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頭疼的鄭觀音(第1/2頁)

作品:《大唐皇長孫

渭水作坊旗下的鹹魚鋪子,給長安城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整個長安城的鹽巴鋪子,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倒大黴了。

連續三天,他們一斤鹽巴都沒有賣出去。

而在人家鹹魚鋪子的門口,卻是一直都門庭若市。

甚至一些商家看到的機會,也都拼命的安排家中僕人一輪又一輪的排隊,購買人家的鹹魚。

畢竟,按照他們的理解,買再多這樣的鹹魚回去,都是不用擔心會虧本的。

頂多就是轉手的時候掙多掙少的問題。

再不濟,留著自己吃,也是可以的。

“鄭掌櫃,我們安排在渭水新城那邊的夥計確認到今天又有十幾馬車的鹹魚從涼州那個方向運輸過來了。

那濃濃的魚腥味和雪白的鹽巴,跟鹹魚鋪子裡頭售賣的一模一樣。”

小方作為滎陽鄭氏鹽巴鋪子的夥計,很受掌櫃鄭海東的信任。

奈何此時此刻,他彙報的這個訊息,實在是讓人不爽。

“夠了!不用再說了!”

雖然滎陽鄭氏不是隻有鹽巴這一個產業,但是這個鹽巴的生意是最穩定,歷史最悠久的。

利潤也佔據到了滎陽鄭氏收入的兩成。

最關鍵的是,很多世家勳貴都知道食鹽行業的龍頭是滎陽鄭氏。

這個時候如果他們倒下了,那麼是不是意味著滎陽鄭氏不行了?

是不是在其他行業,也可以挑戰一下滎陽鄭氏呢?

這是一個鄭海東絕對沒有辦法接受的結果。

“坊間有訊息,說是皇長孫在吐谷渾那邊找到了將鹽湖裡頭的有毒鹽礦提煉成為精鹽的技術,所以才有源源不斷的鹹魚出來。”

雖然鄭海東沒有耐心聽自己說話,但是已經打聽到的訊息,小方還是要趕緊彙報的。

要不然到時候鄭海東更是會大脾氣。

“吐谷渾的鹽湖,我們家族的人也不是沒有安排人去看過,那些鹽巴雖然產量巨大,可是完全沒有辦法吃。

除了一些牲畜會舔兩口之外,就是窮苦牧民都不吃的。

這是上千年來都是這樣的情況,皇長孫只不過是去吐谷渾了幾個月,怎麼可能就可以改變這個局面?”

鄭海東顯然不願意相信這種說法。

但是他雖然嘴硬,心裡面卻是非常的慌。

因為按照現在的情況,只有這個說法成立的情況下,西市鹹魚鋪子裡頭生的事情才說得通。

一斤兩文錢的售價,滎陽鄭氏哪怕是一點錢都不掙,也是做不到這個價格的。

別說是精鹽了,就是最差的粗鹽,之前也沒有人按照這個價格售賣啊。

李承宗的人,這一次完全是把桌子都給掀翻了。

“最近一年多,渭水新城那邊層出不窮的冒出了各種各樣的新技術,這奇淫技巧雖然大家都看不上,但是不得不說,應用在作坊裡頭,效果是非常好的。

造紙和印刷技術的更新,已經讓曲阜書鋪差點倒閉。

新穎的羊毛去汙技術,讓無數的世家勳貴都選擇了出錢購買這個技術。

至於水泥的生產,更是已經被很多人掌握了。

而傳說中的水晶產品,據說也都是使用了秘製的方法制作出來的。

如果這個天下還有誰有可能掌握將有毒的鹽湖變成精鹽的技術,那就非皇長孫的人不可了。”

小方這話很傷自己這邊的銳氣。

但是分析的卻是很透徹。

有些事情,逃避是解決不了的。

“你的意思是說皇長孫掌握了新的提煉精鹽工藝,所以精鹽對他來說,成本比之前最差的粗鹽還要低,所以他們才這樣肆無忌憚的低價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