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戰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要西,松島做的不錯,現在就看田川的華軍會不會出動了。”一處山谷集結地,高崎滿意的對通訊員說道。

為了打破華軍對田川的佔領,也為了鼓舞九州民眾抗戰計程車氣,高崎決定動一場大戰。調兵、囤積物資、截斷田川華軍運輸線都是為了此戰的準備,而華軍運輸隊遭襲後能夠迅通知增援,這說明敵人擁有大量的無線通訊設施,可惜的是截至目前游擊隊還沒有繳獲一臺完整的裝置——華軍在是不可為的情況下第一時間銷燬電臺等重要設施。

要知道在日本6軍中無線通訊只裝備到師團一級,其餘部隊仍舊採用馬匹等陳舊的方式。羨慕歸羨慕,高崎從這之中現了戰機,所以才有了這一次誘敵行動。

“姜茂盛、宋浩阻擊,其餘人準備單兵防禦工事。”第一小組抵達山頂後隊長立刻下令,這裡只是草地,沒有林木和石塊,對於防守來說並不利,但好在草地鬆軟,有利於迅挖掘單兵掩體。

戰友揮舞著工兵鏟挖掘掩體,姜茂盛和宋浩找到一處低矮掩體,山坡上的敵人已經進入兩百米距離,但是山坡上林木茂盛,很難捕捉到敵人的身影。

“啪!”子彈終於出膛,將一名鑽出山林的敵人擊倒。後面的敵人迅躲在大樹後面,從山坡的叢林到山頂位置大約有一百米,這一百米的距離就是第一小組最好的掩體——敵人要想靠近就得冒著彈雨衝過這段距離。

此時宋浩等隊員才現隊長的英明之處,敵人太多了,叢林中到處都是搖搖晃晃的敵人的身影,目測估計過兩千人,如果當時直接突圍,很可能在山林中陷入重重包圍。現在好歹只要面對一個方向的進攻。還有地利優勢。

“彙報彈藥情況。”情況當然不會太樂觀,第一小組攜帶的彈藥有限,即使擋住敵人的進攻。也不可能永遠呆在這裡,還得想辦法突圍。

“通訊兵。向福岡求援電報。”敵人這麼多,也是將其集中殲滅的好機會,第一小組不會太重視所謂的特種兵的尊嚴,他們不是無敵的軍人,只是受過專業訓練,對特種作戰方式熟悉,單兵素質較強而已。面對陣地戰時特種兵一樣會頭疼,一樣需要大量的火力支援。再說,陣地戰本來就不是特種兵擅長的作戰方式。

敵人五分鐘後就動了第一次試探性進攻,一百多名敵人向山頂猛衝,後面是躲在樹後火力掩護、手持步槍射擊的敵軍。第一小組戰士立刻躲進挖了還不到一半的單兵掩體,機槍和火箭筒、擲彈筒在節約彈藥的原則下沒有開火,手持步槍的戰士開始揮魔鬼訓練的成果,子彈的精準度驚人!

不用隊長提醒,所有人都知道現在才剛剛開始,支援抵達至少還要兩個小時。敵人太多,根本不用提供觀察支援。手裡的機槍暫時不能開火,所以宋浩可以趴在地上合理的享受休息。

敵人火力集中在山頂小小的陣地上,即使沒有連射火力和火炮。日軍的步槍扔給隊員們造成不小的威脅。經過一百米的距離子彈的穿透力依然強勁,一顆子彈穿過泥土組成的簡易掩體,擊中了姜茂盛的左臂,血滴賤到身旁宋浩的臉上。這讓宋浩嚴肅起來,立刻為姜茂盛進行包紮。

敵人不是愚蠢的英軍,他們中有一部分曾今是第十四師團訓練有素計程車兵,隊員們不但要擊退進攻的敵人,還得躲避對射而來的子彈。簡單包紮後姜茂盛左手持槍繼續開火,精準度沒有受到傷勢的影響。但這樣的局面不能持續下去。

“啪!”又一個敵人滾落下去,姜茂盛打出了狀態。納粹屠刀在姜茂盛的手裡成了死神鐮刀,每一顆子彈都能帶走一名敵軍的生命。但這樣的作戰方式讓姜茂盛感到彆扭。以往的作戰中他從不在一個地方開三槍以上,而且狙擊步槍五彈夾顯得有些少,需要不斷更換。

松島太郎有些咬牙切齒,可惡的敵人槍法太準,居高臨下,上百人的進攻還沒有爬到一半就倒下了四十多人,太不划算了,撤!

