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橡膠園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呂柳和呂晃在慕尼黑的動作其實是整個武裝德國計劃的一部分,一戰時期,作為鼎鼎大名的普魯士6軍,竟然被英法聯軍擋住不能存進,陷入塹壕戰的泥潭,每天只知道開炮、放毒氣、人海衝鋒,這樣的軍隊被小毛奇等上層白白浪費。

當然,呂梁不希望兩大陣營之間出現一方壓到另一方的事情,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一戰時期英法根本沒有拼盡全力,要不然凡爾賽會談時美國也不會受欺負。所以,一戰必須更加慘烈,持續時間必須更長,要耗盡列強每一滴鮮血,這樣才有華國的機會。

訊號已經傳出,華德雙方達成初步默契,對於急於增強自身實力的德國來說,越早獲得華國的技術裝備,就能越早一步在國內形成規模化生產,從而在競爭中領先一步。當慕尼黑展覽會還沒結束時,德國就開始組建去往華國的考察團,這之中不但有皇室代表、政府官員、軍方高層,還有古斯塔夫和卡爾本茨在內的一些企業代表。在8月12日組建完畢,並正式登上開往武漢的郵輪。

印尼雅加達,一艘來自上海的郵輪靠岸,碼頭上一群工人蜂擁上前,試圖從中找到卸貨的工作。

一年多以來,來自廣州等華國南方港口的輪船越來越多,也帶來了不少關於華夏的訊息。革命黨在南方建國、華國參加日俄戰爭並佔領日本九州島、華國商人財大氣粗投資興業等等。這一系列訊息讓東南亞殖民上層目不暇接,感嘆一個地區強國即將崛起的同時,對於華人的觀感卻沒有隨之提升。

在荷屬東印度群島,華人不但是財富的主要擁有者,還是中下層勞動力的主力軍,他們人數很少。在海量的印尼猴子面前不值一提,卻佔據著主要的社會財富。與之相對應的,華人在政治上沒有絲毫話語權。低調、沉默、不團結的性格也讓他們在其他民族面前戰戰兢兢。

華國的崛起還沒有給印尼華人更多的改變,因此當碼頭上印尼工人看到腰板挺直、充滿自信的十幾名華人走下來時。還以為來的是日本人!

“小四,接咱們的人在哪?”

“老闆,在那裡,那群猴子後面。”

被叫做的老闆的中年人,名叫李宏文,原本是浙江寧波商人,建國後憑藉人一等的見識和相對豐厚的資產,在當地迅崛起。成為幾家大工廠的老闆,並聯合寧波當地的大家族,將生意迅擴大,成為浙江地區屈一指的商團。當然,也可以將其叫做寧波財團。

比起廣東財團,寧波財團展時間短,但浙江人優秀的商業基因使他們迎頭趕上。從去年開始,李宏文就注意到了一個新興的產業——汽車,當然,以他們的資本和實力參與汽車生產還略有不足。但李宏文在意的是汽車產業帶來的橡膠市場。

工廠需要橡膠,但數量不大,但是汽車產業需要的橡膠數量極大。之前華國的橡膠市場被廣東商人把持。他們在海南建設了大量橡膠園,壟斷了國內的橡膠市場。但國內對於橡膠的需求仍在快增加,供小於求,還有廣闊的空間值得操作。

於是,在19o4年中旬,李宏文就派出了一個十人小團隊,到印尼考察橡膠園事宜,並在雅加達以南的茂物地區買一下個橡膠種植園,可惜現在這裡的橡膠種植園很少。規模也不大。如果現在開始種植的話,要在六至七年後在可以切割橡膠液。時間太長。

當然,時間再長也值得投資。所以在19o5年的8月末,李宏文帶著十幾名下屬親自抵達印尼,考察投資環境,並嘗試擴大種植園規模。

“老闆,受累了!”迎接李宏文的是先期抵達並負責這邊的下屬,李宏文的族弟李紅壽,兩人簡單說了幾句,就登上馬車前往李紅壽準備好的旅館。

碼頭太亂,讓李宏文覺得難受,上了馬車才好一點,但行進度不快。這個國家目前被荷蘭統治,成為荷屬東印度群島,這樣充滿殖民意味的名字。這是個富饒的國家,即使不從事耕作,自然出產也足以讓人飽腹,所以造成了當地人懶散的性格,也讓勤勞的華人獲得了大部分財富控制權。

擁有財富並不意味著擁有權力和安全,一路上李宏文看到了好幾處華人商店店主遭受當地人怒罵或者荷蘭殖民者強行收稅的情形。

“華人在這裡不安全嗎?”李宏文問道。

“有這麼回事,老闆,華人在這裡人數太少,那些大家族又不團結,各掃門前雪,從不過問其他華人是否被欺負。”李紅壽說道“不過老闆不用擔心您的安全,我們種植園有三十名武裝護衛,都是獲得殖民當局許可的力量,足以保證您的安全。”

李宏文搖搖頭,他不擔心自己的安全,隨同自己前來的有十名護衛,行李裡藏著手槍,都受過專業訓練。他擔心的是在這裡投資會不會受到殖民當局的刁難,當地人會不會對自己不友好,這樣的投資環境並不完美啊!

