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軍事準備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大雨同樣籠罩著這個遠東大城市,良好的排水系統和比鄰黃浦江讓上海不用忍受洪災之苦,但報紙上關於洪災的訊息同樣牽動著上海人的心。

作為最活躍的群體,上海交通大學內機械學院外面的廣場上,一場學生自組織的演講吸引了上千學生的參與,他們似乎感受不到淋在身上的小雨,全部聚精會神的聽著演講。

上海交通大學源於盛宣懷督辦的南洋大學,北伐戰爭中,盛宣懷忙於轉移資產、工廠裝置、高階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等,對工廠中下層職工和學校置之不理,這讓振國黨接收了一筆巨大的財富。滿清留下的上海幾萬名工人成為上海經濟飛展的基礎,新式學校的師生則讓上海的教育事業領先大部分地區。

“同學們,你可知道,在我們享受著國家帶來的和平安詳時,十萬鐵血軍人正在為我們浴血奮戰?你可知道,在吃穿不愁享受著安逸的生活時,上千萬民眾正遭受洪水的侵襲?你可知道,在我們站在廣場上用幼稚的語言嘶吼時,幾十萬軍人正用自己的身軀抵擋著洪水巨浪?”演講者的聲音越來越大,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演講主題是南方洪水,這個新聞已經在學校掀起了巨浪,所有人都為國家受災心急如焚,而這位演講者則喊出了大家的心聲。

身高一米八五的演講者並不是學生,而是機械學院副教授侯樹仁,他從廣州大學畢業後被應聘為交通大學的講師,並在今年晉升為副教授。

雖然是教授,但侯樹仁同樣是熱血青年,在廣州時就經常組織學生運動。在上海交大同樣沒有放棄這個愛好。他慷慨激昂的繼續演講。

“教授當以教授學生為天職,學生當以努力學習為天職,軍人當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這些職責構成了國家的結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但是。我們不但有自己的職責,同樣有一顆熱血沸騰的愛國之心、民族之心!看著自己的同胞在洪災中掙扎,我無法抑制自己跳動的心,我想做點什麼,不是捐款,不是無病呻吟似的演講,不是在看到新聞後默默流淚!”

“同學們,我想做的是到災區去。用我的雙眼,觀察我們國家民族的災難、體會民族的不易!用我的雙手,掀開每一處廢墟上的瓦礫、扶起每一個受難的同胞!知道嗎?我們的總統將這一行為稱為志願者!他說‘志願者是這個社會最具有責任感的人,以無償服務他人為驕傲!’同學們,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做一名志願者,你們願意走出課堂前往危險的災區嗎?”

三日後,江西彭澤附近的泥濘道路上出現了三十多名與周圍格格不入的學生,這些人一看就是文化人,他們揹著揹包,雖然疲憊。但臉上洋溢著興奮與熱情。

“侯老大,咱們先到哪裡?”一名學生向侯樹仁問道,他的年紀和性格讓他得到了侯老大這個親切的稱呼。

“我說。大家是不是將臉上的笑容藏起來,你們為什麼不看看四周,這裡並不是我們的學校,先將自己融入進這個氛圍吧!”與學生們的興奮不同,侯樹仁一路上敏感的察覺自己這些人的不同,還有周圍人對他們微不可查的牴觸。

同學們單純,但並代表著愚昧,很快他們就在侯老大的提醒下察覺到了什麼。遠處堤壩上是坐著休息的抗洪軍人,他們渾身泥土纏繞。一言不的坐著顯得疲憊麻木,只有高處聳立的旗幟展示著軍人的決心。

道路旁邊是拖家帶口、成一字形緩緩前進的平民。他們的臉上帶著愁苦,那是家園被洪水侵襲、家人遭遇不幸後的悲傷。

一處空地上扎著十幾頂帳篷。外面的標誌表明這裡是一個醫療中心,受傷的軍人、平民正在這裡接受救治,忙碌的醫務人員同樣疲憊不堪。

醫療中心旁邊是一個物資放中心,包括帳篷、糧食、棉被、藥品、沙袋等搶險物資堆放在臨時倉庫裡,幾十名工作人員一刻不停的分配、放物資。

是的,這裡與學生格格不入,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每一個人都顯得非常疲憊,每一個人的眼中都有對災難的痛恨。這裡是戰場,是與自然敵人作戰的戰場,怎能容得下嘻嘻哈哈的輕鬆?

