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誰算計誰?(第1/2頁)

作品:《大唐皇長孫

“陛下,這一次頡利可汗再次帶兵入侵朔州,恐怕不是單純的搶奪物資那麼簡單,要不然他們也沒有必要把梁師都和後隋的人馬也帶上。”

河東道,從晉陽往朔州的官道上,一堆騎兵正在快的前進。

馮立跟在李承宗身邊,結合自己最近掌握的一些情報,提出了自己的分析意見。

“自然不會是那麼簡單的劫掠,要不然他們直接去涼州那個方向,收穫肯定會更多。

不過我們不管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只要把他們伸出來的爪子斬斷了,就什麼都好說了。”

李承宗對新軍的信心顯然是非常充足的。

只要把頡利可汗的這支隊伍幹掉了,那麼後面要平定突厥,難度就不是那麼高了。

“陛下,末將覺得可以好好的分析一些馮將軍說的頡利可汗出兵背後的目的,有針對性的算計一番,說不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靖當初並沒有參與到玄武門之變當中。

雖然李世民在動玄武門之變前,專門去拜訪過李靖,他很可能採取了默許的態度。

但是不管怎麼說,他畢竟是沒有參與這件事。

所以李承宗倒也沒有放著軍神一樣的人物不用。

作為一個帝王,如果這點容人之量都沒有的話,那麼未來的前途也是堪憂的。

“哦?李將軍有何高見?”

人的名,樹的影。

雖然自己有越時空的見識,但是李承宗並不覺得自己就比這個時代的牛人要聰明。

甚至可以很肯定的說,李承宗的智商和天賦都是比不過這個時代的牛人的。

所以當李靖也同意馮立的觀點的時候,李承宗就不得不好好重視一下。

“陛下,草原上的國家,組織機構往往都不是那麼的嚴密,這一次頡利可汗會在冬天出動幾萬精兵入侵朔州,理由很可能比較複雜。

一方面,之前頡利可汗以舉國之力進攻大唐,想要從我大唐手中獲得天大的利益。

但是在陛下的運籌帷幄之中,突厥人的幾十萬大軍大敗而歸。

草原上的人是最崇拜英雄的,同樣的,他們也是最看不起失敗者的。

頡利可汗要想坐穩自己的位置,就一定要有一個新的勝利來洗刷掉過去的恥辱。

這個時候,勝利的大小不見得有多重要,但是一定要讓大家看得到。

然後再動人員宣傳,重新塑造他的英勇形象。

而要實現這個目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朔州拿下來,然後讓突厥人直接控制這座城池。

他們把梁師都和後隋的人馬帶上,應該就是為了統治朔州地區而考慮的。

一旦朔州真的被他們攻打下來,那麼頡利可汗就有理由在草原上徵召一些平時不大聽他話的隊伍出征。

讓這些勢力來跟我大唐作戰,既消耗了自己的對手的力量,也打擊了我們大唐的軍隊。”

李靖非常大膽的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還是隋朝的時候,他就在馬邑待著。

雖然這幾年都沒有再回來,但是對於馬邑的情況,他還是非常熟悉。

現在無非就是把馬邑改為了朔州而已。

在馬邑的那些年,李靖對突厥人的研究也是非常深入的。

別看人家好像很猛的樣子,其實內部也是問題重重。

每一個部落都想要最肥沃的草場。

每一個部落都不甘於被人統治。

突厥人內部的權利爭奪,一點也不比大唐差。

“按照李將軍你這麼說,這一次我們是肯定可以跟頡利的大軍正面交戰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