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國稅總局的新任務(第1/4頁)

作品:《大唐皇長孫

近衛三郎這段時間很忙碌。

一方面,他是在忙著給一切可能給自己幫助的人送禮。

另外一方面,他也是全力的在去了解大唐的情況。

雖然他在倭國也可算是大唐通了。

但是真正的到了長安城之後,他就現自己還有太多的東西需要了解。

之前掌握的很多訊息都是非常片面的。

“蘇我使臣,經過我的調查分析,大唐的讀書人最喜歡看的就是《大唐報》和《渭水週刊》,前者是面向所有唐人適用的一份報紙,大唐的很多朝中大事都是在這裡面刊登。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各地生的新聞趣事,也都是在這裡面刊登。

甚至一些官員的任免情況,都可以在這裡面找到相關的報道。

所以我覺得從今天開始,所有出使大唐的人員,都必須養成每天閱讀《大唐報》的習慣。”

近衛三郎雖然是副使,但是地位跟正使蘇我人見還是差的比較大的。

沒辦法,蘇我家族現在掌握著倭國的大權,哪怕近衛家族也算是倭國的貴族,大家的地位差距也還是很明顯的。

所以很多事務性的工作,都是近衛三郎在負責。

當然了,這也變相的讓近衛三郎對大唐的瞭解程度更加的深入了。

要說此時此刻,整個倭國裡頭,近衛三郎應該是對大唐最瞭解的人了。

“這《大唐報》確實是一個好東西,閱讀這份報紙,不僅可以很好的瞭解大唐的情況,也是學習唐語的一個非常好的工具。

這裡面應該是現在大唐最標準的使用語言的地方了,不管是要看通俗的語言,還是一些比較官方的內容,都可以從這裡面找到。

近衛君,你看看想辦法收集一批《大唐報》以及各種書籍,把它定期的送回難波津。

這對於增加我們對大唐的瞭解,實在是太重要了。”

蘇我人見能夠被安排過來作為遣唐使的使臣,自然也是有幾把刷子的。

當初他可是難波津的城主,在他的努力之下,難波津成為了倭國經濟最達的城市。

“可以,這些《大唐報》賣的並不貴,哪怕是我們一次性賣個幾百份,也沒有什麼問題。

甚至這些報紙運輸到難波津之後,還能以十倍的價格賣出去,反過來給我們掙一筆錢。”

作為難波津的大商家,近衛三郎的商業嗅覺是非常達的。

報紙這個生意,以前沒有人做,但是並不表示這是一個不掙錢的生意。

倭國人現在還沒有自己的文字,大家都是直接跟大唐一樣使用的漢字。

伴隨著大唐與倭國貿易的展,這個趨勢就更加明顯了。

倭國內部學習大唐語言的人,明顯變多了。

特別是難波津這些地方,每一次的報紙搞回去幾百份,甚至幾千份,還是有希望賣出去的。

“你這個主意不錯,我們遣唐使隊伍雖然有奈良那邊準備的錢財,但是也不能完全亂花錢,如果能夠有一些掙錢的方法,那麼對於我們長期的停留在大唐是很有好處的。”

蘇我人見也不是那種頭腦腐朽的人,聽了近衛三郎的建議之後,他立馬就感受到了其中的好處。

“除了《大唐報》之外,我覺得《渭水週刊》也是需要我們充分重視的一個東西。

按照我這段時間對大唐的觀察來看,這《渭水週刊》上面刊登的很多內容我們雖然看不大懂。

甚至覺得有點匪夷所思,但是這裡面卻是代表了大唐的最高科學技術,也就是代表了大唐的最高技術。

這些東西,我們原本是想要進入到渭水書院或者國子監等地方學習的。

但是到現在為止,大唐的禮部都沒有搭理我們的這個述求。

這種情況下,我們的人進入到佛學院學習,雖然也能學習到一些東西,但是那些工藝技術肯定是學習不到的。”

近衛三郎繞來繞去,顯然是看上了《渭水週刊》了。

“嗯,你的這個分析很有道理,但是好多東西我們自己都看不懂,拿回去之後的話,國內也沒有人能夠看得懂啊?”

蘇我人見丟擲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還沒有學會走路,就開始跑步了。

肯定是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的。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辦,我們也不用去管他能不能理解這方面寫的內容,直接照著去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