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安達曼海蛇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援讚賞!

七個山頭,每個山頭被分配了十枚燃燒彈,剩餘三十枚再根據轟炸情況進行補充轟炸。天空中的機組成員感受不到下面山頭上的慘狀,在他們的眼力燃燒彈從機腹中落下去後,掀起陣陣火浪,然後火焰蔓延,就像一朵朵圓形的圖案,美麗動人。這種人造的風景是機組成員最喜歡的景色,他們認為這種景象過了任何一種自然的、人造的景象。沉醉在臆想中的轟炸機組成員並不知道,下面不遠處觀看的華軍步兵們給他們起了一個響亮的外號“瘋狂的縱火犯”!

比較溼潤的氣候遏制了大火蔓延的度,雨季的山林很難燃起大火,而且微微的空氣流動也降低了火焰逃竄的力度。這對日軍來說是好事,不過這種環境下的燃燒更能帶起滾滾濃煙,微風的狀態也讓濃煙盤踞在山頭附近久久不肯散去。

十三公里外的山地二旅和其餘四個高山團終於即將抵達目的地,這一路實在是不順,先是遭遇了強風大雨天氣,後大軍又陷入了大霧之中,好不容易穿過了大霧,又碰上了大片瘴氣。即使最老練的高山族原住民也不敢說在大山中毫無損,只能怨他們運氣太差。

不過最終還是抵達了目的地,希望時間沒有拖延太久。山地二旅最前方的偵察兵距離戰場不過幾公里,能清楚的看到天空中飛翔的轟炸機。以最快的度與山地一旅匯合,等待大部隊前來的時間,轟炸機已經完成使命,搖搖翅膀返航。而山谷兩側七個山頭。從遠處看不到火焰的身影,全部籠罩在了濃煙之中。

隨著越來越濃的二氧化碳進入肺部,野間中將感覺自己呼吸困難、喉嚨似乎就要灼燒起來。不遠處的大火帶來的高溫已經不能困擾自己,看著無數計程車兵葬身大火。或在濃煙中掙扎、最後痛苦的倒地,野間知道華軍使用的是什麼武器了,東京就是覆滅在這種武器之下。

“野間,救救我,救救我,我讓你當總督,快點來救救我!”淒厲的呼救聲從身後傳來,那是被壓在圓木下的佐久間大人。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掃平了他的臨時木屋,圓木壓死了兩個寵妾、秋明一道和鐵男,自己幸運的只是被壓斷了腿。

不過佐久間離死亡也不遠了,即使有人將他腿上的圓木抬走,也不可能從這修羅地獄中逃脫,死亡是他唯一的命運,而野間也是這麼認為的。他沒有拯救總督大人,而是試圖組織倖存計程車兵向外側的山下轉移,只要離開濃煙範圍,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希望只維持了不到十分鐘。濃煙中的劇毒還是摧毀了這名戰將,他倒在了突圍的路上。事後的統計無法進行,因為死亡的日軍士兵遍佈每一個山頭。華軍沒有那麼多精力逐個山頭梳理。不過倒是有兩千多名日本士兵成功的從濃煙中走出,但在外側懸崖面前止步,在尋找下山道路的過程中又有一千多人昏厥或者掉落山崖,七百多人下山,其中四百多人被匯合後兵力充足的華軍現,三百多人進入茫茫山林,缺少補給的情況下,他們將面對惡劣的環境。五十年後臺灣省居民在山區現了一個野人,最後據推算。這名野人正是此次戰役之後逃脫進入山林的日本士兵。

此戰之後日本在臺灣的軍事存在徹底消失,華軍完全掌控整個臺灣島。並與北邊的琉球群島連線在一起,組成堅固的太平洋防禦線和出擊基地。

如果華國海軍主動出擊。完全可以截斷英美運輸船通往天津港、威海港等的海路,第一條島鏈到手,依託島嶼港口和鹿兒島港、濟州島等地,完全可以派出潛艇襲擊西方運輸船。反華盟軍在北方的近六十萬軍隊,需要海量的後勤物資,一旦截斷海路,華軍將處於絕對優勢地位。

不過,在海戰決出勝負之前,華國海軍不想分心,他需要將全部精力都放在遠征艦隊身上,這也讓盟軍運輸船隊獲得良機,大量物資源源不斷的輸送到盟軍士兵手上。另外,這也讓盟軍認為華國海軍實力不足,更加放心大膽的加大輸送力度。

