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牧園絞肉機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三連二名火力手從掩體中一躍而出,趁機靠近敵人火力點,在五十米左右的距離上,一名火力手扛起火箭筒,另一人為其裝填。緊張計程車兵用了比平時訓練更長的時間才完成裝填,瞄準後扣下扳機,一枚火箭彈鑽進日軍所在的房屋並生劇烈爆炸,三連成功消滅這個火力點。

但兩名火力手暴漏在空曠地帶的時間太久了,一名戰士被隱藏在暗處的日軍擊中,另一名戰士想將其拖回來,但也被擊中。

“一排火力掩護,二排三排佔領四周建築,清除敵人!”馬命令道,然後和兩名士兵從掩體中爬出將受傷的兩名火力手拖回來,很可惜,其中一名戰士被擊中要害,當場犧牲。

“團長,一營三連請求支援,他們的手榴彈用光了,被日軍四百多人圍在一幢建築裡!”趙新看著同樣灰頭土臉的傳令兵,大聲說道“沒有支援,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趙新感覺自己所學的戰術全部失去了作用,手下大部分部隊失去了聯絡,他的團部旁邊甚至都有日軍在起攻擊!互相之間可能只隔著一堵牆壁。

好在三師沒有讓一團單獨作戰太久,接著一團吸引日軍全部注意力,三師二團從濟州港正面登6,加入了巷戰,讓戰局立刻向對華軍有利的方向展。雖然野尻的聯隊負隅頑抗,但在7月2日凌晨時分,濟州城的戰鬥還是完全結束,野尻的聯隊全部被殲滅。

巷戰進行的時間並不長,但給振國軍不少關於巷戰的經驗,濟州城的建築多為木質,少數為石頭建築,這樣的建築很容易被火力摧毀。而且濟州城不大,這些都是三師能順利拿下巷戰的因素。即便如此,作戰主力的一團也在濟州戰役中傷亡五百餘人。

緊隨三師登6的是工程部隊。他們要儘快修復港口,建設物資倉庫和飛艇停泊場、野戰機場。為從上海飛來的轟炸機提供中繼機場,還有油料倉庫、彈藥倉庫等等。而三師則在濟州城四周建立防禦工事,並派出部隊向濟州島縱深前進,擴大濟州港的防禦縱深,以防敵人的入侵。

從外界的角度看,華國目前絕對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蓬勃興起的資產階級佔據了社會的主流,無數的工廠主拼命的匯攏資本、招收工人、建設廠房。供應數不清的訂單,而華國總統呂梁正是一個級大資本家,控制著華國大部分重工業企業,被列強列為一個財團統治一個國家的典型。

在呂梁看來,他們的概括並不精確,目前私人資本還在成長中,大部分沒有能力進入重工業領域,為了跨越式的展,呂梁不得不讓重工業企業在自己的牽引下展。而且華國並不禁止私人開辦重工業企業,包括他的老丈人吳石敏在內的一批大資本家已經現了重工業的強利潤。並聯合開辦了一批中小型的重工業企業。

當私人資本壯大後,呂梁不介意出售重工業企業的股份,市場化的工業才是充滿活力和動力的。其展才能更快更好。呂梁也曾嘗試將財團下屬的重工業企業國家化,但被阻止,原因很簡單,一旦成為國有企業,會在短時間內變得死氣沉沉,戰爭時期還看不出什麼,因為此時大部分企業、包括私人輕工業企業在內的工廠都被納入了國家工業體系。

這個工業體系包括銀行貸款、技術管理指導、國家訂單,銀行為資本家提供貸款,再由國家技術部門和管理部門提供指導。使工廠能夠儘快執行,然後再由國家放訂單。其中國家訂單是最終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

透過戰爭、基礎設施建設兩個方面,使華國對於產品的需求處於無止盡的狀態。來自軍隊的訂單、之前對日本現在對俄國的銷售、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了整個市場供小於求的局面。只要開辦工廠就會賺錢,市場上流通的商品只佔了所有商品的一小部分,當然,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市場會逐漸擴大,最終成為消費平的主流,但現在的市場還是由國家支撐。

這樣的經濟模式和二戰前的德國、羅斯福新政的美國類似,不同的是,華國財政極其充裕,這也是其他國家想不通的,華國財政似乎用之不盡,從哪裡來的?難道是華夏幾千年積累的財富全被呂梁繼承了?

