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允熥的警惕!(第1/2頁)

作品:《大明:我為皇太孫

朱允熥巡視的第二站並沒有直下杭州,而是從松江府乘戰船繞過杭州灣直達寧波。

不是他怕再一次遇到刺殺,而是要用舉來顯示他對大明海事的重視之意。

他以個人的意志強行推動大明開海,不做點什麼是不行的,去寧波也同樣只為看一眼再次揭牌的市舶司。

“這裡是松江府?為何如此荒涼?”

站在後世大明鼎鼎的黃浦江邊,朱允熥深吸了一口氣。

此時他眼中所看到的哪有什麼繁華可言,就連人口都沒有幾戶,肉眼看到的幾座房屋都是陳年舊木,看樣子是很久都沒人居住了。

“殿下,倭寇連年劫掠,沿海之民可謂是民不聊生,不是投奔它處就是避禍山中,此地雖是適居之所,卻也是無人敢住啊!”

松江知府小心翼翼地看了朱允熥一眼,像是訴苦,又像是在闡述一個事實。

“哼!松江府一衛之兵當是有的吧?既明知如此,爾身為松江知府為何不派官兵巡視?同時亦可酌情調動寧波衛斷其海上退路,事關百姓生死,這等緊急之事也要坐等朝廷決斷方才施行?”

隨著朱允熥的一聲冷哼,松江知府腦門頓時有些冒汗。

事涉軍地聯動,還要從外地調兵,這種事自古以來就是忌諱,沒有來自最頂層的命令誰敢擅動?一個不好就是人頭落地下場,就算是有特旨也要慎之又慎。

在松江知府看來,朱允熥是軍政大權在握,站著說話不腰疼,別說他一個小小的知府,自古又能有幾個儲君敢擅自調動軍隊?又有哪個皇帝能做到像洪武皇帝這樣,生怕兒子手裡的權力不夠大的?

如今到了皇太孫這裡更是誇張,連皇帝的御用出行儀仗都打出來了,不是皇帝勝似皇帝,權力已經大到沒邊了。

“殿下,非是臣等不作為,松江府三面臨海,若是把重兵佈置到東面,那倭寇亦是能從北面與南面動突然襲擊,一旦城池失陷,所失者便不再是幾戶沿海之民了啊!殿下!”

松江知府也是個聰明人,絕口不提調動寧波衛的事情,他知道自己沒那權力,更沒有那個資格。

而且在這個時代,也沒人會把海上來的敵人當回事,只因中原大地歷朝歷代的邊患都是來自北方,在所有人的認知中,倭寇其實與海盜沒什麼兩樣,搶完了就會走,不會有顛覆國家政權的可能。

與之相反的是,老朱為了不讓歷史重演,可以說只要人還活著,就沒有放棄過北征,更是把最看重的幾個兒子都送去邊塞,就為了不重蹈前宋的覆轍。

但凡讀過書的人都知道,只要北邊的遊牧民族緩過氣來,所做的第一件事絕對是南侵,並美其名曰‘打草谷’,與北邊的心腹之患相比,倭寇真的只是疥癬之疾。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只可惜時代在變化,大明沒有遇上的千古變局,被韃清碰了個正著,且無絲毫反抗之力。

“行了,孤來此不是聽你訴苦的,孤已傳命給舳艫侯,海軍將會在京師龍江船廠之外,在這裡另建一座造船廠,就叫‘上海造船廠’吧!此地也一同更名為上海。”

“有了海軍這個堅強後盾,想必無論是山東又或是浙江,今後俱當無憂矣!”

隨著朱允熥的大手一揮,松江知府及同行官員當即下拜。

“殿下愛護臣民之心日月可鑑!千歲!千歲!千千歲!

“千歲!千歲!千千歲!

!”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誰都知道皇太孫此言一出,松江府算是徹底絕了來自海上的後患。

其實他們對倭寇一樣是提心吊膽,生怕一不小心松江城就丟了。

如此一來,不管他們會不會受到倭寇影響,都逃不過家破人亡的結局,這也是他們為什麼不敢布重兵在沿海的原因。

畢竟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什麼日月可鑑?孤為大明儲君,不為大明百姓著想,也配當這個儲君?倒是你們身為松江的父母官,又有幾人敢當著孤的面,拍著胸脯道一聲‘上不負君王,下不負黎庶’?”

“孤沒記錯的話,松江府之貪腐可謂是緊隨蘇州府之後!你一個知府幾成一根獨苗,餘下者不是受賄,便是為置警衛軍於死地與當地宗族沆瀣一氣,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朝廷與警務部三令五申言明成立警衛軍乃是為國家計,為社稷計,然則地方官員目光短淺,只看到了手權力被剝奪,卻全然忘了為官者當執政為民之初衷!”

“孤命刑部、督察院、警務部一同徹察此桉,並賜尚方寶劍,給予便宜行事之權,就是要告訴天下的官員,朝廷決議不容置疑,違令者皆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