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季扎手筆(第1/3頁)

作品:《春秋戰國冊

書接上回,話說秦穆公益國二十,拓地千里,奠定了秦國版圖。

秦穆公之後,接下來即位的幾位秦國君王,就比較苦逼了。

如果說這時代的晉國,是獅子的話。那麼南面的楚國,就是老虎。西北的戎狄,就是豺狼。

春秋一代霸主秦穆公,硬是從虎狼的口中奪食,之後的繼任者就沒這能力了。

向東過不了黃河,有強晉擋著。向南過不了武關,那是大楚的地盤。

秦穆公後,秦康公即位。

此時晉襄公也涼了,晉國的六卿之趙盾,就提出要迎立在秦國的公子雍,回晉國即位。

秦康公得知後,便派大軍護送晉國公子雍。

結果趙盾經不住晉靈公他孃的“軟硬兼施”,改立了晉靈公為新君。

趙盾反悔了也就罷,還率領晉國六軍偷襲,在令狐大敗“秦國護送晉國公子雍的隊伍”。

之後的幾百年,秦國也沒能出這口惡氣。

(這裡插播下趙氏,儘量簡潔帶過上章提到的惡來與季勝兩兄弟,惡來助紂為虐,被周武王所殺。

季勝的後代造父,駕車有功,得封趙邑,後人也就以趙為氏,嬴姓趙氏。

惡來是秦國先祖,季勝是趙氏先祖。

拖造父的福,惡來的五世孫非子,養馬有功,得封秦地。

到非子時,季勝與惡來的後代,已經過了五服,雙方血緣關係很淡泊了。

非子得封秦地後,非子的弟弟繼承了趙地。

季勝的後代則是去了晉國,後代子孫,同樣是祖傳藝能駕車有功,復又有了封地。

造父六世孫奄父,為周宣王駕車討伐戎狄,後因周幽王點火撩妹。

奄父之子叔帶,帶領族人去了晉國避禍,侍奉當時的晉文侯。

又過了五代,叔帶後人趙夙,為晉獻公駕車,公元前661年,滅霍、魏、耿三國。

晉獻公冊封耿地,為趙夙封地,趙氏重新有了封地。

之後,晉文公重耳出逃時,趙家趙衰,追隨其中。

趙衰與晉文公,出逃至戎狄時,二人娶了狄人姐妹,成了連襟。

趙盾便是趙衰之子,晉文公稱霸後,晉國為天下諸侯之長。

晉文公死後,趙盾才是晉國最有權勢的人。

也就是說趙盾,才是當今天下最有權勢的人,號令天下諸侯。

後面史記中的“趙氏孤兒”,成書時間更早的左轉,有全然不同的記載,後文會提到。)

公元前611年,楚莊王迎來了地獄難度的開局,秦康公瞅準時機,聯合巴國,滅了叛楚的雍國,從而與楚國結成了聯盟關係。

秦康公後,秦共公即位。

晉國見秦楚兩國,在自己的強壓下“如膠似漆”,晉國便打算與秦緩和關係,拆散秦楚。

晉國先是攻打了秦國,奪下了小小秦國的一塊地,再與秦國議和,將剛奪來的地,還給秦國。

咱就說春秋誰玩得最溜,害得是晉國,將老秦拿捏得死死的。

後面秦國始終沒能佔到便宜,晉國如有神助“輔氏之戰,結草”。

公元前58o年,秦晉雙方隔著黃河議和,結盟了,但沒完全結。

僅僅兩年後,秦晉又爆了“麻隧之戰”,老秦再次捱揍。

自秦晉之好後,秦晉衝突,秦國勝,則為小勝,敗,則大敗。

直至秦景公時期,才稍有了些起色公元前562年,礫之戰,晉國輕敵,敗了。

三年後,晉國率領12路諸侯大軍,來找場子,報復秦國。

晉國起手就是十二路諸侯聯軍,但是秦人在涇河上游投毒,下游晉國聯軍死傷慘重。

晉國六卿內部又爆了衝突,歷史上也就一個趙盾,其餘六卿皆壓不住另外五家。

晉國後人戲稱此戰為遷延之役(逃跑之戰役)。

天下諸侯國,除了晉國內部,沒有哪個諸侯國,能真正從外部,打敗晉國。

。。

秦景公薨後,其子即位,是為秦哀公。

便是當今秦國的君王,也是楚昭王的外公。

楚國名士申包胥,剛來秦國求援時,秦哀公一開始是拒絕的

“你這個事啊,我們講,不是說不辦。那麼但是呢…沒有說啊,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我們談說,一定怎麼怎麼樣。

說不行吧,他也不是,我們想,事在人為,啊。我們可以想辦法,誒,可以想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