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樂林故地(第1/2頁)

作品:《十代掌門

“我能得到什麼?”

公冶鍇比想象的有耐心,面上無喜無悲,談不上友善,但也沒有敵意外露,說起來,淺山宗在天音寺沒少劫掠,公冶鍇能有這個態度,江楓已經相當知足了。

是啊,公冶鍇他能從這場交易中得到什麼,回想元嬰寶源給自己的報酬,以及他曾經與自己的過往交集,無外乎一枚四階的定金,一件可以加孕育器靈的寶物,以及更早時,給自己的元嬰精血,現在僅剩下一滴而已。

靈石和精血,公冶鍇自然是不需要的,寶物價值雖高,但自己確實需要,不可能分享給對方,再回想自己手中珍藏,除了幾具頗有價值的修士屍體之外,便只有“先民葛衣”有些吸引力,但那涉及真靈聖者、九老頭席李真龍、隱居荒村先民的秘密,牽扯極大,江楓萬不敢將此物拿出來,至於其他,鯨海群島的特產七色彩箋、明燦珠、神奕丸都不能暴露,餘下的雜物想必眼前這位元嬰也看不上,至於再去萬靈邪君的洞府搜掠一番……江楓擔心自己會被當場碾殺。

“前輩,您需要什麼?”思及此處,江楓只能反問。

“我需要的東西很多,但許福寧不能給我。”公冶鍇冷哼一聲,“如果你不是許福寧的徒弟,我倒是需要你身上的古寶,雖然並不算合適,但改弦易張也還來得及。”

“前輩說笑了。”江楓只覺得後背陰冷,不由得感到周身每一寸關節,都有些僵硬。

“你和千面紫蘇真君什麼關係?”

“合作關係。”江楓搜腸刮肚,在最快的時間內找到了一個還算合適的詞彙,只不過合作的雙方並不是平等關係。

“你師父怎麼看?”

我師父麼,我那個名義上的師父許福寧原本是不知道的,不過二師兄宇文浩齊應該很快就會告訴他,至於他怎麼看,只有日後才知道,心中雖然這麼想,面上卻不敢有絲毫表露,只能佯裝困窘“師父只是不希望我牽扯太多因果。”

“如此……”公冶鍇思忖片刻,“我可以走一趟冬泉山,但你需要為我做兩件事。你還記得當時在會場中我所問到的事情麼?”

“記得。”江楓旋即記起當時的場景,公冶鍇問到了“真視道標”,但沒有人回答他。

“無論你從哪裡獲得答案,分享給我。”

“好。”江楓決定先答應下來,反正對方也沒有設定期限,而寶源的邀約,倒是很快就到了。

“另者,見性在你那裡吧,了結他的性命。”

“前輩,此條件萬萬不可,他已經加入了我淺山宗,倘若我如此行事,日後又有誰會投奔我宗呢?他暗投我宗多年,所有行事,都是我指使的,戰事已了,不知道前輩是否可以通融一二?”

江楓故意將“指使”二字說的略重,公冶鍇所慮,無外乎是見性綁架宋紫燻投敵的事,隨著時間流逝,這個事情會逐漸淡化,只要金光閣短時間內沒有充分證據追究,那此事也早晚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

“換個條件。我宗修士法業,在金城盟境內遇害,你可否幫我找到真正的動手者是誰,我只需要名字。”

“這……”這不是讓我背叛聯盟麼,江楓下意識想要拒絕,但注意到了一個關鍵的稱謂,“只是動手者,而不是幕後的人?”

“有關真兇,我做過簡單占卜,只能推測出動手之人並非一宗掌門。”

“好。”江楓心中微定,既然不是掌門,那便容易些了,不至於因此事壞了聯盟之誼。何況不是自家修士,那就沒什麼好擔憂的。

“兩件事,都是三年之期。”

還是設定了期限……江楓真希望公冶鍇忘記留下約定,那自己就有大把的時間了,不過事情不可能如自己想象的那般順利,另者,戰爭之中身隕的金丹修士不少,他為什麼要關心這個戰前消失的修士呢?

