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作品:《傾顏

不,這份感情我要收回,我不能這麼下去折磨自己,我不要喜歡上他了,一點兒也不要,我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我做不到那樣的大度,所以我收回,一定要收回。

正文 chapter31 後宮-雲起

約睡了兩個時辰的樣子就醒了,看外面的天色離康熙上朝還有一段時間,要繼續睡的話,又恐去遲了,更何況也實在睡不著了,便起身,洗漱整齊,早早地到了養心殿候著。李德全沒在殿外守著,是個眼生的小太監,見我來到,小聲問道:“姑娘來這麼早,還有些時辰皇上才起呢?”

“沒事,我候著便是。”聽我這麼說他也沒再多說什麼,只是嚴謹地站著,萬分小心著。

時辰說快即快,說慢即慢,不知過了多久,就從裡屋傳來康熙的呼喚聲,我和那小太監齊齊上身要替康熙更衣,但康熙卻揮退了那太監,道:“吳德生,你先下去,這裡有她就行了。”吳德生頓了頓,應聲而退。

我儘量讓自己什麼都不想,以最快的速度替康熙更好衣,戴好皇冠,就站於一邊謹聽吩咐。康熙沒說話,只是站在那兒一動不動,不知在想些什麼?直到門外有人提醒他該上朝了,他才邁開步子,向外走去,但走了幾小步卻停頓住了,道:“朕在你心中到底算什麼?”

這句話不輕不重,不急不緩,似沒任何份量,卻讓我的心有些沉重起來,其實我又何嘗不想反問他一句呢,可不能問,也不敢問。這是一種十分矛盾的心情,雖然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綜合體。

隨後幾天我都很少再與康熙說話,康熙也似乎沒話可說,雖然會時不時地淡眼從我身上飄過,但只是飄過,卻未作停留,我有些鬆了一口氣,想著這是不是代表他的心思不在我身上了呢,畢竟這段時間他很寵和貴人,也就是瓜爾佳氏兮然。

“皇上,太后讓奴才來請你過去,說是有要事相商,還讓你一定要帶上夕晨姑娘。”皇太后身邊的親信經稟報見到康熙,為皇太后傳信兒道。

康熙埋頭苦幹地批閱著奏摺,未抬頭道:“你回去稟太后,朕稍後就到。”那人退下,我心裡當場就有些納悶著,皇太后這麼久不宣我,這一宣恐怕又不是什麼好事吧。

我只能在心裡祈禱著,祈禱著這只是皇太后不經意的傳喚,並無其他實質意思。

一番請安後,屋內就只留了皇太后,康熙,我以及雲裳華濃。

雲裳華濃在初看到我時,很是激動,但礙於場面,只得紛然一笑,算是打過招呼,幾百個日子沒見,她倆變化不少,尤其是華濃,再不見之前那般的性子,在她身上除了靜再看不到其他的東西,但卻給人一種很飄渺的感覺,甚至很虛假,而云裳卻依然是那樣,不曾有多大的改變,從始之的激動到現在此刻的擔憂,很是讓我欣慰。

“聽說皇額娘找兒臣有要事?”華濃剛上茶,康熙就問道。

皇太后笑稱道:“是有事,不過也不急,皇上先喝口茶潤潤喉再說,哀家有事先和顏夕晨相商,皇上沒意議吧。”

康熙哪會有意議,自是不會,見此,我忙跪下,誠惶誠恐般地道:“太后嚴重了,您有事吩咐一聲便是,奴婢有罪。”

“這孩子,哀家不過是這麼一說而已,看把她嚇的,趕快起來。”皇太后的聲音很慈藹,彼時一點兒太后的架子都沒有。

我起身,微低著頭,皇太后有些無奈道:“抬起頭來吧。”

我慢慢地抬起頭,望著皇太后側角的方向,皇太后這才繼續道:“夕晨啊,哀家替華濃尋了門親事,你可同意。”

我驀地再次跪下,道:“太后能替華濃尋門親事,自是她的福氣,奴婢怎會不同意呢,再說了,華濃跟了太后,就是太后的人了,而她能跟著太后您,也算是她的福分,如今兒,太后又為她尋了一門好親事,她自是感激不盡的,奴婢也打心底為她高興。”

無論入宮為妃還是入宮為奴為婢,在入宮的那一刻起,我們這些人的命運早已不是自己所能掌控得了的,只要主子一句話,無論前方如何艱難也得照做,這就是命,別人掌握自己的命,我也只能祈求著皇太后能為華濃尋門好親事,畢竟和華濃之間還是有絲感情的,也是希望著她能真正過得好。

我的回答皇太后自然滿意道:“既然你這麼說,哀家就決定了,皇上,你看這華濃丫頭不但人美心善,連醫術也都勝之太醫一層,哀家想著啊,這丫頭這麼好,豈能讓外人撿了便宜,不如就做我們愛新覺羅家的人,如何。”

“皇額娘欲把這丫頭賜給誰呢?”康熙兒子那麼多,隨便賜給哪一個兒子都沒問題,不過他還是得徵詢皇太后的意見,畢竟再怎麼說也都是皇太后身邊的人,而既然皇太后有這麼個打算,自然心裡頭也是有人選的。

皇太后滿臉笑容,瞬時褪去了不少滄桑般,道:“哀家思來想去,把這些阿哥們輪流想了一遍,終覺得要華濃丫頭眼了他們,實在是有些吃虧,倒不如哀家做主,跟了皇上,封個貴人,這樣哀家也就能時常見到她了,皇上覺得如何。”

原來是把人送給康熙,當聽到皇太后這個決定時,我雖有些大出所料,但也只是略略的驚詫了一下,過此就再無大的反應了,反倒是雲裳,趁著太后和康熙說話的功夫不忘給我投來些許安慰之色。想必她是早知道的吧,不然方才她也不會有那種擔憂的表情了。

“皇上可是不滿意。”見康熙許久未言語,皇太后臉色一凜,問道。

康熙淡淡地否決道:“兒臣不是這個意思,兒臣是在想該如何安置她。”

皇太后一副那就好的表情,道:“也難為皇上這般為華濃丫頭著想了,這點哀家早就想到了,就安置到宜妃的殿裡吧,宜妃一向和這丫頭感情不錯,讓她到那兒去,也免得哀家牽腸掛肚的,皇上覺得呢?”

康熙想了想,同意,道:“還是皇額娘想得周到,兒臣剛才也想了一下,不如就封她為惜貴人吧,也幸得皇額娘疼愛,才有她如今兒的造化,皇額娘覺得可好。”

“哀家也覺得甚好,就惜貴人吧。”皇太后笑笑地道。

華濃趁此跪下謝恩,道:“奴婢謝皇太后,皇上厚愛,奴婢定會好好伺候皇上,斷不會負了皇太后的一番心意的。”感恩中的她已然有了宮妃的樣子與氣勢,想必這一切都得勞於皇太后的用心吧。

聖旨的宣讀自然是又給後宮的妃嬪們添了一位對手,眾妃無不對之好奇,一時宜妃的宮殿便川流不息起來,原因就是這位惜貴人的加盟,要知道前幾天眾妃所關注的物件可是德妃殿中的那位和貴人,如今兒風水輪流轉,輪到宜妃的宮裡了。

“姑娘,你就一丁點兒也不生氣嗎?”雲裳忍了好幾天,終是問我。我知道她說的是華濃的事,但我卻真不生氣,一點兒也不。其實還得感謝華濃,如若不是藉著她惜貴人的喜慶,康熙也不便出口向皇太后要人,把雲裳調到了乾清宮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