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曼德勒大戰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在殖民地,英國人往往採取當地人治理當地人的模式,殖民地軍隊佔據著英軍的大多數,尤其是在印度,英國士兵人數還不到百分之二十,其餘的都是印度土著士兵。印度人溫順的性格和各邦之間的矛盾被英國人利用,從而實現了對印度穩固的統治。

但這樣一來,殖民地軍隊的戰鬥力就可想而知,包括英國士兵,在國內屬於優秀士兵的他們一旦到達殖民地,戰鬥力就會下降幾十個點,都忙著撈錢、享受了。這也是英軍遭受伏擊後迅崩潰的主要原因,不論是在緬甸還是在南非,英軍前期都遭受過可恥的失敗。

連續盲目的進攻導致的失敗使英屬緬甸殖民地當局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英軍司令梅加中將的陣亡迫使倫敦的官員重新審視緬甸自由軍這支起義力量,在緬甸殖民當局的建議下,倫敦方面同意暫停攻勢,等緬甸的雨季過後再開始進攻。

雨季作戰的影響是相互的,雍籍米也不想在這種鬼天氣下作戰,瓢潑大雨對於大規模戰事來說就是個災難,但小規模的滲透卻正好。英軍連續遭受兩次失敗,龜縮在曼德勒不敢出來,給了自由軍廣闊的展空間。

英國流年不利,先是布林,後有緬甸,殖民地武裝起義此起彼伏。兩個地方都有幕後國家主使,但英國都沒有辦法直接和主使國開戰,只能竭盡全力剿滅殖民地的起義軍。趁著雨季,英軍繼續調兵,印度被動員了五萬名殖民地士兵,簡單武裝後就被送往仰光,然後分批向北方進。

到19o4年的1o月初,緬甸旱季到來。英軍在緬甸的兵力也達到了七萬多人,其中包括從英國本土排遣而來的一個步兵師,印度殖民軍3個步兵師。緬甸殖民軍1個步兵師,火炮二百五十三門。印度6軍總司令基欽納為總司令。此人參加過布林戰爭,在南非曾不惜採取一切殘酷手段消滅游擊隊,並大肆燒殺、摧毀布林人的農場、建立集中營(集中營一詞就是此人第一次使用)。英軍吸取了之前失利的教訓,任命具有作戰經驗、熟悉熱帶地形的道格拉斯.黑格少將協助基欽納。

道格拉斯.黑格曾經參加過第二次布林戰爭,在對付游擊戰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之後以上校的身份在基欽納手下擔任監察長,並因緬甸戰事晉升少將,參與消滅緬甸自由軍的戰爭。基欽納與黑格兩人被倫敦認為是消滅游擊隊的不二人選。印度總督寇松負責七萬大軍的後勤補給,物資除部分軍火之外都由印度本地提供。

1o月12日。基欽納和黑格來到曼德勒,並召開了第一次作戰會議。會議室裡沒有包裹著頭巾的阿三,也沒有緬甸人將領,全部都是傲慢、自大、玩弄著兩撇大鬍子的英國將領。這不奇怪,殖民地軍隊中的上級將領全部是英國人,他們怎麼會允許低劣的殖民地人擔任重要的軍事職務?

“司令閣下請看”,黑格手拿指揮棒對著地圖說道,“自由軍目前盤踞著曼德勒以東、以北廣大地區,並由向南方蔓延的趨勢。在臘戍、錫高、莫寧等地情報人員都現了自由軍的訓練營,但據我所知自由軍的訓練營並不止這些。有更多的隱藏在雨林之中不為人知。”

“事情非常清楚,華國人在背後支援緬甸自由軍,自由軍以北方雨林地區為根據地展開遊擊作戰。所以,最關鍵的就是找出華國人和自由軍之間的運輸通道並將其截斷。拉斐爾,這一點至關重要,我要在最短的時間裡得到關於這方面的情報。”基欽納對情報部門負責人拉斐爾說道。

“我們的線人很難滲透到雨林內部,在那裡自由軍擁有廣泛的民眾基礎,而且對外界和陌生人充滿了警惕。”

