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級戰列艦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上架第二更

歐洲強盜從幾百年以前就開始在各大洋縱橫馳騁,他們天生就有冒險精神,在大風大浪中穿梭,只為尋找財富。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不知道埋葬了多少水手船員,一艘艘滿載貨物的船隻沉沒在大海里,鋪起了一條條成熟的航線。從******的小帆船,到葡萄牙、西班牙的寶船、三桅帆船,再到現如今的風帆戰列艦、鐵甲戰艦,一步一個堅實的腳印,這樣的積累,絕不是大6國家能夠比擬的。

即使有成熟的海洋航線,有後世帶來的海洋季風、洋流、天氣知識,但大海變幻多端,呂梁心裡也沒有底氣,畢竟,自己擁有的只是成立幾年的海軍,面對那些海洋霸主們,自己這幾年的積累能揮多大的作用,這還是個未知數。

所以,現在只能拼命的為海軍修補每一塊缺口,還在,即將到來的戰鬥面對的並不是那些海洋霸主,而是日本這樣一個維新不到幾十年的國家。如果海軍面對日本都不能獲勝,呂梁將對自己的將來喪失所有的信心。

所以,戰爭不容失敗,每一步對於呂梁來說都是關鍵,自己沒有那麼雄厚的家底可供揮霍。現在他大多數時間都泡在造船廠裡,看著一艘艘軍艦、運輸船成形,讓他不安的內心變得穩重許多。

現在承擔造船任務的,還是南海沿岸的造船廠,惠州造船廠、湛江造船廠、廣州造船廠、汕頭造船廠、北海造船廠都是比較成熟的造船企業。這幾個造船廠經過三年的展,積累了豐富的造船經驗,惠州造船廠和湛江造船廠都是能夠製造萬噸級海輪的企業。這些工廠尤其注重人才的培養,合格的造船工人是最明顯的短板,也是這幾年造船廠全力解決的節點。

為造船廠提供經驗的。是以自強輪為主的運輸船。在廣東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支撐下,每一家造船廠都在生產這種輪船,截止到19o4年的3月。海運公司已經擁有兩百二十艘海輪,按照目前的生產度。還有獲得長江沿岸的控制權後帶來的運輸需求,到19o4年底,海運公司將擁有過四百艘海輪,這些運輸船將成為最重要的運輸力量,承擔軍隊和物資的運輸任務。

至關重要的,還有軍艦的建造,除了戰列艦外,其餘的軍艦都由造船廠建造。按照計劃,到19o5年的1月,海軍將擁有兩艘戰列艦、六艘巡洋艦、三十艘驅逐艦和三十艘潛艇,組成對日本作戰的主力艦隊。

五嶽級戰列艦艘泰山號已經下水,並開始海試。五嶽級戰列艦採用俾斯麥級戰列艦為建造模板,第一艘耗時兩年零一個月,從19o2年的三月開始建造,到19o4年的4月才建成下水。泰山號完全透過鋼鐵基地建造,是因為現有的造船廠根本沒有能力建造這種滿載排水量達到五萬噸的級戰艦,而且因為這種級戰艦需要海量的資源支撐。再加上鋼鐵基地還有其他非常繁重的任務,造成了泰山號建造時間如此之長。

但呂梁看到泰山號下水的那一刻,覺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了。這就是戰列艦啊,領先時代幾十年的級戰列艦。當初呂海建議自己,第一級戰列艦可以採用兩萬噸左右水平的戰艦,不需要直接上這種級戰列艦,呂梁也考慮了許久。

但最後,呂梁還是決定生產這種級戰艦,即使建造時間非常長,即使耗費資源非常大,也要建造這種戰艦。這是因為。戰列艦在這個時代不僅僅是一種兵器,更是一種戰略力量。一種堪比後世核武器的威懾力量,是展示國家實力的最好平臺。擁有這種戰列艦。短時間內所有列強將不得不放棄對中國的覬覦,並將這個國家平等對待,它能產生的影響之巨大,實在難以預料。

建造出來這種戰艦,海軍方面能不能掌握泰山號並熟練作戰還是個問題,海軍為這艘戰艦也準備良久,並展開了瘋狂的訓練。種種原因使得這艘戰艦還不能公開,振奮國民的作用將放在第二艘五嶽級戰列艦——華山號身上。

