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全省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求推薦!求收藏!

“稍息,立正,向右看齊!”殲滅保年部後不久,樂非就被調離原部隊,來到廣州擔任新兵排排長,負責訓練事宜。大規模擴充軍隊,導致基因人教官供不應求,臨時政府6軍部不得不抽調一批老兵加入教官行列。這個新兵排的副排長正是機槍手董大山,更出息的是何廣廈,他報考海豐軍事學院併成功透過,現在捲起鋪蓋當學生去了,鬧不好不久後再見他就得主動敬禮!

“啪”,董大山踢出一腳,這已經是今天自己踢得第十五腳,沒辦法,都是文盲,怎會懂得左右?只能透過特殊手段加深印象,之後的文化學習得慢慢來,當初自己也是這麼過來的。樂非站在一邊搖搖頭,新兵訓練的重要性上面一再強調,但自己還是希望能在一線戰鬥。幾個星期沒有聽到炮聲、感受子彈在頭上飛舞,自己渾身不對勁。最重要的是在前線有立功機會、補貼也高,對自己這種農家娃來說,工資很重要的,誰知道什麼時候就讓一顆子彈帶走了,不得留下些錢財為父母養老啊。

樂非的戰友,第一旅一團現在已經佔據了廣東最北邊的韶關,二團向西也到了懷集一線。來信聽說打仗沒有,小規模的戰鬥天天生,把自己和董大山等人羨慕的不行。

19o1年的七月,呂梁調整了各地的駐軍規模,惠州和廣州各留一個團,其他的都是新兵,其中惠州軍營有新兵兩萬接受訓練,廣州軍營三萬。6軍部經過商量認為,廣東已經沒有敵軍主力,其他省份軍隊的調動最少也得半年時間,廣州和惠州不用駐紮太多軍隊,再加上警察部門組建完成(大量原各大家族槍手家丁改頭換面,成為維持治安的警察,當然,這是緊急情況下采取的措施,之後肯定會有變化),應該趁著廣東滿清真空的這段時間果斷出兵,拿下其餘地區。

呂梁從善如流,很快部隊被派出去,沿主要道路攻佔各大城鎮。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各部基本達到了計劃目標,清軍士兵一觸即潰,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戰鬥,很快臨時政府完成了對廣東的軍事佔領,廣東全省被納入臨時政府的管轄範圍。之所以耗費兩個月的時間是因為廣東雨季到來,亞熱帶雨季的戰鬥最大的敵人就是天氣,道路被沖垮、彈藥被淋溼等等問題不停出現,倒是好好的考驗了一下軍隊的遠途行軍能力。惠州汽車廠每月可生產卡車五百輛,但由於司機數量跟不上和需要使用的地方太多,大部分士兵仍舊使用腳踏車機動,在這種天氣狀況下,腳踏車也得推著走。面對這種情況,惠州汽車廠正在擴大越野車的生產規模,而且呂梁正字規劃建設惠州摩托車廠,等這兩種越野神器普及到軍中,在亞熱帶行軍作戰能力將提升好幾個等次。

各團一路攻佔各城鎮,隨後交給跟上來的警察部隊和基因人行政官員。他們抵達佔領區後按照事先制定的計劃張貼告示、公佈臨時政府命令、取消滿清行政機構設定和任命的官員、保護運輸線路等等。做這些事需要大量的人手,鋼鐵基地在這個階段拿出近一半的產能製造基因人,呂一根據各地報上來的需求情況設定製造種類和數量,每天都有一百名基因人走出基地,配槍支彈藥後再奔赴各工作崗位。他們不是戰鬥人員,但具有必要的戰鬥技能,在盜匪橫行的廣東這是必要的舉措。

