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衝突?(第1/3頁)

作品:《大唐皇長孫

貞觀九年的冬天。

長安城的百姓普遍都過的比較舒服。

今年各種各樣的工程的修建,給商家、百姓帶來了許多的機會。

不管是商人還是普通百姓,口袋裡都掙了一些錢財。

而對於農夫來說,今年的收成也很是不錯。

特別是一些地區嘗試著種植了雙季水稻,更是有了一個好收成。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來自上海縣的訊息,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

“李院長,這就是鯨油蠟燭,你覺得跟煤油燈比起來,有什麼優劣呢?”

許敬宗抓著幾根鯨油蠟燭來到了李淳風的實驗室裡頭,顯然是有比較重要的事情跟他商量。

作為工部尚書,這段時間許敬宗是全力支援李淳風把火油提煉作坊給修建了起來。

並且煤油燈如今也算是長安城裡頭新興產業的朝陽行業之一。

但是,剛剛展起來的這個產業,卻是迎來了第一個危機。

那就是鯨油蠟燭。

“許尚書,這個鯨油蠟燭我也是從昨天開始就在研究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鯨油蠟燭還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存在。

如果上海縣那邊能夠源源不斷的提供廉價的鯨油蠟燭,那麼對於我們的煤油燈來說,還真是一個大的衝擊。

不過我覺得現在的情況其實沒有那麼嚴重。”

李淳風自然是比許敬宗更加在意鯨油蠟燭的出現。

畢竟火油作坊和煤油燈產業都是跟他息息相關的事情。

甚至可以說是跟他的個人榮辱相掛鉤的。

“哦?此話怎講?”

“鯨油蠟燭相比牛油蠟燭和蜜蠟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它的出現,肯定會徹底的讓牛油蠟燭和蜜蠟失去市場。

但是鯨油這種全新的東西,想要獲取應該還是沒有那麼容易的。

大唐現在在陛下的帶領下,蒸蒸日上,願意出海冒險的人,其實並不是特別的多。

哪怕是很多人願意出海,能夠捕捉回來多少鯨魚,也是一個未知數。

而我們的煤油燈,雖然暫時來說,產量還比較有限,價格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也還是太高了。

但是煤油這個東西,除了提煉的時候需要花費一點點成本,其他的成本是非常低的。

只要我們進一步的擴大火油的開採量,那麼煤油的價格很快就會降下來。

到時候,煤油燈的價格也會下降到一個全新的程度。”

李淳風這話倒也不是完全亂說。

現在的鯨油蠟燭也好,煤油燈也好,都是有它們自己的問題的。

“但是我觀察了一下,鯨油蠟燭燃燒的時候,是沒有任何的油煙的。

但是煤油燈的話,雖然不是很明顯,但還是有一些黑煙的。

這對於勳貴人家來說,應該還是比較介意的。”

許敬宗今天過來找李淳風,顯然也是已經做了一些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