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痴心不改的秀才李昭(下)

作品:《南山相思梨花落問佳期

白盛與趙鈞保雖然面上裝作若無其事,但眸中難掩悲慼之色。

白盛沉默片刻,終是開口問道“秀才,你可還有什麼心願未了?”

李昭太拼命。這些年辦起差來簡直跟不要命似的,身體早就垮了。身為皇帝的白盛特意指派了兩名太醫專司為李昭調理身體,否則他根本撐不到今天,不過,卻也只能撐到今天了。

太醫院的太醫們輪番上陣,京裡及民間的聖手們也都自來給這位聲望極高的李閣老診治,這些年下來,光是給李昭調理進補的藥材就已不知用了幾大車。他自己都調侃說,自己吃的藥已經比吃的飯還要多了。

李昭已經不知累倒過多少回,可每次身子剛有起色,他就又掙扎著忙於公務。為這事兒,他那素來賢惠溫婉的妻子也已經與他鬧了好幾回了。他老母親在世的時候還好,老人家說的話李昭多少還聽些,不敢太過違逆。

可後來老太太過世了,當時朝廷正是離不開他的時候,白盛問過他的意思,是否要為母親守孝三年。李昭權衡了幾日,還是請白盛奪了情,又一心撲在公事上。

百官們都知道,白盛是個勤謹的好皇帝,而李昭是個可怕的瘋子!

只要是有利於江山社稷,有利於百姓民生的,哪怕又再多反對的聲音李昭也要排除萬難地將事情推行下去。可若是有礙國法規矩的,便是皇帝本人,李昭也不給面子,當眾反駁,力爭到底。

李昭給百姓辦了許多好事實事,卻也擋了許多人的路,因此還遭遇過不止一次的刺殺,多虧白盛早就命人暗中護衛,就這樣,李昭還是被傷及過性命,若非當時“許司命”和“陳半城”兩位聖手還在世,他就真的英年早逝了。

經此一事,白盛把暗中保護李昭的人直接搬到了明面上,並且在早朝上公然警告,動了李昭的人他絕不會放過,必會追查到底,李昭若丟了性命,頂叫主使之人闔家償命。至此,針對李昭的刺殺行動才逐漸絕跡。

可李昭似乎一點兒都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和性命,只要還能動彈,就一定要辦公。白盛為此跟他過脾氣,李昭卻並不放在心上,依舊我行我素。白盛也拿他沒辦法,本就捨不得罰他,又顧忌著他的身體,最終也沒將他怎麼樣,一場盛怒也落得個雷聲大雨點小。

當年那個仗義執言耿直熱血的青年,終究一步步成長為官場上淡定儒雅,從容果決的一代重臣。只是終於油盡燈枯,回天乏術了。

李昭認認真真地回顧了他這一生,覺得也稱得上是跌宕起伏轟轟烈烈了。前十幾年,他從一介村野孩童成了有功名的秀才,日子過得平淡又安穩。

後來,一場水患徹底改變了這一切。他淪落為流民,卻意外地到了白盛身邊,更是從此入了官場,一路明爭暗鬥,其間有起有落,曾經春風得意,也曾經性命堪虞。幾十年下來,真真切切地為朝廷為百姓做了不少事,說起來也算得上一段傳奇了吧。

“回陛下,微臣並無未了的心願。微臣該做的想做的能做的都已付諸行動了,再沒什麼可遺憾的。”李昭想起自己的成就,覺得滿足又欣慰。

白盛點了點頭,道“既如此,你的子孫朕會妥善照拂,保他們榮華富貴。”

“陛下的好意微臣心領了。微臣此生雖積蓄不多,卻也足夠他們安分度日。若他們有那個本事,自可奔出個好前程,不必勞陛下優待。若他們是沒本事的草包,反而會因此有恃無恐不思進取,辜負陛下美意,因此也不敢勞陛下優待。”李昭平靜卻堅定地拒絕道。

“這麼多年了,還是這個臭脾氣,真是個酸秀才。”白盛搖了搖頭,沒再提此事,顯然是尊重他的決定。

趙鈞保猶豫了半天,問道“秀才,你可是放下了嗎?”他看得出來,自那件事以後,秀才就變了,一點一點,看上去越來越穩重從容,卻在沒人能知道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他的話問的沒頭沒腦,李昭怔了怔,過了一會兒才明白了他的意思。

