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楊士奇的騷操作!(第1/2頁)

作品:《大明:我為皇太孫

自己打自己臉的滋味並不好受,市舶司是朱允熥以個人意志強行推動的,現在才剛開始就出現大規模腐敗,後期還不知道會怎麼樣。

在這種時候方孝孺、王叔英、黃子澄這些人的重要性便體現出來了,也許這些人能力不怎麼突出,但心中的信念卻是無人能夠撼動。

是人都知道權力不可濫用,然而要拿來謀私卻是易如反掌,心中要是沒有一種叫信仰的東西,再正直的的人也很難擋住周圍的誘惑。

“王卿啊!你可知孤下這個決心容易,殺了這群蛀蟲更容易,然這剛剛開埠的市舶司,卻是要處在風口浪尖了。”

“大明的財政並不寬裕,孤監國時又提高了官員的俸祿,明年還有海軍嗷嗷待哺,這些都需要貨真價實的黃白之物啊!”

望著手撫圍欄,目光深遠,面上卻沒有露出絲毫表情的大明皇儲,王叔英竟然感覺到內心被狠狠揪住一般,很是難受。

他雖然是吏部主事不管大明財政,卻也知道皇太孫一直在極力謀求改變大明朝的財稅收入。

沒有海寇的騷擾,市舶司確實是蒸蒸日上,短時間就為大明帶來了不菲的收入,由此可見,開海並沒有絲毫錯誤,錯的是人心的不足。

皇太孫自監國以來,無論是勤勉還是施政手段,給大明帶來的改變都是有目共睹,儘管被許多朝臣所不理解,卻仍然在砥礪前行。

然而他們都忘了,皇太孫還只是一個不滿十六歲的少年,有如此的決心,如此的毅力,如此的執著,已經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殿下,常言道大丈夫有所不為,有所必為,取捨之間,殿下已然做出決斷了不是嗎?殿下為國之儲君,所思所量皆是大明的國政,權衡利弊得失也是應有之意。”

“然殿下卻忘了,大明仍是陛下主國,陛下何以忍心見到殿下的一腔熱血就此付之東流?”

“呵呵!孤還以為王卿剛正不阿,沒想到文人的一些小心思王卿同樣具備啊!”

對於王叔英回答朱允熥不置可否。

大明仍然是老朱掌權沒錯,但老朱的身體已經撐不了幾年了,他決不能重蹈朱允炆的覆轍,安靜地等待皇位自己降臨,他要以碾壓的實力平天下之不臣。

“楊士奇!”

“臣在!”

“民生錢莊近來很是清閒吧?市舶司的事情也交由你一併挑著,不必理會朝堂上的聲音,孤對你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今日之事絕不能再次重演。”

“臣!領命!”

身上又被加了擔子,楊士奇心裡很是激動,儘管沒有升官,但臨危受命要比升官來得重要得多。

要是這件事辦好了,去了儲君的心病,他也算得上是簡在帝心了,升官只是時間問題。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數月以來,他一直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怠慢,就是想在朱允熥的眼中落下一個能臣幹吏的好印象,如今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從沒想過高官厚祿離自己如此之近,堪稱遲尺之遙。

說不得將來還會留下一段君臣佳話,青史留名。

看到楊士奇被看重,周志清的內心同樣激盪不已。

大明儲君能把他們帶著隨同巡視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

大理寺在普通人眼中高不可攀,然而對朝中大臣來說也只是稀疏平常,一個正三品的衙門,頭上還有刑部和督察院看著,往往就是走一走流程事情,毫無存在感。

有了在蘇州府的經歷,他敢肯定大理寺即將迎來大變,因為他遇到了一個重視律法的儲君,這就有了他的用武之地。

在港口轉了一圈後,朱允熥現不僅皇家的商會和錢莊開到這裡,就連民生錢莊也是一樣,並且兩家還是對門。

他早就聽範統說過,無論皇家錢莊幹什麼,民生錢莊就跟在後面緊追不捨,為的就是能在皇家錢莊開拓出來的地盤上,狠狠咬下一塊肉來,這也是他直言楊士奇很清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