到達旅館後李宏文半躺在床上,在船上顛簸了那麼長時間,現在終於可以在固定的床上休息了。

“老闆,這是這段時間種植園的情況彙報,還有爪哇島橡膠種植園總體情況匯總。”李紅壽遞給李宏文一份檔案。

李紅壽的前期工作做得不錯,自己的種植園面積為兩萬平方米,僱傭了三百名當地農民和五十名華人勞工,現正在種植橡膠樹。另外爪哇島總共有三十六家橡膠種植園,其中十五家是英國人開辦,六家法國人的,十家華人開辦,剩下的都是荷蘭人開辦的。規模與自己的種植園差不多。

他們不知道的是,從19o3年開始,國際金融資本就看中了橡膠這種新型材料,人力車、三輪車、雨衣、膠鞋等橡膠製品越來越多,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因為橡膠的生產規模受自然條件限制不能短時間內迅擴大,註定了橡膠的價格持續走高。

但是金融資本沒有投資在橡膠園上,而是透過註冊皮包橡膠公司,刊登廣告、招攬資本。總部設在上海,可惜上海很快就因為北伐納入華國的統治範圍,嚴格的金融政策和完善的監督措施使國際投機商不得不中斷剛剛開始的投機,停止了這次橡膠投機。

但呂梁卻從這次事件中得到啟,後世的滿清因為橡膠股票風波而導致財政破產,客觀上推動了滿清的滅亡。這一世為什麼不利用這個機會呢?

北伐時期南方,尤其是上海的大部分買辦或滿清銀行轉移到了天津,海量的財富從南方轉移到北京、天津為中心的北方,如果能坑他們一把,或許滿清就會自然倒塌。

於是在呂梁的命令下,調查局開始操作這個任務,仿效歷史上的股票風波,在天津建立了不少橡膠皮包公司。

第二天李氏種植園,大老闆的到來讓這裡的負責人緊張的準備了好幾天,試圖展現完美的一面給自己的上司。可惜,事情並沒有像想象的那樣順利。

“紅壽,你不是說有三百名當地僱員嗎?我怎麼看到種植園裡沒幾個人幹活?”頂著烈日,在自己的種植園裡李宏文看到的是失望。這裡已經執行了過一年,卻還有過一半的地方沒有種上橡膠樹,所謂的三百名當地員工也沒有看見幾個,倒是幾名華人模樣的正在園裡幹活。

李紅壽尷尬無比,走之前就囑咐這裡的管理人員看好哪些當地人,沒想到還是出了岔子。

“老闆,也不敢瞞你,那些當地員工很不好管理,懶散得很。定好每天的上工時間,卻有大半天不見人影,對他們做出處罰,他們也不在乎,照樣該幹什麼幹什麼。園裡的工作大部分是五十名華人員工乾的。”

“竟有這種事?那,當地的華人多不多,可不可以全部換成華人?”

“這不行,一方面是華人不多,而且大多有自己的產業。另一方面殖民當局要求所有僱傭華人的農場或工廠,其人數不得過總人數的百分之二十,也是為了照顧當地人的情緒吧。”

李宏文哭笑不得,在種植園這邊失望而歸,然後去拜訪當地幾大華人家族,沒想到在路上遭到了當地人的搶劫,要不是護衛眾多而且火力強大,說不定李宏文的身家性命就扔在這裡了。雅加達的華人家族對待李宏文也是不冷不熱,對於李宏文提出聯合做大橡膠種植園的事情沒有多少興趣,據說是害怕荷蘭人不高興——他們最見不得華人勢力太強,不然就會煽動當地人鬧事!

民間資本趨利而行,華國國內橡膠緊缺,讓李宏文來到了南洋,但幾天的觀察卻讓他大為失望。當他抱著最後一點希望找到荷蘭當局,卻被要求交納重稅後,李宏文再也忍受不了,打道回府。

在印尼根本沒有華人的生存之地!前來投資就是個錯誤,人家還把華人當成是東亞病夫看待,華國的影響力根本沒有擴散到這裡。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