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金勝曼送上門(第1/5頁)

作品:《大唐皇長孫

一場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讓長安城的氣溫一下子就降下來了。

不過,今天大唐的糧食大豐收。

不管是傳統的大米還是土豆和地瓜,收成都非常的好。

這讓長安城的百姓的臉上多了不少的笑容。

因為糧食豐收,糧食價格就會下跌,這對於不種地的百姓來說是個好事。

當然了,種地的百姓因為整體的收成在增加,倒也不會收入下降。

畢竟大部分百姓種地都是給自己吃。

以前吃不飽,現在能吃飽,這就是幸福。

“蘇我使臣,從《大唐報》上的內容來看,高句麗的戰爭已經基本上結束了,新軍都已經開始班師回朝了,留下來的兵力也直接分到各個城池,就地轉為當地百姓了。

之前報紙上吹噓說唐軍要趕回來過年,我還覺得不相信。

沒想到人家現在真的做到了,實在是不可思議啊。”

倭國使臣府邸,近衛三郎跟蘇我人見一遍吃火鍋,一邊聊天。

經過去年的培養,已經有很多人喜歡上了辣椒,喜歡上了火鍋。

今年的辣椒產量相比去年又是上百倍的增加,價格一下子就變得親民起來。

雖然不至於說普通百姓家都能隨便吃辣椒了。

但是對於喜愛辣椒的人來說,每天炒菜放一點辣椒,還是可以做到的。

“大唐太強大了,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強大。你看看長安城到涼州的鐵路,完全使用精鋼來鋪設。

之前我還覺得這條鐵路很可能會因為精鋼產量的問題以及造價的問題,週期會拉的很長。

但是整個今年,這條鐵路就已經完工三分之一了。

有了經驗,大唐的好幾個鋼鐵作坊又開始擴大產能了,明年指不定這條鐵路就差不多建好了。

哪怕是晚也晚不到後年。

到時候,大唐肯定會進一步的修建其他的鐵路。

再加上一直在不斷修建的水泥道路,這些道路的修建吸引了無數的人力和作坊投入其中。

之前我還覺得這是一個虧本生意,至少對於大唐朝廷來說是一個虧本生意。

現在看來,事情可能不能簡單的那麼看。

我覺得倭國內部也是可以考慮去修建一條水泥道路。”

蘇我人見慢慢的感受到了大唐修路的妙處。

之前不理解的地方,現在完全理解了。

“蘇我使臣,這修水泥路是需要水泥的,其他沙子、砂石之類的,我們國內肯定是不缺的。

但是水泥的話,雖然只要花錢就能買到,但是運輸到倭國,價格恐怕就高的嚇人了吧?”

近衛三郎一下就說出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要修路,水泥從哪裡來?

“這個問題我也想過了,我們直接去跟大唐工部交涉,從他們那裡購買水泥作坊的技術。

或者直接就邀請他們去難波津修建水泥作坊,我們從他們的水泥作坊購買水泥。

這個生意是絕對有得掙的。”

蘇我人見顯然覺得水泥的問題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

畢竟,相對於鋼鐵來說,水泥受到的關注度還是沒有那麼多的。

“水泥作坊在大唐之外的地方還沒有出現過,如果我們要說服唐人,一定要有讓他們接受的利潤回報才行。”

在長安城待了那麼久,不管是蘇我人見還是近衛三郎,都對唐人的做事風格有了一些瞭解。

像是孔穎達這樣的人,可能一些虛名或者是虛頭巴腦的東西就能搞定。

但是大部分的官員,卻不是那麼好忽悠的。

“我們倭國不缺金銀,缺的是商品和技術。這一次,我們好好的跟大唐合作,把難波津到奈良城的水泥道路修建工程直接給到大唐商家。

然後給與足夠的建設預算。為了多掙錢,這些唐人商家也會主動的在難波津去生產水泥這些東西的。”

蘇我人見這麼一說,近衛三郎的眼神亮了幾分。

這個提議,聽起來似乎可行啊。

……

“孔祭酒,陛下有意在平壤城及韓王殿下封地的各個城池之中設立一些小學,給高句麗人傳授我大唐的儒家文化,你可願意主動承擔這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