來自海底採礦車的黃金、白銀,來自海底沉船的打撈是華國財政取之不盡的根源,也是呂梁最大的底氣。他可以命令銀行根據市場行貨幣,高儲備的黃金可以讓經濟健康執行,不會出現大的風險。呂梁也不知道現在自己手裡有多少貴金屬,直到呂敏將統計結果交給呂梁後他才現自己這麼有錢!七千噸黃金,這個數字足以支撐好幾場大規模戰爭了!

華俄密約簽訂後,本來就很緊張的物資還要拿出一部分運送到海參崴,好在那邊需要的大多是糧食、藥品和彈藥,對於武器、油料等需求很小。在薛鵬與拉姆斯道夫會談之前,華國這邊就開始準備運往海參崴的物資,密約簽訂後第三天,第一批物資就抵達了海參崴。

19o5年7月3日,沙俄遠東總督親自到港口碼頭迎接華國運輸船隊和恩科維斯特中將率領的巡洋艦分隊,海參崴一片歡慶。恩科維斯特沒有因為近似逃兵的行為而受到處罰,反而因保留了沙俄遠東海軍最後一點力量而受到嘉獎,隨著巡洋艦分隊的迴歸,俄太平洋分艦隊有一艘主力艦、七艘巡洋艦和五艘驅逐艦、七艘魚雷艇,初步恢復了實力,他們將在下個階段加入到對日封鎖之中。

華國一百五十艘運輸船運來的物資讓俄國士兵不但飽餐一頓,還讓子彈袋恢復正常,火炮也有了可以射的炮彈,另外手榴彈、刺刀、軍裝,甚至水壺、工兵鏟等都受到了灰色牲口們的歡迎。

沒有人知道在東北作戰的俄國士兵們的苦楚,從俄國歐洲部分萬里而來的物資,被官員和將軍們層層盤剝,冬季沒有冬裝,夏季送來棉襖,作戰時沒有槍油,開槍時缺少子彈,有時候吃點土豆都像是過節!最關鍵的是經常一回頭就現長官不脛而走,這場戰爭的失敗根本不是士兵們的原因,而是初士兵之外所有人的原因!

好在皇帝陛下找了一個好盟友,華國人的人品明顯比本國的官老爺們靠譜,從海參崴源源不斷運往前線的物資,即使被官員將軍們侵吞一部分,士兵們也能分到不少。不少灰色牲口分到物資後士氣爆棚,腳上穿的華國產膠鞋讓人有奔跑的衝動,似乎下一刻就能衝到對面日軍的陣地上。

事實上6軍大臣庫羅帕特金也沒有浪費這些物資,華國船隊抵達海參崴後第三天就對日軍起了全面進攻,戰鬥意志強烈的灰色牲口在兩天內就收復了奉天會戰失去了陣地,重新佔領奉天城。

戰鬥並不激烈,主要是日軍上層並不想或者說不能與俄軍大戰,後勤被斷使他們失去了動大規模地面戰鬥的資本,大山岩元帥不得不命令日軍收縮,向遼東半島全面撤退,幾天時間就失去了近半年來的成果。

但俄軍的步伐就此停止,不斷收縮的日軍收集物資,在遼陽一線構築了堅固的防禦陣地,將俄軍死死的擋在了這一線。兵力收縮意味著防禦的強大,但日軍在這次戰役中損失巨大,三萬七千多名士兵傷亡。

人員的損失還在其次,物資的消耗更讓人崩潰,不但本就不多的彈藥日漸匱乏,就連起碼的糧食供應也出現問題。五十多萬人的消耗太大,而遼東半島附近的農業被戰爭摧毀嚴重,平民中都出現了饑荒,從當地蒐集糧食太困難。因此朝鮮的糧食被大量蒐集,日本士兵和朝鮮偽軍從平民、大戶家中搶奪糧食,並大肆屠殺試圖反抗的朝鮮平民,現在已經顧不上朝鮮的穩定,但凡反抗立刻剿滅,一切以供應前線為重。

在華國的幫助下東北戰場再起波瀾,而九州鹿兒島戰場的戰鬥更加激烈,從白天攻擊到夜間攻擊,再到現在的部分白天黑夜,宇都宮用人命填補牧園陣地這個大坑,但始終沒有踏進華軍陣地一步。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