海戰的結果如此重要,它體現在多個方面,遠征艦隊如果獲得海戰勝利,就可以掌握遠東海域的制海權,完全封鎖華國附近水域,保障運輸船的安全。還可以沿途炮轟華國海邊城市和工業基地、造船基地,從廣東沿海到黃浦江沿岸,再到長江中下游沿岸,是華國工業最密集的地帶,也是華國的精華所在,一旦失去海軍的保護,華國將沒有能力保護所有的沿海,遠征艦隊可以任意打擊華國沿海每一個城市,來去自由。

如果華國取得海戰勝利、控制遠東制海權,就可以封鎖盟軍航道、階段後勤運輸線路,北方的六十萬大軍將失去後勤補給來源,憑藉天津渺小的軍工廠,是無法滿足大軍大規模戰爭消耗的。至於6地運輸,更是一個玩笑,以俄國脆弱的運輸能力、跨越半個地球的距離,這六十萬大軍足以將半個歐洲拖垮。

單憑北方六十萬盟軍是無法擊敗華國的,這是所有人的共識,所以才讓遠征艦隊顯得如此重要。掌握了制海權就能掌握霸權,這個真理再次體現的淋漓盡致。

蘇門答臘島北端安達曼海海域,遠征艦隊從孟買出,經過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抵達緬甸仰光進行短暫休整。從這裡進入馬六甲海峽抵達新加坡後就是南中國海,到那裡就意味著進入了華國海軍的打擊範圍,意味著進入戰區。在香港淪陷後,遠征艦隊還有法屬印度支那的金蘭灣、美國的馬尼拉港可以停靠,這兩個港口將是遠征艦隊作戰的前沿休整港口,而新加坡港將是遠征艦隊的母港。

海戰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結束的,不是雙方在大海上碰頭、噴射炮彈後就可以完成海戰,艦隊需要港口休整、補充物資彈藥,需要在茫茫大海上找到敵軍艦隊的位置,需要雙方不斷的試探、接觸、偵察,戰鬥爆後也可能持續一兩天的時間,然後是追擊、消滅餘部等等。再加上考慮到六月南海的氣候、季風、海浪等不可控因素,海戰持續的時間可能更長。這樣一來就需要在戰場前線的補給港口,一戰時的日德蘭海戰過程要簡單一些,這是因為兩個國家根本就是鄰居,海域太小。從英國到德國,還不如從山東出去趟廣東遠,兩個國家之間的海軍幾乎出了港口就能碰上。

遍佈全球的殖民地、港口和盟軍的殖民地、港口讓遠征艦隊過得非常愜意,比起俄國太平洋艦隊的遠征來,當然不會出現沒有港口停靠、加煤、休整的尷尬。遠征艦隊似乎進行了一場跨越三個大洋的訪問,每到一處都會引來無數的民眾圍觀,這是地球歷史上最大噸位艦隊的遠征,也是歐洲列強海軍鐵甲艦時代的第一次高強度實戰,其歷史意義不亞於當年哥倫布的帆船,這是西方媒體的描述。

按照計劃,遠征艦隊將在仰光休整兩天時間,仰光港口並不適合萬噸鉅艦的停靠,比起新加坡來,這裡的條件也不足以讓海軍官兵們滿意。而且因為清剿緬甸自由軍的原因,這裡還充滿了戰爭氣氛,壓抑程度讓準備尋歡作樂的海軍官兵很不滿意,因此遠征艦隊司令、英國海軍上將納塔爾決定只在這裡休整兩天,等到了新加坡再好好休整一陣,以最佳的狀態懲罰膽大包天的東方小朋友。

作為英國主要的稻米產地輸出港口之一,仰光港在1852年建成,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東側、仰光河左岸。從緬甸戰爭開始後英國就著手增加仰光港的泊位、拓寬碼頭面積、增加泊位吃水深度。可惜仰光港海域條件差,後續的港口建設倒是能滿足英軍運輸船隊的需求,卻無法讓遠征艦隊的萬噸鉅艦靠岸。

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都在港口外海停靠,依託防波提的遮擋,戰艦下錨後倒也不會搖晃的太劇烈。而且海軍官兵們除了在艦船上值班的船員外,都乘坐小艇進入仰光市區,酒吧、餐館、俱樂部等是他們最喜歡的場所。

其實遠征艦隊剛剛從孟買港口離開不到十五天,從艦船的狀態來看根本用不上在仰光停靠,可以直接駛過馬六甲海峽進入新加坡港。只是海軍官兵們強烈要求在仰光停靠,作為艦隊司令的納塔爾上將不得不考慮中下級軍官和水兵們的訴求,這也是保持戰鬥力的重要因素。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