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鋼鐵,鋼鐵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長,基地應您的要求制定的重工業展步驟,請您審閱。”呂三遞上了一疊厚厚的檔案,這是幾天前呂梁的命令,也是回到這個時代後最為關鍵的一步。農業穩定可以獲得基礎,輕工業達可以富裕人民,但只有重工業才能使國家強盛,而重工業最關鍵的就是鋼鐵,在這個年代鋼鐵產量往往意味著國家實力。鋼鐵是工業的骨骼,鐵路、建築、橋樑等民用設施離不開鋼鐵,槍炮、軍艦、汽車也離不開鋼鐵,而這些東西都是國家強盛所必須的。呂梁前段時間的努力使惠州的輕工業有了一定的基礎,使幾百萬畝土地上糧食豐收,要實現強盛的目的,就需要把精力轉移到鋼鐵上了。

自己沒有專業的知識,但基地可以。鋼鐵基地可以生產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所需要的所有機械、高階技術基因人、使用培訓手冊等等,但因為越往後展社會生產力越高,工業體系越複雜,所以鋼鐵基地只能生產1942年以前的工業機械,這讓呂梁擁有核武器的願望落空,因為生產出第一顆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正是1942年才開始實施的。據基因人呂一介紹,即使只能生產1942年以前的工業物品,鋼鐵基地也耗費了後世科學家所有的心血,整合了大量高新科技,畢竟,只到1942年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但之後的科技成果都在基地中有儲存,一些簡單的產品也能夠生產出來,比如ak47之類,或者scar步槍,只是材料上的差異罷了,效能會差很多,不久後呂敏的安保作戰就證實了這一點。

即便如此呂梁也感到非常滿意,在他的計劃中,當現實中的工業建設的差不多時,鋼鐵基地將成為海底資源提供者,大量生產海底採礦車後自己的工業體系將不會出現資源問題,那將是自己最具優勢的一環。

根據鋼鐵基地提供的計劃書,轟轟烈烈的重工業建設拉開序幕。先是更大規模的工人招收工作,電廠、鋼鐵廠、焦化廠、機械廠等等都需要海量的工人,還有輕工業的成衣廠、燈泡廠等等,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惠州將成為一個吞噬人力的巨獸,幾萬、十幾萬人都將輕鬆吃下。過三千人的招工隊伍再次出,好在之前有了豐富的招收經驗,只要按照以前的門路進行就好,但惠州附近已經招不到人,大量的農民因為高產作物需要穩定在土地上,因此這次招工將目標定在整個廣東地區,東邊的福建也將是重要目標區,那裡地少人多、土地貧瘠,歷來就是人口剩餘的地區。招工還是以自強棉紗廠的名義,隨著棉布的熱銷和染色布的銷售,自強棉紗廠名聲大噪,已經成為明星企業,以這個名義招工更方便。

招工正在進行,鋼鐵基地也開始生產各種機械和基因人高階技工、工程師、管理人員等,為下一步的建設做好準備。呂梁的大手筆瞞不住地方的鄉紳,建成和在建的工廠裡已經有五萬多名工人,現在更大規模的招收莫不是又有什麼賺錢專案?

“呂先生,您看我們現在有棉紗廠、染料廠、鐘錶廠、麵粉廠,還有成衣廠、火柴廠正在建設,不知現在繼續招工是有什麼打算嗎?”吳石敏和一眾鄉紳前來打聽,隨著工廠的建立,許多鄉紳已經在吳家附近的城鎮上建了臨時居所,一旦有什麼訊息立刻能集中起來商議。建成的幾個工廠幾個月間提供了大量分紅讓這些人嚐到了甜頭,於是這次攛掇著吳石敏前來打聽訊息。

“老爺子、各位,我們現在有大約五萬名工人,但建成的各個工廠正在擴大規模,另外成衣廠建成後一期就能容納近萬名工人,所以現在這些人是不夠的。至於新廠嘛,我手裡有數不清的專案,但步子得一步一步走不是?如果建新廠我一定和各位打招呼,一起賺錢的事不會落下各位。”呂梁示意手下將一份檔案下去,接著說道“這是我規劃的新工廠計劃書,大部分的工人將進入這些工廠做事,大家都看看,最後還有兌換這些工廠股份需要的條件,各位覺得能接受就接受,不能也不強求。”

吳石敏捧著檔案,仔細的看了看,看不懂!什麼鋼鐵廠、焦化廠、電廠等等,聽都沒聽過啊,直接看最後面吧,呂梁這後生只要辦廠肯定賺錢,隨便他辦什麼廠了。掀到最後一頁,吳石敏差點沒罵出來,抬頭看看,其他人竟然和自己差不多想法,都在看最後一頁,面容不善,吳石敏對呂梁說道“呂先生,這些究竟是什麼廠?股份價值怎麼會如此高昂?”

呂梁對眾人笑笑,說道“各位,不知是否見過廣州城外的洋人軍艦、輪船?”

“我見過,去年我把小兒子送上船,到英吉利讀書。好傢伙,近處看黑黝黝的比小山還大,好幾個大煙筒冒著粗煙,只看一小會我就受不了,太嚇人了!”

“我也見過,哎呀,那玩意比火車厲害多了,怎麼,呂先生難道是想造輪船?”

“不是輪船,當然,以後可能會造,但現在要建設的是造輪船使用的鋼鐵,造火車使用的鋼鐵,造洋人火槍使用的鋼鐵!各位可能不瞭解,本人新建的鋼鐵廠所需要的機械都是從美利堅運過來,一臺機器就價值百萬,總計需要幾千萬銀元的投入,不是各位能負擔的。各位可知張之洞張大人主持興建的漢陽鋼鐵廠?那是朝廷主持,從開始興建到投產共花費過五百萬兩。”呂梁說完眾人倒吸一口涼氣,這確實不是自己這些人能玩得起的。

呂梁當然不會帶他們玩,重工業將是自己產業的核心,容不得任何人插手,所以他在最後一頁設定了大量匪夷所思的條件,目的就是讓這些人知難而退,況且重工業短期內根本產生不了效益,還是讓他們把精力放在輕工業上吧。

先期的廠房建設已經開始,規劃面積達到十萬平方米,選在了離海邊一百多公里的惠州東側,這樣至少可以在面臨外地入侵時有些防禦縱深。鋼鐵基地選在海邊對呂梁來說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很容易遭受外界勢力的干涉,只能儘可能的將重工業基地建在內6。建築工人並不需要培訓,可以就近招收,豐厚的薪資和伙食吸引了大量的勞動力前來,在基因人的組織管理下挖掘地基,修建廠房。隨著建設規模的擴大,鋼鐵基地生產的鋼鐵、水泥等建築材料開始出現短缺,呂梁不得不先興建一個水泥廠,以便應對各項建設。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