彷彿當年皖淮府河堤上個出現的第一條裂痕,很快,有什麼東西山呼海嘯般奔湧而至,沖毀了他好不容易在心底築起的高牆,瞬間便將他淹沒。

放下了嗎?他也這樣問自己。放不下,不願放下,也從未放下。

他從來都是個固執的人,認準的事情就會堅持到底,為此沒少與皇帝爭執。

那是他與漫漫人海中一眼萬年的人,他小心翼翼地滿藏在心底大半輩子的思慕與心儀,他為什麼要放下?憑什麼要他放下?又有誰有資格叫他放下?

這麼多年來,他不停地用公務來麻痺自己,甚至連休沐都要去官署辦公,除了躲不過的年關,他從不敢讓自己清閒下來。

自那件事以後,彷彿他活著的意義已經不存在了。他再也無法感到快活與歡喜,他的人生從此只剩下一片灰白,再不見鮮活明豔的色彩。他的心像是被人生生挖了個打洞,無論做什麼都彌補不上缺失的部分。

漸漸的,他沒了喜怒哀樂,他的情緒彷彿消失了。他仍會笑,卻再不是因為欣喜,似乎笑容真的就只是一個表情,也不再自內心。他成了官員們眼中城府極深看不透的老狐狸,卻沒人知道,他只是徹底失去了悲喜。

李昭正要開口,卻覺得喉嚨湧上一股腥甜,接著便嘔出一大口鮮血。

他看到白盛與趙鈞保驚慌地對他說著什麼,只是他聽不清,視線也越來越模糊。

他想安慰他們說自己不要緊,可是他太累了,連開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他現自己動不了了,眼皮也一點點沉下來。

意識漸漸模糊了。他能感覺到有許多人圍在他身邊,是他的子孫們吧。伏在他身邊哭泣的應當是他的夫人了。說起來還是當今皇后做的媒。

對於皇后,他的心情一直有些複雜,每年的宮宴上,他都藉口身體不適從不參加。皇后母儀天下,心繫萬民,為大越百姓稱道。可她的那張臉,李昭不想面對,看到就會勾起他的痛苦與懷念,他總是能避就避。

他的夫人是個出身名門的大家閨秀,這些年來與他相敬如賓。她相夫教子,持家有道。雖然他對她並不愛意卻也頗為敬重,從未納妾或是收什麼通房之列,也算是對她的彌補與報答。

這是快要死了吧。意識到這一點的李昭並不害怕,反而有一種解脫之感,甚至還隱隱有些期待。他太累了,這下子總算可以好好歇歇了。

沒人知道他心裡的苦,只有母親臨終時拉著他的手,心疼道“我的兒啊,你這輩子都是為百姓為朝廷為孃親活著,什麼之後才能為了你自己?”

耳邊的哭泣聲漸漸遠去,四周也變得寂靜無聲。天地間彷彿只剩下他一人。

不知過了多久,耳邊突然響起一道清冷的女子聲音“秀才。”

李昭渾身一震,立刻睜大了雙眼。

一片天光中,一襲素色審議的少女正站在對面,高貴雍容,桀驁驕矜。她面色冷淡地看了李昭一眼,高高在上地問道“交代你的事情可辦妥了嗎?”

李昭只覺得熱淚盈眶,趕忙低下頭去。

多少年了?連他在夢中都遍尋不見的人終於出現了,而他終於可以再見到她。這才是他真正未了的心願。

李昭壓抑著內心的狂喜,恭敬地垂應答,聲音止不住的微微顫“縣主恕罪,卑職來遲了……”

我從未奢求過能與你在一起,不論今生抑或來時。如若上天悲憫,允我所求,我只盼你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能平安長樂,順遂歡喜。李秀才虔誠地閉上了雙眼,有清澈的淚滴從眼角滑落。

承泰二十一年,越國內閣輔李昭面帶微笑,溘然長逝,終年五十有三。

舉國上下一片哀慟,皇帝罷朝七日以示哀思。

這位國之重臣的一聲充滿傳奇色彩。

從此,世上再無李昭其人,但他為越國所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立下的汗馬功勞都將永載史冊,被百姓們世代傳頌……

喜歡南山相思梨花落問佳期請大家收藏南山相思梨花落問佳期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