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忠人之事(第1/2頁)

作品:《十代掌門

馮既明今天九歲,一頭金,膚色白皙光滑,水潤吹彈可破,一點也不似寒山派的敦實和黝黑,與江楓曾經試圖拉攏的孟鯤截然不同。而與自幼養尊處優的江雲奇相比,多了一分洞明世事的早熟,禮數周到完備,但就修為來講,只有靈級二重,許是被寒山派耽誤了,法相“崩山飛星刀”,屬於不上不下的戰鬥類法相,但在淺山宗同階修士中,也算上乘,算是個好苗子。

“從此以後,你就是淺山宗人了,你可明白?”

“是,謹遵掌門教誨。”

“和馬前輩告辭。”江楓忽然興起,想要故意捉弄下馬太吉,也順便考驗少年的心性,卻聽這俊秀的少年鞠躬行禮,鄭重的說道

“前輩,請多保重身體。倘若無事,多來淺山宗做客。”

“你也多保重!”

馬太吉竟沒有半點生氣的模樣,“江兄,那就拜託了。”他倒是爽利,抱拳示意,彷彿還有急事,幾步飛掠,消失在曠野之中。

馬太吉走了,江楓倒是犯了難。

倘若在會武之前,他倒是可以讓江海或者王乙登記造冊,將馮既明隨意的掛靠在同姓凡俗之家,藉著會武遴選人才的時機,將他的身份遮掩一二,順便錄入門牆,如今會武已過,就只能按照外來凡俗的方式來處理。

門派之內,能夠收徒的只有三人魏家外請修士魏若光,兵爭司執事皇甫潤生,東湖郡鎮守周星,此三人算是“精於”的戰鬥類玄級修士,雖然這裡面後兩人有“矬子裡面拔將軍”的嫌疑,比如周星,單打獨鬥也就勉強略勝自己一籌,但總比幾位長老要強得多。

會武八強大多在魏若光門下,餘下少數分配給皇甫潤生和周星,更多的或留在家族之中野蠻生長,或者無依無靠的滯留在羅川,掛靠在蒙教司混日子,順便賺錢維持苦修,偶爾接受魏若光、趙文君、丁寶楨的兼職教導。

江楓曾經想過是否設立內門和外門,以改變這種鬆散的局面,但兩者,仍然需要玄級修士來管理,內門好說,魏若光或可以臨時兼任,而外門,則缺少一個既懂些庶務,修行上又可以指點一二的人。

馮既明還真沒地方去,留在大邑郡是不可能的,這裡距離寒山派太近,而江楓自己也無法再收徒,想想江城子和江雲奇,都沒有足夠閒暇管教指導,屬於散養狀態,再增加一人,只會徒有師徒名分,實則誤人子弟。

信手寫了一封證明身份的書信,交給隨同馮既明來的三位凡俗,令他們前往羅川,找江海安排一切,他原本想再去售賣奇珍和假貨的“寧豐小店”看看,但帶著馮既明,行動頗有不便,只能改變計劃,迴轉“黑驢張”大邑分店,等不及侍女鄭可儀醒來,留下一封簡訊交代一二,便匆匆帶著丁靈雨和馮既明,御使飛舟,一路向南飛去。

丁靈雨雖是凡俗,但經歷過一次飛行,此次已經適應了許多,靜靜的坐在飛舟之上,費力的讀著江楓扔給她的幾本道書。而靈級二重的馮既明,雖然出自寒山一隅,卻沒有半點受到驚嚇的樣子,他靜靜的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一路欣賞著沿途的景色。

定力不凡啊,此子將來必有成就。

江楓不禁暗忖道。

“江掌門,這就是淺山宗?”馮既明突然出言問道。

“沒錯,下面的就是淺山宗。”

“淺山宗開宗立派有多少年了?”

“七百多年吧,你對這個感興趣?”這孩子的問題,讓人有些看不懂。

“我只是隨口問問。”馮既明露出天真無邪的笑容,“這裡的自然風貌,保持的挺好。”

…………

江楓此行的目的是伏元鎮,這裡有不止一件事情要做。

第一件事有關蕭家,蕭明葆和本宗的任曉龍曾在這裡現神秘的洞窟,並且蕭明葆因此法相受損,任曉龍雖然逃逸,但也在本宗內引起過不小的風波,這件事情原本因為時過境遷,與自己和淺山宗並無進一步的關聯,但有了蒙教司執事的潛在人選楚文茵的問題,倘若能將此事調查清楚,並且有機會治癒蕭明葆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博得楚文茵的加入,解決蒙教司執事因為無錢僱傭而空置的問題,並且,因為楚文茵不僅善於蒙教,還有“靈植”的本領在身,對於淺山宗的展,無疑是個不小的助力。

可惜這女子有點冷啊,江楓回想起在真武城楚家的初遇,並不愉快。

另一件事,則是在寒山派時,御風宗官員李煜風的委託,有關御風宗叛徒李賢午的事情,雖然只拿了一幅秦無元的“碧海拾貝圖”作為報酬,並且還未賣出變現,但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此事還是需要仔細去辦的。江楓料想,這李煜風官位不至於太小,未來與御風宗打交道,或許還有用,總比那個笑面虎古傳福要好的多。

凌少?這個一面之緣的地級修士,恐怕已經忘了自己吧。

伏元鎮位於淺山宗中部偏西,暖谷郡的北部,風貌與每一個還未變郡的鎮子一樣沒落,蕭索,缺少生氣,甚至還因為三鎮變郡和羅川開放凡俗遷入的緣故,有些原本生活在這裡的富裕之家,已經遷走,或者只留一些家小眷屬,看守著空蕩蕩的宅院。

野草已經吐綠,早春的氣息,相比寒意未退的大邑郡,要濃厚得多。江楓收起飛舟,與丁靈雨和馮既明緩緩落下,順著鄉間窄仄的石頭小路,進了伏元鎮。

遠處高山巍峨,泉流嗚咽,風水上佳,但沒有靈脈分佈,葬著淺山宗幾位先代掌門,據說這裡原本是沒有鎮子的,只是因為歷代守墓人的後裔聚集,才有了伏元鎮的今天,而今荒草叢生,山色蒼茫,先代掌門的守墓人已經換了幾代,甚至忘了自己的使命,要不是因為還有墓碑和封土,或許早就找不到那些先輩曾經留下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