嚴肅起來的學生們在侯老大的帶領下走到了那處物資放中心,早已注意到這群人的一名領導模樣的中年人走過來詢問,然後出人意料的拒絕了學生們志願加入艱險隊伍的請求。

“我們充當志願者的請求被學校拒絕,所以我們沒有請假就出了;我們坐船抵達彭澤後沒有公車,我們徒步走到了抗洪第一線。我們沒有多少錢,沒有帶著多少物資,只有一顆為國出力的心。我不知道你們為什麼拒絕我們的幫助,但我要告訴你,我們會一直呆在這裡,自己找工作!”

三天時間,侯樹仁等人果然從簡單的工作開始做起,他們主動到醫療中心、物資中心、堤壩一線幫忙,和所有的工作人員一樣吃苦受累,頂著風雨、冒著危險奮鬥在前線。僅僅三天,所有人都徹底融入了這個集體,再也沒有人小看這些弱不禁風的文化人。

這次志願者的經歷將伴隨學生們的一生,每一點勞累、每一處疼痛都是他們人生中最大的財富,即使回到學校後他們被記過處分,他們仍成為了同學們眼中的英雄。即使被同學們追捧,他們仍牢記抗洪時的艱難,低調、沉默而努力。

自從華國建國以來,民眾的遊行似乎成了常態,武漢最大的長江廣場上聚集了過十萬人的遊行隊伍,他們高喊著“祖國萬歲!”“華國萬歲!”的口號,用嘶吼和沙啞的聲音表達對國家的熱愛,而呂梁要說,民族萬歲!人民萬歲!

天災阻擋不了國家崛起的腳步,反而將人民更緊密的團結起來,將民族情感更好的釋放出來,透過這次抗洪搶險,人們現不論是哪一個地方,只要是華夏人,就是自己家庭的一員,原來自己對陌生的華夏人抱有如此強烈的情感,原來這個民族能夠爆強大的力量,原來這個民族並不是沒有前途,而是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作者對汶川大地震時沒能參加遊行集會耿耿於懷,非常希望體驗廣場上幾萬人共同嘶吼出的團結的能量、民族的能量!)

舟山軍港,華國海軍太平洋第一分艦隊正在修整,海軍受洪水的影響不大,為了保證對日作戰的順利,總參並沒有調集海軍官兵參與抗洪搶險。在對日作戰中,太平洋艦隊劃分為三個分艦隊,其中“泰山號”戰列艦和三艘“南海級”巡洋艦、五艘“廣州級”驅逐艦、兩艘大型補給艦組成了第一分艦隊,主要負責在日本沿海巡邏,堵截前往日本的運輸船隻,打擊試圖出海的日本軍用、民用艦船。

第二分艦隊負責護送前往日本九州島的運輸船隻,第三分艦隊與第一分艦隊輪換。第二艘“五嶽級”戰列艦已經於九月份下水,現在正進行海試,由於戰況並不激烈,所以給“華山號”的時間還很寬裕。

“司令,總參密電。”呂海坐在泰山號的艦橋內,端著咖啡悠閒的看著為戰艦刷漆的維修人員。此時是第一分艦隊休整的第五天,戰艦在造船廠內進行修補,船員或休假,或為戰艦補充物資。

“終於來了!”放下杯子,呂海站起來來回踱步,他受夠了無止境的巡邏的日子,即使分為三個艦隊,也很難保證完全封鎖整個日本沿海,在戰爭期間,大量的船隻偷偷進入日本港口,再偷偷駛出,現在日本已經成為走私販子的天堂。受制於艦船數量稀少,很大一部分船隻能夠成功躲過華國海軍的封鎖,這也是日本能堅持這麼長時間的主要原因。

為了最大限度的打擊走私,海軍各艦隊很少有休息時間,穿梭於日本沿海,致使艦船出了很多問題,對船員計程車氣也是個打擊。現在看來,可以肯定這樣折騰的日子即將結束了!

“命令,結束休假狀態,明天上午十點前完成艦船修補、集結和物資補給,不得延誤!”時間緊迫,呂海不得不下達不講人情的命令,他知道造船廠的工人可以在今晚就完成修補,問題在於休假的官兵,相信傳達命令的軍官和士兵要費不少功夫才能找到分散在舟山各處的官兵,比如酒店、靶場、妓院、俱樂部、球場等等可以洩士兵精力的地方。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