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基建狂魔提前誕生了(第1/2頁)

作品:《大唐皇長孫

二月二,龍抬頭。

武德八年的二月初二,長安城到洛陽的水泥道路開工了。

與此同時,涼州到長安城的水泥道路,也已經快要修建完成了。

見識到了國稅總局收稅的厲害之後,滿朝文武,已經很是有人跳出來反對水泥道路的修建了。

畢竟,修路建橋是好事,這個大家還是知道的。

“世子,國稅總局在各地分局都已經66續續的設立起來,如今對於人手的需求是越的緊張了。”

岑文字負責國稅總局的事情,雖然接受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是表現確實讓大家都非常滿意。

不愧是宰相級別的人才啊。

“馬上就是春闈了,到時候朝廷會加大科舉取士的力度,往年每個科招募兩百人。

今年會直接招募五百人,到時候明算科的人,除了少部分去到六部之外,其他的全部都補充到國稅總局在各地的分局和海關之中。”

李承宗對於國稅總局的支援力度還是非常大的。

要想日子過的安穩,軍權和財權,一定是要握在手中的。

雖然國稅總局的賦稅收入最終還是要繳納給民部的。

但是如果李承宗想要挪用的話,基本上是沒有外人會知道的。

國稅總局,完全就是一個獨立的王國。

外面的人對立面的情況瞭解的是非常少的。

“要是一下子就多了五百來人的話,那倒是真的可以好好的緩解一些情況。

這些明算科的進士,上手應該還是非常快的。”

岑文字雖然才回到長安城不到一年的時間,但是對於科舉改革之後的大唐士子的情況,他還是做了一番瞭解的。

“國稅總局自己也可以在長安城修建一座書院,專門為自己培養胥吏等相關的人才。

這種畢業之後就能進入到國稅總局工作的機會,應該是很多普通百姓都夢寐以求的。

如今長安城的讀書人,許多都是匠人和普通百姓的子弟。

在其他地方沒有辦法辦成的事情,在長安城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客氣的說,長安城的百姓識字率,是遠遠高於其他地方的。

特別是在渭水新城的影響下,整個長安城多了不少識字的人。

其他的不說,單單渭水新城裡頭的那將近十萬人,幾乎大部分都識字。

哪怕是不識字的,也都積極的安排自己家中的孩子去讀書。

知識改變命運。

這個可是渭水新城裡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無數的匠人子弟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了這句話。

“開辦書院?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不過這麼一來,豈不是跟渭水書院相沖突了?”

“能有什麼衝突,大家的定位不一樣,沒有衝突的。

再說了,哪怕是定位一樣也沒有關係,有競爭是好事。

長安城裡頭不管是誰家想要開設書院,我都是支援的。”

教育的重要性,李承宗自然很清楚。

這個江山遲早是自己的,教育的事情自然也要提早安排。

要不然等到以後自己登基的時候,什麼都要從頭開始,就實在是太浪費時間了。

畢竟,有些東西,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之後才能起到比較好的效果。

要不然的話,單個人再厲害也是沒有用的。

……

水泥作坊、青磚作坊、碎石作坊、打鐵鋪子。

各種各樣的作坊和鋪子,生意在進入到武德八年之後,就變得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