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寄語!期望!(第1/2頁)

作品:《大明:我為皇太孫

聽著兩人真誠的話語,朱允熥忍不住哭了。

在他看來軍人當死於邊野,馬革裹屍,不管有沒有榮耀加身,都是在為國盡忠,以現在這樣的方式死去,確實是太窩囊了。

然而這卻是歷朝歷代都必須面對的現實。

歸根到底的原因,還是統治者擔心這些能征善戰之將,會威脅到下一代的統治。

沒能趕上一個正值盛年,又能威壓天下帝王是這些人最大的不幸。

他朱允熥自認為有能力做到這一切的,做不到他也會逼著自己做到。

但他畢竟還是太年幼,這也是太子在位,這些人會平安無事的原因,說到底還是他沒有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威望。

“殿下,臣有話說啊!臣也是冤枉的,您要救救微臣啊!!”

在朱允熥掩面而泣的時候,一個不和諧的聲音突然傳進他的耳中。

抬起頭一看,正是早已下獄的吏部侍郎傅友文。

此時的傅友文雖然蓬頭垢面,但整個人的精神面貌卻是比李景隆都要強上不少。

他不需要用腦子想就知道,這是一個和李景隆一樣直接投降的廢物。

明初的文人風骨還是很不錯的,頭鐵的人也有不少,但似乎不包括這位吏部侍郎。

詹徽為人雖然陰狠了一點,但這個人至少不貪,不然也當不了左都御史兼吏部尚書。

“你?你還沒死啊!”

朱允熥一開口差點沒把傅友文給噎死。

他現在只想找個地縫鑽進去,這話實在太傷人心了。

對兩個過氣的侯爺掩面而泣,對他這個吏部侍郎卻是如此的不屑一顧。

不過能救他命的人就在眼前,他也不得不舔著臉往前湊了。

“殿下!!微臣真是冤枉啊!這些錦衣衛假傳聖旨,對臣等酷刑相加,您要為臣做主啊!!”

要說文臣最擅長做什麼事,那一定是推卸責任。

這基本上是刻在他們骨子裡的記憶,不管再過多少年,這一點似乎都不會改變。

“把他帶過來!”

隔壁牢房的門一開啟,傅友文不需要人帶,就自己活蹦亂跳地來到了朱允熥的身前。

“砰!!”

還沒等傅友文下跪說話,他就被朱允熥一腳給踹得老遠。

見皇太孫動手,所有錦衣衛瞬間將腰間的繡春刀拔出來一半,生怕出現什麼意外。

除了郭圖之外,沒人想到皇太孫會親自動手打人。

“你也有資格談冤枉?真當我是三歲小孩了?說!你家那一萬多貫錢是怎麼回事?”

和老朱一樣,朱允熥對貪官同樣沒有一點感。

雖然在這種時代的背景下,能貪、敢貪也算是一種本事。

因為在這個都能貪得起來的,那辦事能力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然而理解是一回事,他想怎麼做又是另一回事。

在他看來一個從二品的高官,貪汙一萬貫真的是有點太少了,說是貪官中的恥辱都不為過。

五貫錢才只一石糧食,一萬貫也就只能買個兩千石糧食。

雖然這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是筆很大的數字,但對一個高居從二品的實職貪官來說真的算是廉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