正思忖著,且聽公冶鍇道“但凡任何一件事有下落,你都可以隨時來天音寺找我,此事你知我知。”他的身影隨即在原地漸漸消散,只留下一縷殘痕,與此同時,周身似有淺淡的波紋散開,江楓這才現,竟一直有一層隱秘的隔音護罩,環繞在自己左近,從未離開。

真沒有禮貌,竟然用分身投影和我討價還價,人卻早就走了,江楓心中哼了一聲,心道怪不得看對方一副無喜無悲的模樣,原來是這個緣故。

呸!

不過事情總算是解決了,只等公冶鍇在約定的期限內去冬泉山赴約,自己便可以坐等寶源將那寶物送上門來,只不過,公冶鍇的兩樁委託也相當棘手,作為一宗之主,他都不知道“真視道標”是什麼,那混跡散修圈多年的寶源多半也不知,自己想問的話,只能問二師兄、萬禹亭等人,但多半不會那麼容易得到答案。

詢問“千幻紫蘇真君”也是個方法,但多半要奉上祭品,何況自己搜尋源靈的委託,還沒有任何下落,已經被警告過一次……至於調查兇手的事,暫時也沒有頭緒,不過見性那裡多半能找到些線索,然而他如今身在鯨海群島。

先等等吧,左右有三年之期,並不著急。

釋去心結,江楓迴轉驛館,叫上兩名屬下,直奔暮雲鎮,此時日已偏西,江楓打算到達營地後,立即下令宗內一眾遷回西嶺郡,並儘快回返羅川,如今戰事方歇,是時候將重點移回宗內了。

…………

金城盟內的判斷,氣氛遠沒有那場元嬰級修士參與的會議來的寧靜。這也是江楓早就預料到的局面,關乎各宗切身利益,爭得面紅耳赤,也在情理之中,相比元嬰境的強者,金城盟各宗掌門,除卻萬禹亭外,還是得為宗門一草一木操勞。

出人意料的是,樂林門也派出了代表,正是李儒林,與之同行的則是一位玄級修士,冷聽濤的弟弟冷聽風,江楓曾接到吳全忠的奏報,提及冷聽濤的後人均不知所蹤,回想李儒林被自己以宋紫燻換回的時間點,他是來不及去解救冷聽風的,那麼很容易推斷,李儒林在戰前就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這一點,可能只有他和冷聽濤知曉,只不過,僅憑冷聽風的聲望,不足以號令宗內修士,短期內,只能任其散亂,無法收拾殘局。

但李儒林的聲望則不同。

這也讓江楓意識到,無論自己開出什麼條件,李儒林可能都不會投奔淺山宗,好在新收攬的築基修士顧延巳也是個聰明人,還算堪用,如果不考慮李儒林可能帶來的樂林門修士的話,倒也無需在此多費周章了。

但冷聽風想要繼承樂林門的衣缽,並不順利。先,並沒有冷聽濤的遺命,其次,冷聽濤的親眷,也不止冷聽風一人,左子蟬麾下,尚有六名冷家子弟暫居,夫人鍾韞的幼子也在,與冷聽濤的關係都不算疏遠,而陳昆則帶來了兩名女眷,腹中懷有冷聽濤的遺腹子,即便從公平角度講,也應該把樂林門一分為二,交給前兩撥繼承人,至於尚未出生的孩子,縱使陳昆本人,也只是笑了笑,看得出來,他自己也覺得想要憑此拿到些份額有些牽強。

當然,最重要的是,樂林門並非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宗門,並沒有理藩院授予的冊封文書。它的存在,只在金城盟的範圍,以及周邊宗門內得到認可。故此,除非有個強有力的修士引領,得到盟內的承認,方可將樂林門傳承下去。

“權且充作此場戰爭的待分配領土吧,至於冷家人,留座食邑,做個富家翁好了。”萬禹亭的話最終為此事定了調,留在場中的李儒林、冷聽風等人不禁面色晦暗,未及爭辯,便被人請了出去。

沒有實力就沒有言權,何況李儒林並沒有事前倒向任何一宗尋求支援,既然李儒林沒有投奔淺山宗的意思,江楓自然也懶得出這個頭,他也多少看破了萬禹亭的想法,原本,在戰爭爆之初,萬禹亭曾許下重諾,將邊界線南移,讓與盟內各宗,如今戰事已歇,的確侵佔了不少天音寺和天羅門的領土,按照約定,他也要吐出來不少給各家分潤,但如果能犧牲樂林門,那清禹宗就無需付出太多。

“樂林門本是金城派故土。”蘇黎清提出了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