“我不管有多少困難,我只要看到結果!”暴躁的基欽納擁有無上權威,拉斐爾也只能表示儘快找到通道。

“另外,我要從曼德勒開始逐漸向北、東推進。把所有的村落裡的人都集中起來看管,徹底消除自由軍的活動基礎。在每一個關鍵的交通要道設定重兵,讓自由軍無法到處流竄。黑格少將。你來宣佈一下軍力安排。”基欽納一來就展示了印度6軍總司令的魄力,而且採取的措施可以說條條針對游擊戰的軟肋。

這些都是英國在布林戰爭中積累的經驗,截斷自由軍的外援,就等於打斷了自由軍的胳臂,建立集中營讓自由軍成了脫水的魚,沒有補給、沒有情報支援,基欽納彷彿看到了自由軍走上絕路。這些計策都是基欽納和黑格想出來的,但下面的將領實施起來效果一般。

先是拉斐爾的情報部,他們收買了大量的當地人潛入雨林需找通道,但回來的寥寥無幾,而且也沒有帶回什麼有價值的情報。負責建立集中營的印度師、緬甸師以團為單位,分散在曼德勒四周,他們行動遲緩、懶散的讓那些英軍將領崩潰,到11月初也沒有建立起幾個集中營,反而被游擊隊偷襲幾次,雖然沒有造成多大的人員傷亡,但殖民軍計程車氣更加低落,沒有幾人真心願意賣命。

英軍的動向被雍籍米掌握的一清二楚,之前在曼德勒到仰光這些地方的經營讓他建立起一支有效的情報機構,為自由軍提供源源不斷的情報。武漢方面也會提供他們手裡關於英軍的情報,英國人全力尋找運輸通道讓雍籍米覺得需要動一場較大規模的戰鬥轉移英軍的注意力,將緬甸的戰事影響再次擴大。另外也要透過此次作戰打破基欽納的集中營政策,擾亂英軍的戰略。

雲南到緬甸一線的地形非常複雜,高山峽谷地形讓運輸變得特別困難,紅河、瀾滄江等大河穿梭在大山之間,自由軍的後勤一直處於緊張狀態。梅加的那次進剿讓自由軍繳獲了海量的物資,但坐吃山空總不是辦法,雍籍米決定這一次作戰的目的就是獲取物資。

在緬甸沒有地方比曼德勒英軍的物資倉庫更肥的目標,位於曼德勒以西朗瓦的倉庫儲存著英軍七萬多人大部分的物資,透過伊洛瓦底江運過來的物資先在朗瓦儲存,然後再根據需求運往曼德勒的英軍軍營。

19o4年11月3日,雍籍米帶領一千名自由軍主力和兩千名普通戰士移動到臘戍西南的格拉圭附近,這裡有一個人數多達五千人的集中營,附近村莊的村民被集中到這裡,而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一個印度步兵團計程車兵守衛在此。

透過偵查,自由軍從集中營東南方動進攻,這裡居高臨下,可以俯視整個集中營,印度團並沒有在此處設定警戒,為自由軍起進攻提供良機。

來自振國軍山地旅的精銳狙擊手先開槍,一名瞭望塔上計程車兵跌落下去,自由軍士兵緊接著動衝鋒,他們都是沒有經過多少訓練的普通戰士,裝備很少槍械,大部分是冷兵器,但在雍籍米的蠱惑下充滿了對英國人的痛恨。

印度士兵反應遲鈍,在自由軍靠近集中營時才開始組織反擊,木牆上計程車兵向自由軍戰士射擊,不斷有自由軍戰士倒在地上。而反擊的印度士兵也越來越多。在後面觀戰的雍籍米現印度士兵推出了幾門山炮,在營地一處高地上架設炮兵陣地,火光閃耀,自由軍的損失越來越大,不得不暫時撤退。

除了格拉圭集中營,另外幾處英國人建立的集中營都遭到襲擊,而且自由軍放棄了之前偷襲後立刻撤退的戰術,盯住集中營不鬆口,曼德勒的基欽納收到了越來越多的求援要求,這讓他驚喜萬分。

“黑格少將,看來自由軍耐不住了,我們的戰略迫使自由軍走出雨林,與我們進行正面的戰鬥。”基欽納的鬍子微微翹起,說明這位司令大人非常高興。

“是的,司令閣下的戰術迅取得效果,從情報來看那些進攻的自由軍絕對是他們的主力,我建議立刻增援,將他們消滅在集中營附近!”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