潰。”事實證明兒玉源太郎不愧是戰術大師,他的預測基本成真。

成立時間不到一年的第三集團軍下轄第七軍、第八軍和第九軍,總兵力十五萬人左右,面對北洋軍在徐州以北到棗莊、臨沂之間北洋軍十萬人的防守。北洋軍可以依仗的是這片區域相對完善的防禦工事、較充足的彈藥物資,還有後方十萬日軍的支援。

經過第三集團軍參謀部研究,在綜合各方面情報後,制訂了中心突破、兩側開花的戰術。7月18日上午,第三集團軍在北洋軍防守相對薄弱的臺兒莊以南地區,集中了一千三百門各口徑大炮和五個基數的彈藥,一個半小時的炮火準備後。第七軍作為主攻,利用三十輛坦克的掩護向北洋軍陣地動突擊。

負責防守此處陣地的是北洋軍第一集團軍第三軍一個師的部隊,寬達五公里的戰線上。北洋軍構築了一百五十多個碉堡和一千多個火力點,英國軍官指導挖掘的戰壕像蜘蛛網一般遍佈陣地各處。北洋軍第一集團軍司令段祺瑞上將曾對手下吹噓。憑藉這些防禦工事,要讓華軍嚐嚐失敗的滋味。

第三軍第一師上下也相信段老大的推斷,但在華軍一個半小時的炮火轟擊後,第一師士兵和軍官很想讓段老大來戰壕裡體驗一下,然後看他還能不能說出讓華軍失敗的話來。

一千多門火炮一個多小時的炮擊讓華軍後勤部門累斷了腿,不過取得的效果令人滿意,如此多火炮叢集開火,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罕見的。沒有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決不能做到這一點。

北洋軍第一師有幸參與到這一歷史事件中,不過是作為悲催的一方,石質碉堡和沙土圓木構成的火力點被夷為平地,沒有防炮洞的戰壕成了士兵們的墳墓,到處都是在炮聲中哭喊崩潰計程車兵,軍官失去了指揮能力,只知道抱頭趴下,希望不被彈片擊中。比起真正的要塞來,北洋軍構築的防禦工事在華軍優勢火力面前不堪一擊。

當華軍進攻部隊衝上北洋軍防線時。零星的反抗讓華軍士兵們可以由射擊的目標,不過大部分是舉手投降計程車兵,或者不停哭喊崩潰計程車兵。宛如月球表面的北洋軍陣地很難找到一處有價值的攻擊點,華軍士兵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幸好自己屬於進攻的一方。

這就是北洋軍指揮層最大的失誤,他們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第一層防禦線上,沒有防禦縱深,一旦某一點防線被突破,整條防線都面臨崩潰的危險。

臺兒莊防線被突破後,第三集團軍立刻從這裡投入了第七軍加第八軍一個師的部隊,並從東西兩側夾擊北洋軍防線後側。

菊花不保。北洋軍立刻抽調兵力回援,導致防線上處處都是漏洞。精心調製的防線頃刻間土崩瓦解。第三集團軍趁機從徐州和連雲港兩個方向動進攻,吸引北洋軍兵力。為中央突破的第七軍爭取時間。

戰鬥進行到第二天下午六時,第七軍向左右兩側的攻擊面已經過三十公里,第三集團軍在近兩天的戰鬥中消滅北洋軍一萬一千餘人,俘虜兩萬五千餘人,華軍兇猛的火力和一刻不停的心理戰讓主動投降的北洋軍士兵越來越多。

臺兒莊以西、微山湖畔周營戰場,第七軍第三師將北洋軍一個步兵團加一個騎兵團的部隊團團包圍,只要攻佔這裡,就可以將北洋軍徐州和棗莊之間的聯絡切斷,將五萬多名北洋軍徹底包圍。

南面,北洋軍第三軍正在向周營進,華軍第三師要在北洋軍趕到之前結束戰鬥並投入防禦,從微山湖到臺兒莊之間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

周營北洋軍指揮部,指揮官上校副師長馬嶺面前站著一位身穿華軍制服的中尉軍官。孫宇無視兩側持槍的衛兵,向馬嶺敬了個軍禮,然後沉默的遞上一封信件。

馬嶺上校簡單的看完信件,抬頭看著身前的鐵血軍人,問道“說客?”

