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涼州北市(第1/2頁)

作品:《大唐皇長孫

“嗯?不一定?”

李淵很是好奇的看著李承宗,想要看看他到底有什麼說法。

“阿翁,孫兒如今正在安排人研究一種全新的武器,將來一旦成功了,那麼解決草原問題就不在話下了。”

對李淵,李承宗倒也沒有怎麼隱瞞。

當然了,沒有成功之前,倒也沒有必要說那麼多就是了。

“全新的武器?莫非你說的就是火器營?那些火炮和火槍雖然頗有威力,但是也就看起來架勢很足,實際上的殺傷力是比較有限的。

真的讓十二衛跟火器營比較,也不見得就是誰輸誰贏。”

很顯然,李淵不認為李承宗搞出來的火器營有什麼了不起的。

騎射,這才是一支軍隊最根本的競爭力。

至少在這個年代,大家都是這麼認為的。

而大唐的騎兵隊伍,在歷朝歷代當中,都算是非常強大的。

這種情況下,你讓李淵相信火器營在將來會取代騎射,他是不可能相信的。

“阿翁,火炮現在的威力,確實還比較有限。黑火藥的質量也還談不上多麼的好。

但是伴隨著技術的進度,火炮將來的威力肯定是非同凡響的。

當然了,這一次孫兒說的對付胡人的利器,並不是火炮。

具體是什麼,等後面有情況了再請您親自去看一看。”

沒有意義的爭論,肯定是沒有必要進行的。

李承宗自然是不會因為這些事情跟李淵在那裡爭執不休。

“聽說涼州這邊最繁華的就是北市,在西北地區的名氣甚至比長安城的西市還要高。

我們等會要不要過去看一看?”

既然都出來了,李淵自然也是想要看一看涼州最真實的一面。

李承宗不想跟他爭執,李淵也一樣不想跟自己的孫子爭執。

所以火器的話題,就很是自然的被切換掉了。

“孫兒也正有此意!”

……

涼州北市,沒有設在涼州城內,而是在涼州北門外幾里處。

這裡是通往肅州的必經之地,也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甚至對於不少絲綢之路的商人來說,涼州北市就是他們的絲綢之路的。

四周的許多草原部落,也都是會定期安排人到北市採辦商品。

可想而知,涼州北市承擔了多麼巨大的責任和影響力。

“走在介面上,跟西市有點相似,但是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單單胡人的數量就比其他地方多了很多。”

李淵跟李承宗並排走在北市的大街,看著來兩旁各種各樣的商鋪,興致頗高。

“這兩年我大唐的人口增加比較快,只要涼州保持足夠的吸引力,我大唐百姓也會有更多的願意來到這裡展。”

對於邊疆城市來說,人口結構是必須要關心的一個問題。

唐人在胡人面前的地位很高。

特別是對於遠離大唐的胡人來說,唐人的地位就更高了。

當然了,有些人可能分不清到底什麼是隋人,什麼是唐人。

反正黑頭、黑眼珠、黃面板,穿著長衫的人,都不要輕易招惹。

“邊疆地區的環境普遍比較惡劣,要想讓涼州城的人口躲起來,糧食的問題是必須要解決的。”

李淵這個問題,一下子就切中了要害。

對於古代人來說,糧食就是一切。

有糧食就有人。

“涼州附近應該是比較適合玉米和土豆的種植,等到渭水書院的探險隊從美洲回來之後,糧食問題對於我們大唐來說,就不是那麼大的問題了。

我們大唐的人口,可以很快就突破一個億,兩個億,然後直奔三四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