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 上古精靈的預言(第1/2頁)

作品:《勇敢者的世界

上古精靈的虛影出現在巫妖墳墓不算太稀有的事情,儘管目擊報告的數量不多,但依舊有一些幸運兒有幸能見到這一幕,通常等他們消失以後巫妖墳墓的地形和路線就會生改變,到底是如何做到的,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但安一指剛剛經歷的情況絕對不正常!

他撥出舞光術,在明亮的光源照射下,房間外走廊中的一切纖毫畢現,卻再也找不到任何上古精靈的影子,不過路線生改變倒是真的。

安一指記得很清楚,門外的走廊原本明明只有一條直線,現在則是走不遠多遠便能看到轉折,好在通往下一層的樓梯位置倒是沒有什麼改變。

不過安一指現在也無暇顧及這個了,他悄悄把石門關緊,然後趁現在自己的記憶還算清晰,趕緊摸出白紙把剛剛聽到的話全都記在紙面上。

“確實不太正常,我想咱們可能是碰到上古精靈的預言了。”

海拉考慮著說道

“上古精靈十分擅長預言,偶爾也會有冒險者在他們的遺蹟中獲得預言,準確率非常高,咱們碰到的有可能就是這種情況。”

預言這東西安一指是從來都不信的,他認為所謂的預言都是巧合以及後人的牽強附會,另外就是寫出預言之人很雞賊。

有一種名為‘最大適應性預言’的技巧,說白了就是能適應大多數種情況的預言,一旦生人們就會往預言上想,實際上那根本就是扯淡,主體思路就一個字。

蒙。

哪怕僅僅作為遊戲中存在的預言,出自上古精靈之口,安一指也不覺得它們有多少準確率。

廢話,上古精靈的預言真那麼牛逼為啥預測不到自己會滅亡?以安一指對上古精靈的理解,沒準是他們認為留下個預言很牛逼,很帥,不明覺厲!

這就是典型的中二病思路了,安一指很擅長。

把它看成是上古精靈的預言雖然不可取,可反過來想想,如果看成是系統提供給玩家,以‘預言’的形式提前告訴玩家將來遊戲中可能生的大事件……

這就很靠譜了,類似於比較拐彎抹角的版本更新預告。

不過有一個問題……

“看不懂啊,你看得懂麼?”

海拉搖頭解釋說

“上古精靈的預言通常都難以理解,有學者認為是思想的不同導致的,尼古來大師的資料庫中對上古精靈的預言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認為上古精靈的預言一般可以分成三部分來看,即過去、現在和未來。”

隨後海拉又補充了一句

“這三個時間段是以獲得預言之人的年代為基準,而非上古精靈。”

“他們不是早就滅亡了麼,怎麼還會給適合的人預言?”

這就類似於‘我預言,xxx年後將有某個人獲得這份預言’。

“這就不清楚了,有說法是他們預知到了獲得預言之人,甚至預知到了他會在那裡得到,所以提前準備好。不過這個說法也很難站得住腳,世間對此還沒有什麼定論。”

連海拉那都無法得到解答,能回答這個問題的不存在於多元宇宙,估計只有穿梭時空回去找鼎盛時期的上古精靈才能弄明白。

暫且不論預言是怎麼來的,安一指將目光放到自己剛剛記載筆記本上的預言。

按照海拉的解釋,上古精靈的預言可以分成三部分來看,即過去、現在和未來。

最初那句‘死之支配者,諸神畏懼之人’到底指的是誰……

海拉表示不明白,安一指就更不明白了。

‘諸神畏懼之人’,有這種稱號的人確實不少,最近的例子就是尼古來,不過尼古來又不是‘死之支配者’。

反正以安一指對遊戲背景的瞭解,他想不出第一句所指的是誰,於是將目光繼續往下移動,當看到‘被打散的知識,禁忌的書冊。’這句話時,腦子裡突然崩出來一個念頭。

“禁忌的書冊會不會就是指死者之書?而死之支配者則是那個連名字都不許被留在紙面上的大巫妖?”

海拉則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能被稱之為‘死之支配者’的存在並不只有大巫妖自己,可以說但凡以死靈系法術聞名的法師都有可能會被成為死之支配者,至於禁忌的書冊也並非只有死者之書一種,主人你這麼理解就太套用自己了。”

確實如此。

包含禁忌知識,又被打散並分散各處的書冊絕非只有死者之書一種。即使還要算上與‘死之支配者’有關的書冊,依舊很多。

《大千縫合集》,《靈魂拼接手冊》,《鮮血神力》,等等這些魔法書都有著和死者之書類似的際遇,另外嚴格的說安一指曾經用過的‘萬物血統書’也是禁忌的書冊之一,而且用過一次就消失的特性也可以被看做是‘打散’。

觀看預言的時候,人們會不自覺的將自己帶入,這也是預言為什麼會成為‘預言’的重要原因。

海拉說的不無道理,安一指定了定神,將自己摘出去重新往下看。

結果依舊現了點跟他有關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