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發行新鈔!(第1/2頁)

作品:《大明:我為皇太孫

範統被任命為內務府總管之後,算是迎來了他人生的第二春。

當然這是事業上的,身體上的和他永遠也沒什麼關係了。

僅僅十天不到的時間,就完成了朱允熥吩咐他的事情。

得知事情辦好後,朱允熥以最快的來到了宮外,這一次連老朱都跟著過來了。

寶鈔的事情確實是朱允熥一力主導,可他這個做爺爺的其實比孫子還要上心。

錢不錢的對他來說無所謂,反正這次不成還有下一次,可既然孫子的事情,那當然就是天大的事情。

今天的大明京師格外熱鬧,東城一處兩層樓高的地方已經是人山人海。

雖然大門還是緊閉著,但站在外面排隊的人卻是一眼都望不到頭。

大門上掛著的‘大明皇家錢莊’六個鎏金大字的牌匾,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所有人的目光。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沒人會想到寶鈔真的還有回收的一天,所以這些人來這裡的主要目的就是換錢。

新的寶鈔有沒有購買效力還不得而知,但及時落袋為安才是所有人最想要的,因為拿著它真的可以換糧食。

“開了!開了!!”

在萬眾的期盼的目光下,大明皇家錢莊的大門開啟了,排在最前面的數十人一下子就擠了進去。

之所以沒有直接叫銀行或金行,那是朱允熥想要慢慢收攏民間儲存的金銀,為將來的貨幣與糧食脫鉤做準備。

這世上從不缺聰明人,執政者一不留神就會被某些人抓到政策的趨勢,所以他不敢有絲毫大意。

他倒是想過跨越海洋去把島國的石見銀山給搶了。

可如今這大明的造船業和十幾年後比起來,那簡直是天壤之別。

更不要說還要連年北伐,國庫根本就沒那麼錢拿去造船,沿海一直都還在那禁著呢。

皇權最大的優勢就是,只要是一言九鼎的帝王,那他想幹什麼事基本上就沒有幹不成的。

朱棣要下西洋,幾年的時間就造出了長一百四十米,排水量達兩千五百噸的大寶船,天子權威之盛真的是被彰顯到了極致。

“我換到了!我換到了!寶鈔真的可以按原價回收啊!”

過了許久才見到一個人手舞足蹈地從錢莊裡跑了出來,手上還拿著幾張新鈔。

新鈔和舊鈔的區別是舊鈔長36厘米,寬22厘米,而新鈔只有25厘米長,12厘米寬,將來條件成熟了,還會繼續縮小面積。

“允熥啊!虧你想得出來這種辦法,如此下來,一天能換五萬貫就不錯了。”

對面的一處樓房中,朱元璋和朱允熥爺孫倆就坐在視線最好的地方,看著下面錢莊的情形,邊上還有大量的錦衣衛警惕四周。

老朱知道出來的這個人其實就是錦衣衛假扮的,就是為了烘托氣氛而已。

不僅如此,在眾多的人群裡面,至少六分之一都是錦衣衛混進來的託,目的就是減緩寶鈔的兌換數量,以及宣傳寶鈔的信譽值。

這種方法雖然在朱允熥看來已經爛大街,但架不住人們就喜歡這種群體效應。

節奏被帶起來了,之後再來一波輿論轟炸,事情就差不多妥了。

“皇爺爺言重了,孫兒這也不是沒辦法嗎?這種情況再持續一段時間,寶鈔的信用應該就能建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