“嗯,投降或者死亡,上校你可以二選一,投降之後所有的兄弟、包括軍官,想走可以放路費,想留下可以成為華國國防軍的一員。”

一動不動的身軀、冷漠的眼神、沒有變化的表情,馬嶺看著眼前的中尉軍官,嘴角抽了口涼氣,從他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所言非虛,如果拒絕投降,毫無疑問下一刻炮彈就會落在自己的頭上。華軍的炮火就像這位軍官一樣冷酷無情,自己手裡的武器和火炮就像玩具一樣可笑,這麼大的差距不是用戰術和士兵的勇氣就可以彌補的。

“你們華軍所有的軍官都和你一個德行嗎?”馬嶺問了句題外話。

“只有把自己當成殺人機器,才是最好的軍人,這是我們大總統的原話,我們以成為殺人機器為榮。”孫宇中尉的話再次讓房間裡的高層指揮官們頭皮麻,還是不要和這樣的軍人為敵的好啊,然後都看向馬嶺上校,希望投降的意思很明顯。

也許是被孫宇中尉的話激起了鬥志,馬嶺呵呵笑了一聲,咬著牙說道“我們北洋軍同樣是合格的軍人,不戰而降的事我馬嶺還做不出來,你們誰想投降我不攔著,這裡就算只剩下我一個人,也會和華軍來一場爺們之間的戰鬥,到時候是死還是投降我都問心無愧!”

孫宇也只是傳達訊息罷了,馬嶺和那些軍官們都沒有投降,也沒有為難孫宇,穿過戰場回到華軍陣地後十五分鐘,華軍的炮彈就落在北洋軍的陣地上。揮舞著大棒的華軍表現的不像個爺們,反而北洋軍在馬嶺的帶領下抵抗堅決,直到損失過四分之三才向華軍投降。

上校軍官馬嶺重傷,經過華軍戰地醫院救治後留下一條命,完全恢復後進入華軍6軍學院進修,並最終成為華軍軍官中的一員,還將那種不苟言笑的作風學了個通透。

華軍第三師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北面是日軍南下一個旅團的兵力接應,南面是北洋軍一個軍的部隊試圖突圍。利用北洋軍原有的防禦工事進行加固後,第三師從臺兒莊方向接到了五十輛卡車的後勤物資,他們並不是孤軍奮戰,與第七軍的聯絡沒有中斷,就有足夠的信心打退敵人的進攻。

連雲港到臨沂一線北洋軍隊的兵力相對薄弱,華軍只投入了第八軍一個師的部隊,而且這個方向的進展更快,北洋軍見防線崩潰,立刻逃向臨沂。華軍在追擊途中俘虜了三千多名落伍和走散的北洋軍士兵,並在19日上午抵達臨沂外圍。

臨沂城中,王士珍中將將指揮部設在原官府大院,在戰鬥開始前第一集團軍段祺瑞上將把部隊劃分為兩個戰區,王士珍中將率領第三軍、第二軍一部共十萬餘人防守徐州戰線。戰鬥開始時他正好在連雲港附近考察防禦工事,之後見勢不妙立刻逃往臨沂城,跟隨自己回到城區的不到五千兵力。由於逃跑匆忙,無線電電臺等通訊裝置丟失,無法與下面各級聯絡,王士珍對戰線上的情況一片茫然。

不過現在自己的形勢更加緊張,還沒來得及安頓防禦,華軍第八軍第三師就追了過來,從城頭上可以看到華軍正在佈置炮兵陣地、從卡車上解除安裝彈藥,步兵也在進入進攻陣地,說不定一個小時後自己就會成為一具屍體。

多年身居高位的王士珍還不想這麼快就死,地位越高、權力越大,就越珍惜自己的性命,在北洋內部存在著稱帝與不稱帝的矛盾,段祺瑞和王士珍等高階將領們反對稱帝,就是害怕失敗後華軍將自己等人全部絞。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