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厚待醫者的赫連嫣然(上)

作品:《南山相思梨花落問佳期

赫連嫣然自是不清楚白盛的心思百轉,她也有成堆的事務要處理。

雖然各項事宜都有專人負責分派監督查驗各個環節,但她帶來的人皆是個中翹楚,能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脾氣和傲骨,難免不太服管。

再加上又是她赫連氏出來的,即便沒有狐假虎威的意思,可看在她這個縣主的面上,管事的官員也不好真的一視同仁,把人怎麼著。到頭來還是要赫連嫣然出面。

就說從京裡跟著出來的兩大聖手“陳半城”與“何妙手”。

原本四大聖手聽說了此事,都想親赴皖淮為災民們問診救治,可要是四人都走了,京裡的病患又該怎麼辦?

商量了半天決定去兩個留兩個,可誰去誰留又成了個問題。四個年近古稀的老大夫爭得面紅耳赤,還險些動起手來,最終鬧到了赫連嫣然跟前。

幾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一慣誰的面子也不給,卻在赫連嫣然面前一個個乖得跟貓似的。

赫連嫣然聽了事情的經過,略作思索,用一句話就化解了干戈“那就抓鬮吧,最是公平,抽中了也好,抽不中也罷,與人無尤。”

於是乎,“許司命”與“宋回春”就這麼委屈萬分地被留在了京中。

跟來的這兩位卻不叫人省心。醫術之高自然毋庸置疑,品行之高潔亦無可指摘,唯獨這臭脾氣著實叫人頭疼。

明明對著病人的時候態度柔和如春風,和氣又慈祥,可只要對上官員,立馬橫眉立目活像個點著的炮仗。誰的號令也不停,誰的臉面也不顧。管事的官員沒辦法,只好請了赫連嫣然過來。

誰知前一刻還上躥下跳指著官員鼻子大罵的兩位“老太爺”瞬間化身溫馴的小綿羊,恭敬謙卑,憧憬有加,只要是赫連嫣然說的話,幾乎就是言聽計從,半點違逆也無。

看得準備告狀的官員瞬間洩了氣,一肚子的委屈說不出來,憋得只想哭。不過經此一事,卻知道了兩位聖手也有一怕,遇到他們不肯配合的情況,直接就把赫連嫣然請出來鎮著,甭提多好使了。

曾經有人問過四位聖手,緣何會對那麼多的達官顯貴夠不屑一顧,卻對個未及笄的無知小姑娘卑躬屈膝?結果話還沒說完,就捱了幾位老大夫的柺棍招呼,外加怒氣衝衝的威脅“小兔崽子,敢說元孃的壞話?當心老夫把你毒啞了,叫你後半輩子都不能再出言不遜!”

了一通脾氣,四位老者開始講起了各自與赫連元孃的淵源。

每個故事大抵都有些相似之處。四人都是出身醫學世家,從小耳濡目染,收受薰陶,也都荔枝要成為濟世救人的名醫藥聖。

理想雖然遠大,先是卻很艱難。同行的排擠陷害,官府的貪婪索要,病患的窮苦與仇視,無不令他們舉步維艱。行醫救人,談何容易?

好不容易到了三十來歲,四人的醫術已有小成,卻由於不肯與黑心的醫館藥鋪同流合汙,又不願助長不正之風給官府塞銀子疏通,以至於連個坐堂的地方都沒有,只能走街串巷,掛個葫蘆搖著鈴鐺給人看病。

這種情況下診治的大多都是勉強度日的貧苦人家,能給出幾個大子兒的診金就不錯了,更多的時候使用粗糧、青菜頂替,至於要錢,簡直就是奢望。

這四位倒是濟世救人了,可自己的生活卻始終沒有著落,還要靠著族裡兄弟以及妻子孃家接濟。而立之年,空有一身本事卻沒能真正立起來,日子過得好不慘淡憋屈。

遇到赫連元孃的時候,正是他們柴米不濟,日子快要過不下去的最艱難之時。

那時的赫連元娘還不是赫連嫣然,而是一個名叫赫連珺的女子。看上去三四十歲的模樣,卻已是七八十歲的高齡。

她和善地請四人到她長房名下的醫院坐堂,只要醫術確實高明,就允許他們每月定下一日為窮苦病患問診施藥,分文不取。若是坐滿一年,每月可再加一日義診。

四人聽了不免心動,再三確認了不必昧著良心坑騙病人錢財,也不必與達官顯貴虛與委蛇之後,滿心歡喜的答應了。

至於酬勞,有一部分是現銀,剩下的都是米糧、青菜、水果、布匹、肉類等等。像是早就知道了他們會拿出錢財為看不起病的百姓墊付診金藥費,特意強調了米糧等物嚴禁變賣或贈送他人,只能自家吃用,甚至還將這一條寫進了契書裡。

四人哪能不明白元孃的一番苦心?不禁都欽佩又感激。至此,他們總算是能養家餬口,不必再為衣食愁。

過了幾年,赫連珺辭世,怎麼說也是有著知遇之恩的智者,四人不免好一陣悲痛。無不悔恨當初應該為其好好調養,說不定能延壽數載。

又過了幾年,四人才第一次見到了幾人元娘赫連嫣然。那時的她不過四五歲的年紀,卻已有了不遜於上一代元孃的沉穩與氣度。雖然只是個稚齡幼童,卻叫人絲毫也生不出輕慢之心。

赫連嫣然允諾四人除了現有的每月兩日義診外,赫連一族所收藏的醫術可任由他們閱覽,珍品以下藥材可隨意取用已研製新方子。另外,每年還會從醫館藥鋪的盈利中抽搐三成用於給貧困交加的人家義診施藥。

四人喜出望外的同時,更是對赫連嫣然這位元娘由衷欽佩崇敬,每次見了都恨不得執弟子禮。

先前問話的人聽過了,也不由得肅然起敬,讚一聲赫連元娘實乃奇女子也。

白盛得知了這些過往,與赫連嫣然談起忍不住時調侃道“原來嫣然那麼小開始就已有了大家風範,而且還是菩薩心腸。

長房醫館藥鋪的三成盈利,不知多少人幾輩子也掙不到的數目,卻叫你一句話就給窮人看病吃藥用了。我的正妃心地日此善良,來日必有好報。”

赫連嫣然聽了,垂了眸子淡淡道“臣女之所以厚待醫者,是存了死心的。族裡曾因為醫術不精有過極之慘痛的教訓。歷任家主與元娘也對醫道格外重視。

醫術高之人有多少也不嫌多。若不是這樣,也難培養出清和族老這樣優秀的醫者。

臣女生就一副鐵石心腸,也從不信什麼福運報應之說。不過是有人相信,民女也願意為了他去做這些所謂的善事罷了。”

喜歡南山相思梨花落問佳期請大家收藏南山相思梨花落問佳期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