五嶽級第二艘華山號在泰山號下水之後開始建造,加大對海軍的投入使得鋼鐵基地可以拿出更大的力量投入到華山號上,但預計也要到19o5年的9月,華山號才可以下水,會錯過參加戰爭的時機。建造時間縮短,意味著鋼鐵基地有三分之二的產能用在了這艘戰艦上,對於其他工廠機械產品的輸出就會減少,好在那些重工業工廠逐漸成熟,能夠提供的機械種類和數量也在增加,對於經濟建設的影響不大。這也說明呂梁對鋼鐵基地的依賴度降低,將來,等造船廠可以生產戰列艦之後,鋼鐵基地將成為一個資源提供基地。

泰山號艦長二百五十米,寬三十六米,標準排水量四點一萬噸,滿載排水量五萬噸,採用瓦格納高壓重油鍋爐、蒸汽渦輪機,三軸三車螺旋槳推進,最大航達到了三十點八節,理論上十六節航行駛時最大航程可以達到928o海里,編制艦員21oo人,四座雙聯裝38o毫米主炮、六座雙聯裝15o毫米副炮,主炮座裝甲達到了34o毫米,裝甲總重量噸,可以說單憑裝甲重量就完爆目前的大多數軍艦。採用先進裝甲材料的泰山號,很難被目前的戰列艦擊穿,再加上先進的裝藥和大口徑火炮,泰山號在大海之上就是無敵的存在,只要海軍能夠揮出泰山號的最佳效能,單憑這一艘就能完敗日本海軍。

當然,海戰與其他戰爭一樣,不是武器先進就能取勝的,影響海戰的因素太多,以弱勝強的戰例比比皆是,泰山號也不是沒有陰溝裡翻船的可能。

單憑一艘戰艦就想戰勝一個艦隊,這是痴心妄想,就算是泰山號,在單槍匹馬的情況下也不敢單挑一支艦隊。一魚雷就能讓戰艦重創,所以,圍繞著泰山號為核心,海軍還打造了一支強大的艦隊,巡洋艦、驅逐艦、掃雷艦、補給艦等應有盡有,這些軍艦將在造船廠完成建造。

耗費了大部分資源的海軍艦隊讓6軍頗為不滿,還有一支部隊對於此事心有慼慼,那就是同屬於海軍的潛艇部隊。在水面戰艦缺乏的時候,潛艇部隊作為主要戰力,同岸防工事一起維護者脆弱的海防,組成了主要的海戰力量。但當泰山號下水之後,潛艇部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畢竟,潛艇並不是爭奪海權的力量,而是破壞海權的力量。在作戰計劃中,潛艇主要是作為封鎖力量使用,並不會參與正面作戰。

戰爭體現的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小到槍械彈藥,大到軍艦主炮,其建造都需要整個國家力量的參與。不僅僅是武器裝備,戰爭時期還需要海量的其他資源,食品、藥品、衣物、水壺等等,需要整個工業力量的參與。

生產這些產品需要工廠,而將這些產品運輸到前線就需要交通,並不是所有的工廠都在沿海和沿江地區。工廠生產產品所需要的資源需要從各地運輸,產品到前線也需要運輸。而最佳的6地運輸力量,就是鐵路。

以武漢、廣州和上海為中心,更大規模的鐵路建設工程在19o4年到19o5年間成為基礎設施建設的主流,每一公里鐵路線的延伸都意味著國力增強一分。受制於鋼鐵產量的不足,這期間只有三條鐵路在建,包括昆明至廣州的滇粵鐵路,貴陽到廣州的貴粵鐵路,廣州到上海的滬粵鐵路。按照計劃,當各地的鋼鐵廠投產、鋼鐵產能增加後會建設更多的鐵路,尤其是就將四川與外界透過鐵路連線起來。

19o4年註定是大建設的一年,以戰爭準備為中心的建設,卻明顯帶動了新光復地區的經濟展,尤其是經濟條件較好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武漢、長沙、南昌、南京、上海和杭州成為新的經濟中心。民營經濟最活躍的浙江省,甚至在經濟總量上達到了廣東的三分之二。海量的人口、比較豐富的資源和廣袤的國土,在振國黨的帶領下爆出強大的力量。事實證明,這個民族不比任何民族差,當從封建的黑暗中走出來時,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使這個國家變得無比強大。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