第一波進攻被打退,第一小組迅修補陣地、挖掘未完工的掩體。與以往相比,敵人的進攻並不瘋狂,反而有些畏畏縮縮,這種情況被隊員們解釋為游擊隊與正規軍不同。

福岡的第一軍第一師得到求援電報後立刻命令最近的田川第三團支援,田川離戰鬥地點只有三十分鐘左右的路程,要比福岡出近得多。田川的三團接到命令後,團長穀子山隨即召集隊伍,下達指令,並親自帶著主力部隊前去支援,只留三團三營和團部防守田川。

穀子山當兵的時間比樂非還要早,他是呂梁當初從棉紗廠招收的護衛隊員之一,後來因為頭腦靈活、學習訓練用功被提拔,後來編製成振國軍後進入軍校學習,並隨著第一軍南征北戰,五年後升任第一師三團團長。

與那些文化人出身的軍官不同,穀子山的性格更貼近普通士兵,帶兵方式也更受士兵歡迎,而且戰術上除標準的操典式戰術外,還帶有農民式的狡黠,讓人防不勝防。原因是穀子山原本就是來自山東的農民,後來作為學徒跟隨商隊來廣東經商,並被高工資吸引,成為振國軍的一員。

穀子山帶著三團在田川多次主動出擊,不但將游擊隊趕出田川城,還對小鬼子的運輸通道造成巨大威脅,這也是高崎為什麼一定要剷除三團的原因。出後穀子山坐在吉普車上一臉焦急,一是特戰隊人數太少,一旦被圍,肯定死傷不小,甚至有可能全軍覆沒。二是三團已經半個月沒有得到後方的補給,此次出擊每個戰士只攜帶了15o步槍彈和兩個機槍彈匣(每名步兵都要攜帶機槍彈匣),如果遇到更大規模的戰鬥,這些彈藥不一定夠用。另外為了機動方面,只攜帶了十門步兵炮,這也是因為道路狹窄崎嶇,讓卡車很難通行,即使穀子山自己乘坐的吉普車也有可能在半路上就被拋棄。

從田川出不到十五分鐘,道路就變得非常狹窄,幾乎就是田間小路,兩側不遠處就是低矮的山林,行軍隊伍變成了兩人成排的長蛇型,這讓穀子山感覺不妙,下令偵察連擴大偵查範圍,前出三千米,左右兩側一千米的距離都要納入偵查範圍。在敵國境內再怎麼謹慎也不為過,而穀子山的謹慎讓三團免於一場大災難。

“報告少將,華軍三團離開田川,向這邊快前進。”

“距離多遠?”

“大約八公里。”

“人數呢?”

“過一千五百人。”

高崎聽著偵察兵的彙報,不禁揉揉腦袋,隨著兵員的損失,士兵的素質也在不斷下降,當初逃出來的第十四師團正規兵只剩下三千人左右,分佈在九州各地擔當主力,自己身邊的大部分是新招募的平民,素質不敢恭維,更別說那些平民組成的游擊隊員了。即使再好的戰略也需要士兵來執行,高崎不禁對此次作戰的前途產生了一絲陰影。

“命令做好戰鬥準備,一定要等待命令才能開槍,我不想因為士兵的原因導致伏擊失敗。”高崎說完帶人向伏擊陣地走去。

為了消滅田川的這隻華軍部隊,高崎為其精心準備了伏擊場,在通往懸崖戰場的必經之路上,有一處空曠的山谷,長一千三百餘米,平均寬度為兩百二十餘米,呈喇叭狀北寬南窄。左右兩側的山地平均高度為一百三十米左右,日軍的伏擊場就設在這裡。對日軍不利的是兩側山地太過低矮,戰鬥生後很容易被敵人突破,所以需要佈置大量兵力,並要求士兵們拼死作戰,可以預見,伏擊戰打響後自身的損失肯定不小,但這都是值得的。上萬名士兵埋伏在左右兩側,谷地中央埋設了七百多枚反步兵地雷,只等敵人乖乖進入。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