呂虎帶領一旅一團到達韶關後立刻開展工事修築。韶關是廣東的北大門,也將是南方各督撫組織清軍圍剿革命軍的第一道防線,它處於廣東、江西、湖南三省交界地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需要構築堅固工事的地點有兩個,一是向西北靠近湖南的樂昌地區,一是東北方向靠近江西的南雄地區。根據情報,這兩個方向很可能將面對滿清最有實力的地方督撫——張之洞、劉坤一,他們對革命政府的態度捉摸不定,現在只知道張之洞稱並不出,也沒有組織軍隊,但仍舊不能大意。劉坤一大張旗鼓,曾說過“朝廷之正統不可動搖,亂黨逆天而行乃陷民眾於水火之舉,其害不下於長毛,呂梁正是洪秀全第二,吾誓滅之!”呂梁也納悶,自己和他有什麼仇?殺了他兒子還是睡了他老婆?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做好自己的事,以不變應萬變!大規模的工事修建工作很快展開,按照規劃,多層鐵絲網、坑道工事需要大量的鋼筋水泥,不僅是韶關,懷集、羅定、梅州、潮州等靠近外省的邊界地區都需要大規模修建工事。物資生產出來問題不大,主要就是運輸問題,上百萬人的建築隊伍被組織起來,以至於佔領區內的農村竟然找不到閒人!建築隊伍先平整道路、鋪上石子,初步解決通行問題,然後築路隊沿途修築洋灰路,工事隊抵達各要地修建工事。整個廣東成了一個大工地,呂梁為了解決後勤補給、工資放問題,專門成立了廣東開銀行,將海量的海底銀礦石溶為標準的廣東銀元。廣東銀元採用後世“袁大頭”的鑄造標準,透過強大的經濟體系和僱傭工人放工資,迅成為廣東主要流通貨幣。至於紙幣,尚需要一段時間的過度,民眾對於臨時政府心存疑慮,還沒有徹底歸心,現在就流通紙幣並不是好的選擇。

一個問題牽扯出另一個問題,臨時政府也在這忙碌中不斷成熟完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海量的資金物資投入,資金臨時政府暫時不缺,不過海量的工人、工程需要的物資就是一個無底洞,再加上正在進行的鐵路修建工程、水利設施建設,需要的物資讓大量的鄉紳嗅到了金錢的味道,臨時政府本身就是呂梁那個大富豪組建的,肯定不缺錢,現在又搞那麼多事情,真不知道他哪裡來的那麼多錢財。不過不管那麼多,這麼簡單的掙錢機會送上門來怎麼能放過?於是幾乎全廣東的鄉紳都主動投入到建設工廠當中,小到一個鞋襪廠,大到水泥廠,建廠成了廣東鄉紳中最時髦的話題。廣東開銀行提供便利的建廠貸款,自強集團提供機械和技術支援,原本感覺難於上青天、遙不可及的工廠成了一件簡單的事情,就連農村土財主也在自家的地盤上建起了成衣作坊或零件工廠,幾十個人的小廠接受大工廠的訂單,按照標準制造零件,竟也大賺特賺!呂梁曾經煞費苦心一點一滴地建設工廠,還要耗費力氣說服豪紳入股,參與工廠建設。現在在利潤的吸引下鄉紳等社會上層終於主動投入到工業化建設中,地窖中的鏽的金銀和銀行的貸款成為工業化建設的原始資本。據統計,19o1年底,廣東有新式工廠三千七百六十二家,其中兩千一百家是當家階層主動、自主建設的,而這只是短短半年時間。

不僅鄉紳受益,臨時政府為滿足幾百萬人的吃飯問題,大批次收購糧食,致使廣東糧價、菜價、肉價上漲。強行推行的減租減息政策因為工業化浪潮帶來的豐厚福利,讓那些地主鄉紳沒有太拒絕,之後呂梁又拿出高產稻種這個大殺器,終於讓減租減息順利推行。政策推行後讓臨時政府得到了最有利的武器——農民的支援,這樣的根基築牢之後臨時政府可以說立於不敗之地。農民因為糧食高產和糧價上漲,手裡有不少餘錢,能夠到集市上採買工廠生產的產品。工人因為豐厚的薪資也促進了市場的繁榮,並直接促進了服務業的興盛。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