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申三策(第1/2頁)

作品:《春秋戰國冊

工賜不得不說,再次硬著頭皮道“大王,微臣只是陳述事實

三路大軍不可輕動,一旦派遣任何一路大軍去救蔡國,也就給了楚人可乘之機。

屆時牽一而動全身,很可能危及伐楚大業的整體佈局。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不可不防,甚至將可能生不忍言說之事…”

“啪!”吳王拍案而起,怒道“寡人說了,要你說如何出兵相救蔡國!”

工賜暗探一聲君子不鳴不響,老子只是聽聽不說話,是你這糟老頭讓我說的呀!

仁心我也有,可現實就是如此,救不了人,反而害了自己,有啥用?

還怪我說實話,難不成今日,還要因忠獲罪不成?!

還是要用一些話術才行,做人不能太實誠了,為人臣,也不能太忠

“大王且慢動怒,臣有上中下三策雖然現在三路大軍不可輕易調遣到別處,但卻可以出兵攻楚。

不能調走是為了防止楚軍趁虛而入,攻打楚國令其自顧不暇,就不必擔心了,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三路大軍攻楚,牽扯楚國的主力部隊,若是取得戰果,危及到郢都安全,楚王必然要調遣令尹率軍回防。

圍楚而救蔡,此乃…中策。”工賜說完,靜靜望向眾人,其實就是圍魏救趙,只不過這個典故現在還沒生。

“圍楚救蔡…”吳王思索著,重新坐回去了。

眾臣議論紛紛,有點頭說妙計的,也有搖頭的。

蔡國公子公子朔連忙拱手道“吳王,申候此計雖妙,但我蔡國在楚軍面前,幾乎沒可能撐到你們威脅郢都之時,只怕那時,大周已然沒了我蔡國。”

眾臣紛紛點頭贊同。

工賜一陣無語,你蔡國既然這麼弱,都撐不到,先前好端端的滅人家沈國幹嘛?早幹嘛去了!

吳王頷道“不錯,申候,你就別賣關子了,說說上策是什麼吧。”

工賜“這上策,大王何不請占卜師,卜卦問天?”

吳王頓時雙目圓睜。

蔡國公子朔更是瞬間氣到臉色通紅,怒道“申候,莫非你要學那半途而廢晉國公不成?這就是你說的上策!”

工賜淡淡道“兵前就問問天意,又談何是學那半途而廢的晉國?

天意乃是天道,如何不是上策?

公子莫急,末將還有一下策沒說呢

先前微臣取巧唱了一曲空城計,引楚兵三萬,攻我六城。

孫將軍在那場戰役中先是俘獲了一萬潛城的降卒。

後更有潛城守將伯丕率領2萬守軍歸降,並獻上潛城。

如此一來,這降將伯丕,便有3萬潛城人馬,都是他們的老部下,足可一用。

孫將軍奪取信陽通道一戰中,楚軍降卒尚有兩萬,留在信陽通道,現歸公子山管理。

這兩萬人微臣也用過他們築城,再不濟也可負責押運糧草,雖然拉楚軍降卒,上戰場對峙楚軍有些風險。

但末將指揮他們,負責糧草後勤的把握,還是有的。

若是大王再抽調些人馬,由一位大將率領,足矣解蔡國之圍。

以楚國的降將降卒,應對攻打蔡國的楚軍,此乃…下策。”

一名大臣道“大王,這下策實乃下下之策,萬萬不可取也!用楚國的降卒,去打楚軍?

申候吶,你還真是太年輕,何人敢統帥這支人馬?況且即便加上後勤,滿打滿算也才5萬楚國降卒,何以抵擋楚軍十數萬大軍?”

吳王也道“不錯,申侯,你可敢為大將,率領這五萬降卒?寡人再給你三萬水6之師,去救援蔡國。”

工賜“伯丕的三萬潛城降卒,加上大王的三萬水6之師,還有2萬降卒後勤,全部算上也才8萬。

對戰楚國十幾萬大軍,末將自問沒這個能力。

如此重任,恐怕當今天下,也僅有一人可為之…”

吳王眯眼看向工賜,與幾位大臣異口同聲道“孫武?”

工賜笑道“不錯,孫將軍一人之聲望,足可抵十萬大軍!”

吳王“哈哈哈哈哈,好一個上中下三策,話都是讓你說盡了,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啊這…”眾臣左顧右盼,框框一陣眼神交流,但都不再言語。

吳王“既然沒人有其他計策,對付楚人,申侯這下策足矣。

恰好孫武在大江訓練水師,吾弟夫概的三萬水6之師,降將伯丕的三萬降卒盡在其中。

寡人便派孫武為大將,伯丕為副將,夫概為先鋒,梧賜接管那兩萬降卒,負責押運糧草以及一應後勤。糧草我會讓山兒準備好的…”