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又一條大魚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從19o5年初開始,袁世凱開始對北洋軍隊進行第二次整編,仿照南方革命軍的編制,將軍隊名稱改為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第一、二、三師整合為北洋第一軍,第四、五、六師整合為第二軍,新編的第二十、二十一師整合為第三軍。這也是為了應對南方四十多萬軍隊的衝擊而做出的改變,只是三個軍的兵力也不過十四萬人左右,難以抗衡南方大軍。所以袁世凱才對軍隊的整編、訓練著急上火,帶領一大幫子人檢視第二十師的進度。

“咱們苦心經營,東拼西湊,好不容易弄起一支強軍,那呂梁輕輕鬆鬆搞起四十萬大軍,而且裝備精良,局勢對咱們非常不利啊!”袁世凱接過一名士兵手裡的步槍,這是一隻德造套筒毛瑟槍,從第六師換下來的,仔細看看,槍膛磨損嚴重,雖然士兵們保養的不錯,但還是難掩裝備的老舊落後。

“大人,咱們不能和革命黨相比,南方富庶,現在到處是他們的工廠,槍械、火炮、彈藥都能自給,想拉起多少軍隊都行。從最近的九州戰場看,他們還有飛機和裝甲戰車,這在世界上都屬於領先的裝備,英國人的軍隊裡都沒有那些東西的。”徐世昌說道,這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所有人都知道,在南方軍隊面前,北洋軍根本威風不起來。

“軍隊是咱們的命根子,咱們的軍隊越強,他呂梁就越顧忌。”楊度說道,更深層次的話他沒說,得靠那些兵痞子自給理解。其實楊度早就為袁世凱設定好了線路,只等與南方討價還價了。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咱們十幾萬大軍,花銷太大。就拿重機槍來說,一挺機槍英國人要價兩千兩白銀。子彈錢還得另算,咱們八個師只有第一軍裝備了這種機槍。而且每個師擁有機槍的數量要比南方少一倍還多。所以,裝備比不過,咱們就比士兵素質,給我把軍隊往死裡操練。”

在軍營轉了一圈,袁世凱帶著楊度和徐世昌回到北京,還有更重要的事等著袁世凱解決。錢的問題,被朝廷掐著財源實在是不爽,袁世凱下決心把錢袋子握在自己的手裡。

“大人。其實錢的問題並不是孤立的,洋人與革命黨矛盾很深,所以敞開了對朝廷貸款,就是希望能保住長江以北。朝廷式微,但控制著大清銀行,這是控制咱們的唯一手段。仔細想想,洋人下這麼大的力氣,無非為了利益,只要能保住他們的利益,誰控制著財源他們並不關心。”楊度說道。

“你是說咱們奪取大清銀行的控制權?”

“不僅如此。大人,對於洋人來說,咱們的作用過了朝廷。朝廷能給的,咱們也能給,而且只有咱們可以擋住革命黨的擴散。目前洋人非常看好大人,許多事情都是直接與大人溝通,何不將朝廷放在一邊呢?”

“說詳細點。”此時的袁世凱野心已經膨脹,但還沒有到直接取滿清而代之的地步。

楊度就是說出了袁世凱的心裡說“滿清幾百年的國運,也該退出了,這個天下是大人的。朝廷內部沒有與北洋相抗衡的力量,只要我們直搗中樞。控制高層,就能讓這天空變色!”

袁世凱沉思良久。表面平靜,其實內心波濤洶湧。他才現那個位置已經垂手可得,野心開始熊熊燃燒,再也無法冷卻。

“有沒有具體的計策?”

楊度大喜,看來自己這一步走對了,對於精通帝王心術、厚黑絕學的他來說,揣摩袁世凱的心思再簡單不過。

“大人,關鍵是洋人,只要洋人公開表態支援我們,那朝廷就沒有絲毫辦法,只能黯然退臺。咱們可以試探洋人的態度,然後拿出條件使其支援我們,最後直接上書,要求朝廷退位,改換國體。即使滿族上層不答應,局勢也會迫使他們妥協。另外,鐵良的第一鎮必須調出京城,就算在城郊也有利於我們將其控制。那些大臣們慣於見風使舵,對局勢明瞭的很,其中有近一半早就歸順了北洋。”

袁世凱聽著不斷的點頭稱是,看來楊度想得很周到,只是唯有一點,他還沒有想到“皙子,你可知還有一點你忽略了?”

“請大人明示。”

“咱們北洋內部雖是鐵板一塊,但不能忽略人心,尤其是在這種關鍵時刻。那些人跟隨我多年,忠心沒的說,就怕在高官厚祿面前忍不住誘惑。所以,在計劃開始之前,要買通軍隊裡所有的中下層軍官,特別要讓他們知道,只有跟著我袁世凱,才有數不清的錢財和無限的權力,北洋軍乃是我袁世凱一個人的,誰要對我袁世凱不利,就跟他們拼命!”野心帶來的還有猜忌,對於能威脅到自己權力的人,袁世凱不吝嗇自己的權威。段祺瑞、徐世昌等人在軍中威望很大,難保這些人中有人想做第二個袁世凱,所以控制中下層軍官才是最穩妥的。

“大人英明,不過,咱們手裡只有五百萬兩銀子,這還是為第三軍購買武器裝備留下的,向慶王爺要第四季度的撥款,但王爺還沒有明確回覆,似乎有些猶豫啊。如果兩個月後還沒有撥款,不但計劃無法實施,軍隊的餉銀也得拖欠,對咱們實在不利。”

“我去說,奕劻這個老王八不知道又憋什麼壞心眼,八成是慈禧的意思,想抻著咱們呢!”幾十年的宦海生涯也沒有改變袁世凱說話粗魯的習慣,即使身居高位,在自己的心腹面前袁世凱也會偶爾冒出句髒話來。

袁世凱的到訪讓奕劻心裡一驚,壞了,光顧著賺錢,忘了北洋軍軍費這一茬,大清銀行裡的銀子都投進了橡膠股票,拿什麼應付這個瘟神?

“宮保大人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何事還請直說。”客套過後兩人分坐兩側,端起茶水,經過了十幾分鐘的繞圈子後終於進入正題。

“王爺,下官是為了第四季度北洋軍的軍費而來,下面士兵已經開始鬧騰,我這做長官的不能幹看著士兵沒錢養家啊,這不到王爺這來化緣了。”

屁!當兵的鬧騰難道你還控制不住,再說了,指不定那些軍費就被你和你的下屬們分掉了,軍隊裡的情況難道自己還不瞭解?鐵良的第一鎮就是那樣!

心裡罵歸罵,奕劻還得想辦法圓過去,這個袁宮保已經不是自己能夠拿捏的了,手裡握著北洋集團,還有整個直隸、甚至京城附近的大權,在中央也是最大的勢力,一旦處理不好導致反叛,自己就是大清的罪人。

“宮保啊,有件事我不能瞞你,你可知最近在天津生的事?”

“天津,生了什麼事?”天津算是袁世凱的孃家了,當初北洋軍的雛形就是在那裡形成的,小站練兵,才成就了現在的袁世凱,他在那裡算是根基深厚。只是這段時間一直在河北、河南附近監督軍隊整編訓練,沒有得到那邊的訊息。

“是這樣,在天津一個叫賈森的英吉利人開辦了一家橡膠公司,公開股募集資金,現在每十股已經漲到了8oo兩,從天津到陝西、江蘇,到處都是籌錢購買股票的大戶,咱們北京城裡也有不少人參與進去,另外山西那群人認購了價值2ooo萬兩的股票。這麼大的事,你都沒有聽說?”

事情確實不小,可以說驚天動地!那個橡膠公司竟然能吸引這麼多的資金,說起來有點天方夜譚的味道。見袁世凱不解,奕劻身邊的載振接過話茬,仔細為袁世凱描述了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包括橡膠股票價格上漲的原因、能帶來的收益等等全部說了一遍。

“所以太后才讓大清銀行拿出錢款,用於購買橡膠股票,等半年多後再拿出來,那就是幾億兩的收益,北洋的軍費更可以增加幾倍!”奕劻繼續忽悠,袁世凱心裡卻想的是為什麼這麼好的事情讓大清碰上了,按理說洋人沒有那麼好心啊,他們從國內募集資金不是一樣嗎?英法美德俄,哪一個都是列強,人家的錢不比大清少!未完待續。

ps收藏數在沉水兩週、緩慢掉落後,今天奇怪的逆勢上揚,增加了近一千,感謝書友的收藏!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